我对「社区」这个字眼特别感兴趣,因为我担任讲师后,进而成立的社区叫做「幸福行动家」,觉得社区对于形成新习惯,去除旧习惯特别有帮助,我一直希望有更多更好的社区帮助我们成长,因此想就我建立社区的经验和大家切磋研讨。
不同于高地清风由建立社区的经验来谈,本篇想说的是架构社区的规划层面,分成三方面,品牌、策展、治理(这个架构参考了"中国青年观察"网站中文章"青年自我组织的新观察:从抱团取暖到行动创造"丁健先生对于社区的看法,本文章作者是暖乎乎)。
原文连结请见:
openyouthology.com/Youth_Watch_List_In.aspx?id=330
1 品牌
幸福行动家是一个品牌,是个独立的品牌,其实这个品牌经营经之路也是一个思考之旅。
从2008年开了第一次研习会后,我决定设定一个品牌,因此取了「幸福」这种大家都渴望到达的境界,并和时间管理的关键字「行动」组合起来,最后,「家」的概念则代表专业,就像画家、书法家一样,可长可久地深入。
慢慢的,幸福行动家从一个课程的名称,变成参与学员们相互称自己的昵称,「家」的这个词从单数,成了复数,越来越多人认为自己是幸福行动家,而整个社区内相互影响、互动的感觉也让大家有了「家庭」的感觉。
接下来,有人写了诗,有人讨论何谓幸福,各地开始有实体聚会,幸福行动家开始变成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定义的东西,到了这个阶段,我觉得自己像只蜜蜂,不断吸收大家对这个品牌的想法,融合到品牌本身之中。
因此,对于我而言,品牌是活的,是属于社会的公器,觉得这样的经验或许可以和拖延「症」社区发展做一种呼应,我觉得这样品牌之路,大家都在摸索前进,但是我们可见到远方的曙光。
2 策展
一开始(2001)我写了非常多讨论区的文章,都集中于时间管理的软件方面,后来(2006)开始把文章集中到Blog(博客)中,并且在一些Google Group上面和读者有更多的互动及交流。
有了研习会(一开始一天,后来两天,另外也有许多演讲),接触到真正的爱好者后,我促动了更多的人对时间管理主题进行写作,2010年前后两岸总计有超过50个共同书写时间管理这个议题的博客。
接著,有了新浪微博,一种可以把社区的社交图谱(Social Graph)可视化的工具,个人帐号粉丝迅速地发展,高效地把内容传递出去,因此策展的沃土开始形成。有博客内容作为基石,幸福行动家在新浪微博做出了早起团、早睡团、21天习惯、背诵英文、运动习惯等各种策展形式,各地的同城沙龙开始浮现,更让线上和线下结合,让群体智慧的记忆及经验得以传递更远,记忆更久。
目前互动的模式又从桌机转向手持装置,更加隐密的微信、QQ群成了同城聚会的主要交流工具,但是新浪微博还是有效扮演社区内的广播器,不断地将优质地内容传递出去。
研习会、沙龙、公益演讲这些实体的聚会,有越来越多的讲者分享、现场观众参与,维系了社区的热度,之后活动由实体转为虚拟,继续线上互动,把温度保温,期待下次的摩擦生热。
3 社区治理
我始终相信「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自由进出,我才会想永远地留在哪里」这个理念,因此一开始幸福行动家不成立公司,社团,而是用更加松散的社群形式来维持,保留一种低商业化运营的特色,让社区始终充满如何大自然生态般地活力。
我觉得这也是拖延「症」社区和幸福行动家这类社群很重要的一个挑战,必须设计一种合适的「容器」让这些渴望成长及改变的人群一个栖身的家,这部份除了实质上工具的选择、领导人的栽培、成长主题的理论发展外,还需要宏观的组织架构能力,这样才能慢慢由因人成事进到系统来帮助社群成长,我认为,以这个角度来看,社区的成熟发展还有非常长远的路途要走。
今天我分享品牌、策展、社区治理三个方面,从幸福行动家这个社区发展的草根经验,也期待能和拖延「症」社区相互切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