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菇房和床架设计及消毒
1、菇房和床架设计
菇房和床架的构造应完全按照蘑菇生长对温度、湿度和空气的要求来设计,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综合分析,周密设计。
菇房结构要求、门窗及床架设置应考虑通风换气和保温的效果。蔬菜管棚的菇房结构是:
管棚长25米,宽6米,地面距棚顶2.5米,床架长22米,宽1.5米,床架层间距0.6米,每一小格为1.4米,床架层数以3层为宜。中间走道宽1米,两边走道宽各为0.8米。菇房栽培面积为22米×1.5米×6(两排床架共6层)=198平方米。
也可采用管棚长25米,宽8米,床架尺寸同上,可搭三排共10层,栽培面积在360平方米。
菇房外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加盖2-3厘米厚的稻草、泡沫板或玻璃棉,再盖上塑料薄膜和遮阳网。菇房北边设1.5-2米长的缓冲间。
管棚菇房 床架设计
2、菇房和床架消毒
蘑菇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废气和分泌物,会沾染在菇床及墙壁上,故对菇房和床架必须彻底消毒,以保证下一茬蘑菇栽培的产量和质量。菇房消毒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不管新菇房还是老菇房,在培养料进房前还是进房后都要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栽培结束后,撤出废料,再把床架的横档和小竹拆下,浸泡在河中半月左右,然后洗净、晒干。菇房内的床架和墙壁要用清水冲刷干净,充分干燥。菇房地面是泥土的要铲去厚3厘米的土,并填上新土。然后用石灰浆水冲刷床架和墙壁,再通风干燥。
培养料进房前需对菇房进行两次消毒。第一次用0.5%浓度的敌敌畏溶液喷床架和墙壁,栽培111平方米蘑菇的菇房用量在2.5千克,然后紧密门窗24小时。第二次用甲醛1千克,拌于木屑或谷壳中,紧密门窗进行熏蒸,闷2天,然后打开门窗,等待培养料进房。
二、培养料及其堆制发酵
1、培养料
蘑菇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几乎全部来自培养料,培养料是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着蘑菇的产量和质量。
(1)所需的原材料
秸秆:目前一般利用稻草和麦草,要求新鲜、未淋过雨和未腐烂霉变。
粪肥:现在一般采用牛粪、猪粪、鸡粪和鸭粪,以牛粪和鸡粪为佳。在培养料堆制前,需将有机肥晒干、粉碎。另外,化学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可以作为培养料的补充氮肥。
矿物质:主要采用石膏、过磷酸钙、石灰粉和碳酸钙等。
(2)培养料的碳氮比(C/N)
碳氮比是指微生物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同化掉碳源和氮源的比例。蘑菇培养料在建堆前,要求碳氮比为33:1。这是一个理论数值,实际操作时,由于添加的氮源受光线等因素分解或遇水流失等原因,所以,要求碳和氮的比例为28:1-30:1。碳氮比的计算方法:先将原材料的湿重全部折算成干重,然后根据各种材料所含氮和碳的成分,计算出总的氮源和碳源。
(3)培养料配方(栽培面积111.1平方米)
配方一:稻草1500千克,麦草750千克,干牛粪1250千克,菜籽饼175千克,尿素15千克,石膏75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石灰50千克。
配方二:稻草2250千克,干牛粪1000千克,干鸡粪250千克,菜籽饼175千克,尿素15千克,石膏75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石灰50千克。
配方三:稻草1500千克,麦草750千克,鸡粪750千克,菜籽饼10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石膏75千克,石灰50千克。
配方四:稻草2750千克,有机肥750千克,菜籽饼200千克,尿素25千克,硫酸铵50千克,石膏15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石灰50千克。
以上配方配制的培养料都需进行后发酵。也可用工厂化发酵的培养料进行栽培。
2、堆制发酵
(1)配制好的培养料要经过堆制发酵,通过多种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改变培养料的物理和化学性状,使之变成蘑菇生长所特需的营养物质。
(2)室外前发酵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选择适宜的建堆日期和堆置;
②做好粪草的预湿和预堆;
③建堆;
④翻堆;
⑤培养料堆制。
预湿建堆 一次发酵
(3)堆制发酵
第一阶段:将堆温上升至57-60℃,保持6-8小时,这一阶段称为巴氏消毒,其作用一是高温下将大部分的病原性真菌的酶纯热化,特别是呼吸酶变化致死;二是高温使一些害虫(卵、幼虫、成虫)的蛋白质受热变性凝固致死;三是在这一温度范围内,为嗜热有益微生物提供生存活动的环境条件。
第二阶段:将菇房的料温通过通风降至48-52℃,保持5-7天,菇房空气温度不得低于45℃。其作用一是由于通风降温、微生物氧的供应状况得到改善,促进嗜热微生物类群(包括嗜温细菌、放线菌和嗜温霉菌)大量增殖;二是将前一阶段后发酵中残留下的病原菌进一步杀死。
三、播种和发菌管理
1、播种
(1)播种日期
各地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一个适当的播种期,最佳播种期的标准是:培养料发菌阶段自然气候温度尽可能在24-26℃(10月上旬)。如播种过早,播种后常会遇到28℃以上的高温,致使菌种不萌发而死亡;如播种过迟,会缩短适宜温度的出菇天数,不易获得高产。
(2)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①翻松、翻匀培养料:后发酵结束后,要进行培养料的翻格;
②检查培养料的料温、氨昧和含水量;
③适时播种;
④检查栽培种;
⑤钩挖菌种。
(3)播种量和播种方法
要获得蘑菇高产,必须采用优质的蘑菇生产种,蘑菇棉籽壳菌种和谷(麦)粒菌种播种量和播种方法如下:
播种量:每平方米栽培面积,需棉籽壳菌种1800毫升(合2.5瓶菌种,每瓶菌种750毫升),或谷(麦)粒菌种1100毫升(合1.5瓶菌种,每瓶菌种750毫升)。
播种方法:蘑菇高产栽培必须采用撒播法或混播法。
撒播法:把三分之二的菌种量撒在料面,用手指插入料内轻轻抖动,让菌种与上半部分培养料均匀混合,然后将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菌种撒在料面,用手或其它工具轻轻将培养料拍平,使菌种紧贴培养料,有利于菌种迅速萌发吃料。
混播法:把菌种和全部培养料均匀混合后进行播种。混播后用手或工具轻拍培养料表面,然后用报纸覆盖料面。采用混播法,播种量需比原来播种量增加三分之一。
2、发菌管理
播种后,培养料厚度在18-22厘米,从播种到料内充满菌丝需18-25天。培养料发菌管理措施如下:
保湿为主,使菌种迅速萌发定植;
增加通气量,使菌丝发足发好;
预防病虫害 ;
检查培养料菌丝,做好覆土前培养料的整理工作。
发菌
四、覆土及出菇管理
1、覆土
蘑菇菌丝在培养料内长满后就要进行覆土。覆土是蘑菇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条件,不覆土,就不会出菇。
(1)覆土的作用
覆土对蘑菇子实体形成的作用机理,国内外有不少学术观点,至今尚未统一。在栽培实践中,证明覆土有以下作用:一是覆土可以作为一种基质,蘑菇菌丝与覆土间的微生物共同生长,促进子实体的形成;二是覆土后能提高培养料表层的温度和改变培养料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三是改变菌丝体的营养环境,使菌丝体迅速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四是覆土层中的水分可以供蘑菇子实体膨大;五是覆土可以支撑逐渐长大的蘑菇子实体。
(2)覆土的酸碱度
覆土材料适宜的pH值应为7.6左右。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分泌酸性物质,能使培养料和覆土层中的pH值逐渐降低,故需在覆土材料中混入石灰,以提高pH值。稍高的pH值(碱性稍增加),可以降低覆土层中真菌的数量。研究表明,覆土材料的pH值可以在制作时或覆土前进行调整。发酵土和细泥砻糠两种覆土材料,在覆土前分别拌入1%左右的石灰粉。
(3)覆土的消毒
覆土中潜伏着许多病原菌与害虫,如褐腐病的病原菌主要就是由覆土带来的。所以,覆土前必须对覆土材料进行消毒处理,覆土消毒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
物理方法:日光消毒;蒸汽消毒。
化学方法:甲醛消毒;溴甲烷消毒。
(4)覆土厚度
覆土厚度应视覆土材料和培养料厚度而定。一般而言,有机质含量多、孔隙度大的覆土可稍厚些,粘性大、孔隙度小的覆土则宜薄一些。高产栽培的培养料厚度是18-22厘米,覆土厚度应为3.5-4.0厘米。
(5)覆土的时间和方法
覆土时间:当培养料内菌丝已大部分伸展到料底时,便可覆土。如遇26℃以上的高温,则应推迟覆土,待气温降至26℃以下才可进行(11月中下旬)。
覆土方法:将土装在小容器中,均匀撒在料面上,用竹片刮平。切忌用大的容器把覆土大量直接倒在菇床上,造成堆处培养料凹陷、覆土厚薄不均。
(6)覆土后调水
覆土前一天,最好把覆土调成半干半湿,使土用手捏可成团,撒地可散。第二天覆土上床,然后进行喷水,要求把覆土层全部调至饱和状态。覆土层调水要在菇房通气条件下进行,不喷关门水。白天开避风窗,晚上要敞开门窗,调水结束后,菇房要连续通气10-12小时使土表的水迹收掉,才可进入菌丝爬土的管理阶段。当菌丝长到三分之二覆土层时,应及时补土,其厚度为1厘米。调水粗土宜以先湿后干,细土宜以先干后湿为原则。一般细泥砻糠土的总喷水量在4.5千克/平方米,并在两天内调整好。
(7)覆土材料
目前,国外工厂化生产蘑菇都采用饱和含水量大、持水性好、孔隙度大的泥炭作为覆土材料,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国内应用的覆土材料大致有五种,即粗细土、混合土、河泥袭糠土、细泥砻糠土、发酵土。细泥砻糠土和发酵土是根据我国目前的蘑菇栽培方式和农村条件研制出来的两种制作简便和有良好覆土效果的覆土材料。
2、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要以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为依据,正确处理好外界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矛盾,灵活掌握在自然温度条件下的菇床喷水和菇房通气,以满足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要求。
(1)土层菌丝生长
覆土层水分调整以后,进入土层菌丝生长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管理原则是:在保持菇房空气湿度(80%)和菇房温度(20-22℃)相对恒定的条件下,适当进行通气,保证菌丝在土层内长足长好。
(2)促进结菇
一般覆土调水后12-20天左右,菌丝在土层内已长足长好。即可促使菌丝结菇。具体措施:一是在早晨和夜间打开菇房的门窗,进行大通气,白天半开启避风窗。二是每天喷水2次,每次喷0.9千克/平方米左右,连续喷3天,切不可喷重水。
(3)促进子实体膨大
菌丝扭结成原基并长至黄豆大小时,就可促进子实体膨大,管理原则是:结菇床大量喷水,保证菇房的空气湿度(85%-90%)和菇房内空气流动相对恒定。通气结束后,紧闭门窗,但必须打开房顶气窗,菇房内的空气以人感觉不闷为宜。这样过2-3天,就可以开始采菇。采收前一天,不宜再喷水,以防影响下批菇的生长。
3、转潮和出菇后管理
(1)转潮管理
一批菇采摘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床面上的断根等杂物,如发现有菌丝露在土层表面,则需补一些土。床面如较干,可少量喷些水,同时增加菇房的通气量,排除废气,加快转潮。待子实体至黄豆大小时,开始喷水,喷水的原则是:看菇喷水,菇多多喷,菇少少喷;秋菇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幼菇出土起潮时,要适当减少通气,保持菇房湿度。一般要求每天在菇房空间、墙壁、床面、地面等喷雾1-2次。冬季1—2月份气温低要用锅炉加温,促使子实体正常生长。
(2)采收
蘑菇要适时采收,才能保证品质和产量。当蘑菇菇盖直径在2.5~4厘米时就可采收。不宜让子实体生长过大,否则会缩短产品从采收到开伞的时间,还会影响周围下一批菇的形成和生长。采收时,如菇房温度在16℃以上,子实体生长快,易薄皮开伞,要求早采摘小些。秋菇前三批菇每批菇的采收时间为3~4天。
(3)合理追肥
出三批秋菇以后,培养料中大量营养物质被蘑菇菌丝吸收利用,后几批菇会出现出菇数减少、菇形变小、薄皮菇增多等现象。因此,要及时合理追肥,增加覆土层的养分,以供菌丝生长利用。
五、彩钢板房蘑菇周年生产技术
1、彩钢板房结构及设备
彩钢板四周选用7cm、顶11cm厚的夹心板,每间长15m、宽6 m 、高3.2m。床架1.6 m ×13m,两排共十层,栽培面积208平方米;内置加热和通风管道,外置加热输送管和7kw制冷机,加热用锅炉。采菇选用自动式移动扶梯,进料采用移动式输送带,实现机械化操作。
2、栽培技术
按照蘑菇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低温锅炉加温和高温空调制冷,配备一定的内外循环系统,选择适宜的栽培和出菇季节,在适度的规模内达到蘑菇周年上市。培养料可选用工厂化堆制料或集中式堆制培养料,从而提高培养料素质,达到增产增收。其它栽培配方、发菌、覆土、调水、出菇技术同蔬菜管棚蘑菇栽培技术。
彩钢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