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大众济南讯(记者石鹏志通讯员李冬利)11月12日从第四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评选活动组委会获悉,25名优秀的青年农民从全省各地推报人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候选人。
据了解,第四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评选活动于2004年6月2日开始,全省各市、各有关厅局经严格考核,共推报了29名人选,并从中评选出25名候选人。这些人分别从事种植、养殖、企业经营、中介培训、村务管理和生态建设等,他们都是立足农村、学用科技、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的青年农民典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这25名候选人是:(按姓氏笔划排序)方和存、王永刚、亓仲彬、巴树村、王新军、孙有勇、卢京玉、孙德林、张长清、张学兴、肖金林、张洪波、陈彩丽(女)、杨雪林、周庆水、荣兰祥、赵兴忠、宫承凤、赵效东、封晓岩、秦学彬、戚成凯、路兴良、谭书岩、魏东义。
按评选章程规定,组委会将在候选人简要事迹公布之日起的10天之内对候选人进行公示。组委会办公室电话:0531—2073823,地址:共青团山东省委青农部(济南市英雄山路4号),邮编:250002。
由团省委、省农业厅、水利厅、财政厅、海洋与渔业厅、林业局和省青联联合主办的“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评选表彰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本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评选活动由农村大众报协办,并将于12月初揭晓评选结果。
第四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候选人事迹简介
方和存
男,35岁,汉族,党员,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办事处农民,现任青岛鑫江集团总经理。
为了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当地用水需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他从2001年开始,先后投资780万元成立了鑫江供水有限公司,成为青岛市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建设的民营供水企业。解决了周边12个村庄、2万人及40余家单位的用水,为当地招商引资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总投资400余万元的二期供水工程正在建设中,工程建成后,可使日供水规模达到1万立方米,受益人口6万人,解决了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的用水问题。
王永刚
男,32岁,中专,烟台市莱州市永安路街道办事处西关居委会农民,现任莱州市仙客来研究所所长。
他始终坚持学科学、用科学,走科技致富的道路。从事仙客来种植业14年间,先后培育出“莱州大红”、“出水芙蓉”等10余个新品种,其中,“莱州大红”夺得了2004中国花卉博览会一等奖。研究所的仙客来种、苗销售量占全国同类市场的50%以上,种子出口到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家。2003年产销收入达到近千万元,创效益600万元。目前,研究所在国内20多个地市建立销售网点,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亓仲彬
男,34岁,党员,大专,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龙尾村农民。
他立足当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白手起家,勤奋创业,探索农村创业之路,致力于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目前,建有养殖场1处,奶站两处,拥有固定资产600余万元。在发展奶牛养殖过程中,他带动起周围一大片养殖户,全镇发展奶牛近1000头。2002年他成立了莱芜市第一家奶牛协会——绿原奶牛协会。2004年春,他与山东亚奥特乳业有限公司合资700多万元,建立了两处高规格的奶站,解决了当地奶牛养殖户的销售问题,为他们带来间接收益60多万元。
巴树村
男,34岁,党员,大专,东营市河口区六合乡广河村农民,现任广河村党支部书记。
他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为提高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确定了全村发展的主攻方向。第一步动员村民挖水库、筑台田、种植蔬菜,使村民收入稳步增长。第二步大力发展汽车出租和建筑劳务业,在海盛路东侧形成了一条商业经济带,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第三步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民营经济。规划建设了汽配城、旧车交易、煤炭批发三大市场。第四步大力实施村集体资产改制,成立了广河科贸有限公司,促进了村集体资产的良性滚动发展。
王新军
男,38岁,党员,大专,德州市武城县杨庄乡东杨村农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华兴棉业公司总经理。
他从收购棉花起家,历经艰辛,建设了棉花购销市场,创办了年产值2亿元、利税2000万元的棉花企业,招商引资2000万元提升企业运营水平,为本村及周边2010名青年提供就业岗位,以资金扶持、股份制等形式带动并培养20万元以上资产的小老板46人,去年村人均纯收入9310元,为他任职前的16倍。另外,他捐资近100万元,为村里打井20余眼,上变压器4台,修建了扬水站,通上了自来水,修好了柏油路。
孙有勇
男,34岁,党员,中专,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农民,现任宁阳县鹤山职业介绍所经理。
他自1993年开始创办职业介绍所从事劳务输出以来,每年平均输出务工青年近万人,年创社会效益8000万元,累计输出劳务人员10万人次,创社会效益9亿元。公司所在地鹤山乡常年在外务工青年达1.5万人,全乡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200元。为维护外出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孙有勇输出劳务人员时严把“三关”,即考察用工、输送民工、服务管理关,目前,他送出的外出务工青年大多有休息日,60%以上的用工企业为其办理养老保险,十年来没有一例被拖欠工资现象。
卢京玉
男,38岁,中专,日照市莒县城阳镇塘子村农民,现任莒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菌种场厂长、食用菌协会会长。
1999年11月,他在莒县城阳镇岳家村承包了15亩地,建成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仅黑木耳一下子就种了2亩地2万袋。两个月后,共采摘650多公斤干耳,最高的单产重达60克,纯利达18000元。此后,他建成了莒县第一个香菇示范棚,开辟了“南菇北移”和“北耳南移”的新天地。目前,该基地已发展黑木耳、香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中高档食用菌15亩,建成房屋36间,栽培大棚9个。
孙德林
男,36岁,党员,大学,菏泽市曹县苏集镇农民,现任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创办的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分别被省、市政府确定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菏泽市骨干企业。公司占地500亩,资产总额8600万元,职工4200人,拥有年产芦笋罐头15000吨、其他罐头5000吨的生产能力。2003年,该公司完成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1050万元。自2000年开始,他积极推广芦笋栽培新技术,将笋农采笋时间由3个月延长到5个月,使当地笋农每亩增加收入1000多元。
张长清
男,36岁,党员,大学,济宁市泗水县泗水镇东王庄村农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泗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自1998年担任村支书以来,他创办了“中国农科院泗水东王优良苗木繁育基地”。该基地以引进繁育、推广良种苗木为主,引导农民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目前,核心层开发200亩,主要引进推广的品种有美国黑核桃、凯特、金太阳杏、巴西旱稻、甜黑玉米、冬枣、甜柿、优质石榴、板栗、油桃、风景、用材树株100多个品种。苗木不仅销售全县各个乡镇,而且还有近一半的优质苗木销往泰安、临沂、枣庄等地市。2003年,基地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万元。
张学兴
男,38岁,初中,临沂市临沭县白旄镇金盆底村人,现任临沭县白旄镇柳编公司经理。
2000年开始,他成立了顺兴柳制品公司。公司成立后带动全村200多户村民搞编织,柳制品收购规模也很快发展到周围三县两区及20多个乡镇。金盆底村成为当地第一个柳编专业村、无粮村,产品也由原来的白柳编织,发展到木柳、铁柳、藤柳、布柳、塑柳、草柳、瓷柳等20多类上万个花色品种。公司每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00多万元,连续三年被镇评为“二星级企业”,同时授予“纳税先进单位”称号。
肖金林
男,33岁,中专,德州市德城区天衢办事处肖何庄村农民。
1988年他承包了村里50万亩池塘,当年投放鱼种,年终捕鱼3万多斤,获利4万多元。1990年他参加了省水产厅组织的在山东省水产学校举行的第一期沿黄淡水养殖培训班,经一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从苗种孵化到成鱼生产的全套养殖技术,1991年他利用所学的知识,合理放养,科学管理,当年平均单产提高到1000斤以上,获利10万元。1992年他一改过去粗放粗养养殖模式为精养细管,一改年底集中捕捞为轮捕轮放,年底平均单产达到一吨以上,经济效益翻一番,达到20万元以上。
张洪波
男,37岁,高中,德州市庆云县庆云镇张桃符村农民,现任德州中澳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8年,他组建了山东中澳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公司资产达到3.2亿元,员工2000多人,成为集种禽饲养、禽苗孵化、饲料加工、技术服务、屠宰分割、熟食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他结合公司的发展规划,积极实施“公司+标准化基地+农户”的订单养鸭,发展肉鸭养殖基地100多个,实行“五统一”管理,确保了养鸭户的效益,带动了92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社会效益达1.2亿元。
陈彩丽
女,27岁,中专,团员,威海经济区泊于镇夏庄村农民。
毕业后,她在夏庄村建起25亩的蟠桃园。她首先改良土壤,历经3个月,搬起荒滩上80厘米厚的黄沙并填上熟土,然后在表层盖上一层沙。之后,按照北京农科院、莱阳农科所提供的大棚图纸,建起4个自动卷帘、自动灌溉、通风设施齐全的标准化蟠桃大棚,并栽上蟠桃新品种——早露蟠桃。她通过采用深开沟施基肥,无公害农药熏蒸灭虫,杜绝了化肥和农药对果实的污染。由于管理精心,技术到位,现在每年的蟠桃产量都达到1万公斤以上,纯收入10多万元。
杨雪林
男,33岁,高中,菏泽市东明县武胜桥乡来庄村农民,现任菏泽鑫源观赏水草开发基地经理。
2001年5月,他筹资50多万元,征地35亩,建棚16个,创建了“鑫源观赏水草开发基地",引进水草100多个品种,填补了我国北方观赏水草养殖的一项空白。2002年、2003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60余万元和100多万元,实现利税20万元和40万元。2002年,他又投资近50万元,成立了“鑫磊精细化工责任有限公司”,以生产溶剂油为龙头,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0多万元,产品销往山东、河南及全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
周庆水
男,34岁,党员,大专,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于营村农民,现任于营村党支部书记、淄博张店昊圣陶瓷厂厂长。
他创办的企业先后被授予“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员单位”、“双A级信用单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企业合计职工人数达1200余人,高级工程师5人,中级技术人员160余人,利税3400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12000元。他本人还被评为“全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被授予“淄博市优秀企业人才”称号,2002年被评为“张店区劳动模范”,还被评为区级“科技示范工作者”、“星火科技带头人”、“发展乡镇经济先进个人”。
荣兰祥
男,39岁,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济南市槐荫区张庄街道办事处农民,现任山东蓝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他从1984年10月开始创业,参与创办了济南57中技工学校,并先后担任济南市天桥区专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中国老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济南55151部队专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1994年10月,他注册成立了济南蓝翔技校。其后,为满足社会对高技能、高技术人才的需要,注册成立了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建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名高技能人才,并先后培训农村技能人才18.4万人,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赵兴忠
男,38岁,党员,大专,莱芜市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陶家岭村农民,现任莱芜市厚泽钢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1985年,他自筹资金3000元,建起了一个小型铁矿,一年下来挣了六万元。1995年,他投资100多万元新上了石料加工厂,实现利税60万元。1998年投资280万元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规模,上了一处白灰加工厂,年产值创下1500万元大关,实现利税120万元,安排剩余劳力100多人。2002年他大胆开拓,寻找高附加值的项目,上了年产10万吨钢渣微粉和矿渣微粉项目,填补省内和市内空白。
赵效东
男,37岁,党员,大专,菏泽市郓城县双桥乡农民。
1995年,他承包经营荒地和责任田400余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达200余亩,玉米100余亩、棉花100余亩。如今,他已形成拥有1500亩耕地,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粮20万斤以上,小麦、玉米优良品种20万斤的生产规模。形成了集商品粮生产、良种繁育、新技术应用、兼棉、油等经济作物种植生产的格局。
宫承凤
男,39岁,党员,大专,滨州市邹平县临池镇上河村农民,现任邹平县临池镇上河村党支部书记、邹平青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1986年,他走亲戚跑朋友凑了7000元钱,建起青山耐火材料厂。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装备齐全,产品质量稳定,基础规模较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目前企业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4000余万,产值2000多万,利税30余万元。2001年,他承包了卧牛山群的5700余亩山地和上河水库,大刀阔斧地干起了他的绿色生态工程建设。
封晓岩
男,38岁,大专,青岛市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前车村农民,现任青岛市三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2年,他自筹资金承包了100亩土地,进行葡萄种植,现在已发展成为集农业科研、农业良种种植引进、果品贮运、加工、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青岛三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资产1.2亿元,产品远销到新加坡、泰国、印尼、阿联酋、法国、西班牙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实现收入1亿多元,年实现利税1500多万元。
秦学彬
男,34岁,党员,大专,东营市恳利县董集乡秦家村农民,现任东营兴瑞建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他成立了东营市兴瑞建安有限责任公司,投资960万元建成了垦利县董集乡600米商贸街,以此启动建立了副食、农贸、旧货、五金建材等综合贸易市场,使之成为经贸聚集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先后安排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00多人。今年年初又投资80万元开办了中心幼儿园,解决了33个行政村小孩入托难的问题,为农村教育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5年来共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累计15万余元。
戚成凯
男,34岁,中专,枣庄市滕州市柴胡店镇黄山村农民。
1995年初,戚成凯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努力说服家人,克服种种阻力,在全村率先承包荒山300亩,成为黄山村的承包治理荒山的大户。在他的带动下,1995年当年又有30户村民承包开发荒山。戚成凯十年如一日治山不止,靠着坚强的治山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砌坝垒堰,填壑造地,栽植石榴、冬枣、杏、柿子、松柏等树木13000余棵,并在林间地种植地瓜和花生,年收入实现50000余元,走出了一条“治理开发——积累——再投入”的良性发展的道路。
路兴良
男,38岁,党员,大专,聊城市冠县清水镇杜行村农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他自1995年3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全村大面积推广科技种田,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结合实际,建立了千亩花生良种繁育基地,确立了全村以花生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产业模式,促进了农民的大幅度增收。此外,他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设的工业园区实现固定投资近亿元,年创利税800余万元,初步构建起以轴承锻造加工为主,以建材加工、旧设备维修为辅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
谭书岩
男,37岁,大专,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办事处大虞村农民,现任潍坊市水貂良种场场长。
自担任水貂良种场场长以来,他领导建设了占地560亩集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国内大型养殖场,预计2004年产狐皮、貂皮20万张,实现销售收入8200余万元,利润1600多万元。同时,他推行上下贯通与横向交流、上门服务与接洽咨询、技术服务与信息服务三结合的服务体系,将邀请专家、举办培训、办养殖专刊、协助贷款、上门服务等服务内容纳入其中,直接辐射带动周边1600余养殖户实现了发家致富。
魏东义
男,30岁,党员,初中,济宁市嘉祥县黄垓乡丁垓村农民,残疾人。
他8岁时开始关节疼痛,由于长期过量服用激素药,造成骨质破坏,除胳膊外,全身关节僵硬,瘫痪在床。1997年,他意识到当今是信息社会,借钱装了一部电话,并订阅了有关农村致富信息的刊物,从中发现了众多小尾寒羊求购信息。他决定做小尾寒羊购销工作。通过电话,他把嘉祥的小尾寒羊推销到了长江以北的所有省份,与全国各地的100多个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销售量由起初的几只、十几只逐步增加到几百只、上千只。(以姓氏笔画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