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中卫市沙坡头区政协委员,宁夏华琳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2岁步入家禽养殖行业,从蛋鸡孵化到蛋鸡销售再到商品鸡的养殖,经过13年地摸爬滚打,张琳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养殖致富之路。通过15年的发展,从当初5万元的启动资金发展到如今产值过亿的特色养殖有限公司,张琳也多次被评为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巾帼建国标兵;她创办的宁夏华琳源农牧有限公司也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综合开发产业化扶持企业。
筑梦之路 创业启航
张琳出生于中卫市柔远镇,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几年的农田生活锻炼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质。1994年结婚后,她就跟随爱人入职宁夏恒太元种禽有限公司从事蛋鸡孵化工作,1999年她又转岗从事蛋鸡销售工作。
1999年转岗到销售岗位后,与养鸡专业户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在推销小鸡苗的销售过程中,广泛了解养殖户最关心的成活率、病死率、用药情况等问题。“对那些成活率高,病死率低的客户更是关注他们平时在养殖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张琳说。在十年的养殖生涯中,她敏锐地发现在蛋鸡饲养的过程中可以拓展的一个阶段,那就是从雏鸡出栏到120天时开始产蛋,在前60日龄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反映这一时期死亡率,病死率高达20%至30%,有的养殖户甚至高达50%。她反复思考并深入学习研究后,觉得这一个阶段正是她要投入的项目。
2003年,张琳辞职回到家乡,在中卫市东园镇租用场地开始了商品鸡的饲养,也是进行创业前的一个实验过程。经过三年的养殖,她把从市场中学到的养殖知识用于养殖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成绩更加坚定了她创业的信心。
“在社会这所大学堂里,我用13年的时间完成了小鸡的孵化、销售、青年鸡的培育到蛋鸡的饲养等整个养殖过程的学习实践。”张琳说,2006年10月,她大胆贷款在吴忠市十八公里承包了一个鸡场,开始了专门饲养销售育成鸡。她请专家,建标准、定规范、在饲养过程注重细节管理,指导工作人员时时刻刻关注炕面温度、湿度保持恒定,注意饮用水的喂养时间频次。通过精心饲养,她喂养的育成鸡死亡率降低到1%,使小鸡育雏、育成正式成为一个行业。她的育雏鸡由于缩短了培养周期、规范了鸡苗防疫,降低了养殖户种鸡死亡率,而且产蛋率高达96%以上,产品受到了客户的欢迎。
2013年,经过6年的发展,银川厂区的出栏量已经供不应求,地理位置又不适宜扩大量生产,2019年,张琳和爱人回到中卫建成一家专业化、科技化、规模化的蛋鸡育雏育成和青年鸡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宁夏华琳源农牧有限公司。因为他们饲养出的蛋鸡因产蛋周期长、死淘少、产蛋率高而在西北地区成为一枝独秀,市场遍及西北五省区,为同行所称道。
回馈社会 蜕变提升
创业致富后,张琳也不忘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尽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闲暇时间,她给养殖户传授最有效的防疫技能、在村镇举办养殖培训。为金凤区困难群众赠送蛋鸡育成鸡,为她们传授养殖技术,根据他们的特点,走土鸡饲养为主的模式,蛋鸡开始产蛋后,又帮助他们联系网络销售公司,以销售土鸡蛋增加收入,帮助一部分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使他们改善生活。
“2021年加入女商商会后,我参加了商会的读书学习,在这个群体中向各位女性企业家学习,相伴成长。在学习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企业要想发展好,必须要坚持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始终站在国家的高度考虑企业的管理发展。”张琳说,通过学习,从各行各业的姐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现代化管理方面,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企业已经进入现代化的养殖模式,作为企业管理者更需要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在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张琳说:“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体会了国家对企业家的期望,立志以服务养殖户为导向,以民生利益和科学养殖普及为己任,以科技研发助推行业发展,实现国家提倡的绿色发展之路。”她计划与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计算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开展鸡蛋深加工产业,进行“功能性鸡蛋”的生产实验,把企业打造成为一家绿色环保的养殖企业,为百姓的菜篮子工程,为百姓能吃上健康的、品种丰富的蛋产品而努力。 (记者 孙振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