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水蛭临床应用

文章来自:经方派

微信扫码分享

2896 阅读

一、水蛭的毒性和用量

水蛭一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中药学家皆多以“有毒”言之,独宋·《本草衍义》和明·《神农本草经疏》称水蛭“有大毒”。笔者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为例。每用水蛭达10~15克(煎剂)而持续用药达1~2年者不乏其人,不仅症状缓解,肝功亦多有所改善。从未发现有中毒症状者。故认为“有大毒”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关于水蛭的用量:全国高校教材,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谓:“用量3~5克。为末冲服或装入胶囊内吞服,每次0.3~0.5克”。《简明中医辞典》谓:“煎服3~6克”。《中医中药学》曰:“本品有毒,破血力大。用量不宜多,每次服5分~1钱5分(即3~6克)。每日服1~2次。入丸、散0.5~1钱。”笔者临床实践证明,入丸、散以每日3克为宜;若入煎剂则以10~15克为妥。

二、荒诞的死蛭入腹复活论

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谓:“水蛭、虻虫皆破逐瘀血,发病之要药,而水蛭入腹,煅之若尚存性,尚能变为水蛭,啮人肠脏,非细故也。破瘀消血之药尽多,正足选用,奚必用此难制之物,戒之可也。”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很可能受缪氏学说影响而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之曰:“水蛭,破血坠胎,故月闭血瘕,积聚无力,并肿毒恶疮折伤,皆能有效。然煅之存性,见水复能化生,啮人脏腑。破血之药甚多,何须用此。”均首先肯定了水蛭的疗效,而畏其入腹可死而复生欲废弃之。余以为似非临床家及学者之言。更可笑者,二家皆谓:“如犯之,以黄泥作丸吞之,必入泥而出。”

余以为离奇现象,不足为取。笔者也曾取制水蛭若干条,置于盆中,取湖中或河中泥和水培育,一周之后皆腐败如泥,并无一条能复活者此其一。余近40年的临床中,应用水蛭者何止千例,并未见一例服用水蛭后而腹中死蛭复生者。故二家之言,纯属唯心之论。清·徐灵胎《徐洄溪本经百种录》曰:“水蛭……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新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之久滞。自有利而无害也。”笔者以为此论极是。

三、水蛭的药理

水蛭的性味《神农本草经》曰:“味咸平”。但后世医家多认为其“味咸苦平”。《本草衍义》曰:“水蛭……咸入血,走血,泄结。咸苦并行故治妇人恶血瘀血,月闭,血瘕,积聚而无子者。”此论既全面又扼要,已被后世所公认。从现代药理学讲:水蛭含一种抗凝血物质名“水蛭素”。水蛭素,不受热或乙醇之破坏,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之作用,阻碍血液凝固。水蛭还可分泌一种组织胺样物质,因而可扩张毛细血管而增加出血。其醇提取物抑止血液凝固的作用,强于虻虫、鳖虫、桃仁等;醇制剂作用强于水制剂作用。中、西医学说皆肯定了水蛭的活血化瘀攻瘀破瘀的作用,并视为首选药物。

四、治疗急、慢肝炎,肝硬化之肝脾肿大,恢复肝功能

《灵枢经》本脏篇曾有肝脾肿大的记载,后世亦有将肝脾肿大列入癥瘕积聚范围的。瘀或肝脾肿大,其病理基本为“血瘀”。笔者五十年代初即对肝脾病研究,以仲景抵挡汤合明代孙元胤《丹台玉案》之磨平饮为基本方治之。方中重点用水蛭,效果颇佳。

五、治疗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虚证,而属实者亦不鲜,如女,31岁、未婚。以无力和偶尔漱口牙龈出血就诊。血小板3~5万。血研所骨穿确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笔者以其脉细而舌暗,有瘀斑,投以磨平饮及抵挡汤加黄芪、党参。五个月后血小板升达9~10万,恢复工作。

六、用于高粘滞血症

高粘滞血症,多见于肥胖患者,胖则多湿多痰。《景岳全书》谓:“痰乃水谷精微所化,化得其正则为精血,化得不正则为痰。”有形之痰源于肺,无形之痰在于血,湿痰留滞则碍血阻气。多见眩晕、胸痹、心痛、半身不遂等症。实践证明,中医所讲之无形痰症与高粘滞血症径多相似,且用涤痰之法每收良效。高粘血症每与瘀血并存,故余治此症,每于涤痰汤中重用水蛭,收到良好降粘作用。如:患者,女,36岁,已婚。头晕、胸闷、肢体麻木。化验:CHOL正常,TR1G2.1.B—脂蛋白11。血流变:高粘滞血症,全血粘度显示增高,投以上方,服药二月,症状消失、血流变恢复正常。

七、用于肺癌

晚期肺癌患者,咯血及胸痛多见,此症状极似瘀血病理,余每在辨证施药中应用水蛭,从化瘀生新着意,常收止痛止血效果。如一患肺癌者,喘而痰中夹血,曾用化疗,效果不佳,且伴胃肠等诸多反应,以其形气具实,脉滑,舌瘀斑,咳痰不爽,咯血少许,伴轻度胸痛,投以清肺利痰化瘀之法,方用川贝15克,百部、百合各15克,桔梗15克,三七1.5克冲服,水蛭15克,每日一剂,每剂两煎,早晚各服一煎,咯血渐减,胸痛改善,生存五年而亡。

八、用于调经

月经失调,如经少、经后期、闭经等,传统多取桃仁、红花等药,而用水蛭者少,余则选用清·项天瑞增刊的《同寿录》中的得生丹方加减,原方为:益母草,当归,白芍,川芎,木香,柴胡。余于原方加入水蛭10~15克,效果颇佳。

本文摘自《天津中医》,1993年06期。作者/李今垣、李玉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