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网讯 (记者 于娅菲 文 于启波 摄)这段时间,临港区汪疃镇楼下村46岁的村民张涛愁坏了:他投资种植的近一亩地大棚莴苣,至今仍有两千棵大约4000多斤长在地里,卖不出去。可即便这样,他还是拒绝了打农药的提议,因为他不想通过这种手段延长莴苣的“保鲜期”。
张涛在地里查看长势良好的莴苣。
上蔬菜大棚想挣钱
不料赔了不少
2016年5月,当时还在南海新区打工的张涛了解到老家有一块空闲土地,且当年蔬菜市场行情很好,便萌生了大棚种蔬菜和水果的想法。尽管没有经验,他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从朋友手中转包了这块地,建了4个蔬菜大棚,每个面积有一亩左右。
“4个大棚的建设费用,包括后期买苗等费用,加在一起大约投入了三十五六万元吧。”说起自己这次有点“鲁莽”的创业经历,他并没有后悔。
起初,两个大棚里先后种上了莴苣、白菜、茄子和辣椒,另外两个大棚里栽上了草莓苗。“可能是因为通风口不好的原因,茄子枝干长得跟小树一样高,却不怎么结果实。”最后,经过结算,发现白菜的毛利有8000元左右,但茄子和辣椒分别损失了2000多元。与此同时,他种的两千棵莴苣,至今还长在地里,卖不出去。
不用农药化肥
要种绿色蔬菜
从刚开始建设大棚开始,张涛就抱定了要卖绿色无污染蔬菜和水果的想法。“如果蔬菜喷洒过多农药和化肥,连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吃,又怎么能卖给别人呢?”他说,他始终坚持不加化肥、不打农药,“比如说草莓,我都是用花生饼做肥料,遇到有生虫子的时候,我会和我老婆、我妈一起把生虫子的部分扔掉。”
在莴苣大棚里,张涛蹲下查看莴苣的长势,把生虫子导致烂掉的菜叶剥开。“如果打农药,原本烂的地方就不会再烂了,保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但是不打药应该能持续一周左右。”他告诉记者,有人建议他打农药,被他拒绝了。
张涛的说法,得到了他同村居民刘松范的证实。“我今年70多岁了,曾在他的大棚里干活,知道他绝对不用化肥,也没打农药,保证没问题。”刘松范说。
不想让莴苣烂在地里
他愿低价处理
每每看到大棚里的莴苣,张涛都一阵心酸,“这些莴苣原本长到一斤多的时候已经可以上市出售了,可当他把自己辛苦种植的莴苣拿到市场上卖时才发现,这些在去年还很值钱的蔬菜,今年却因为受到外地莴苣的影响而掉价了。“外地莴苣体型大,卖相好,价格便宜,但其根部有很大一块是不能吃的,我种的莴苣一整块都可以吃。”张涛边比划边拔出一棵莴苣剥开外面的菜叶给记者看。
为了把莴苣卖出去,他每天早晨两点钟起床,收拾好两三筐大约100多棵莴苣,开车50多分钟到市区古陌早市售卖。从凌晨3点多一直到上午8点半,虽然早市上人来人往,但一个多月来,他一次最多只能卖出去十几棵,最少一次只卖出去两棵莴苣。“每次离开早市时,看着自己绿油油的莴苣,心里很不是滋味。”张涛表示。
一个半月时间过去了,2700多棵莴苣只卖出去了四五百棵。“还有大约2000棵、4000多斤没卖出去,都不敢浇水了,怕爆了。”张涛告诉记者。
“4000斤莴苣眼看就烂在地里了。”张涛说,他希望能通过晚报找到好心人,帮他打开销路。“每斤一块二三就可以了,请大伙帮帮忙,我愿意便宜卖了。”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