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金水河镇老刘村委会,随处可见漂亮的小楼房,村内各类商家聚集,如集镇般热闹。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摇身一变“富裕村”,近年来,老刘村的变化离不开“信用书记”张雷。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曾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自掏腰包垫付村民拖欠的贷款,挽回全村信用。也正是这个决定,为日后老刘村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
昔日贫困村如今已焕然一新
不顾家人反对 他垫资十万帮村民还贷
皮肤黝黑、身穿迷彩服,42岁的张雷看上去憨厚老实,不善言辞,但骨子里却有着惊人的魄力。
张雷(左一)重温入党誓词
位于金水河镇的西部深山的老刘村委会,长期以来,受制于交通、地势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困厄,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01年,张雷开始担任老刘村村委会副主任,这个地地道道的彝家汉子,凭借豪爽的性格,逐渐赢得村民信任。之后他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
2001年,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张雷向农村信用社贷款5000元,种植2700株橡胶苗。3年后,胶树价值13.5万元。尝到甜头的张雷迅速把“致富经”传到群众中,橡胶产业发展前景虽好,但无发展资金、贷款门槛高成为群众面临的一大难题。
“长期以来,因为部分村民拖欠银行贷款,影响了全村信用,老刘村很难贷到款。”张雷说。一边是前景可期的产业,一边是贷款难的困境。经过再三考虑,2014年,张雷以村委会主任的身份到信用社为村民贷款提供担保,通过个人垫付10万元,为全村20多户村民还上贷款。妻子对此却并不理解,一家人还因此闹了矛盾。但在张雷看来“要带着村民发展产业,这是唯一的办法,当时顾不上那么多。”
张雷指导村民种植
张雷的这一举动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群众开始意识到“珍惜信用”的重要性。在之后的两三年,村民们自觉还清了张雷垫付了贷款,老刘村也再未发生一起拖延还款的情况。该村因此被评为“信用村”和“扶贫再贷款示范点”,张雷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信用书记”。
带头发展产业 做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之后,张雷先后陪同上百户农户到信用贷款,借助贷款资金,村民们开始大力发展瑶药、香蕉、橡胶、板蓝根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展增收渠道。
瑶药每亩毛收入可达到6000元左右
2015年,经多方考察,他提出在老刘村引进一家瑶药公司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进驻老刘村后,采取“办样板、带面上、促推广”的方式,总投资1144.55万元,流转土地1000余亩土地无偿提供给农户种植瑶药,公司负责提供苗木、技术推广和统一收购,示范带动并积极鼓励周边老百姓通过瑶药原料种植脱贫致富。
村民种植瑶药
目前,老刘村主要以种植软筋藤、土连翘、须满草、千眼光、青蒿、大血藤等短中期产业为主,已推广种植2000余亩,每亩最底可实现毛收入3000余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8户722人。2019年为群众创收近20万元,待大部分瑶药成熟后,预计2020年增收50万元。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老刘村学会了一门种植技术,创建了一个示范基地,帮扶了一批贫困群众,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排除万难开设集市 方便农产品交易
老刘村一直以来没有成规模的集市,群众购置生活用品要驱车到24公里外的镇上,出行极不方便。为方便群众赶集,张雷多方探索调研,最终确定了一块约12亩的场地。这是一块墓地,按照当地人习俗,“迁坟动祖”是大事,群众反对之音异常强烈,建设初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新建集市后,村民可就近交易农产品。
张雷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受到了许多白眼和谩骂,最终在其不懈努力下,得到了群众的理解,迁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期腊市场于2015年12月正式“开街”,目前该集市已成为覆盖附近3个行政村近30个村小组的主要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每次赶集都有3000余人,为老百姓带来了便利。近年来,每年收取摊位费达3.5万元,全部纳入村集体收入中。
热心教育 他贷款200万创办幼儿园
老刘村距离镇上24公里,当地群众接送家中幼儿上学极其不便,幼师专业出身的张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帮助解决当地幼儿“上学难”的问题。2018年,他一次性贷款20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幼儿园,并规定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入园费减半,一户中有2个子女入园的,只收取1个孩子的费用。
村委会新建的幼儿园
幼儿园创办至今,已累计减免费用接近50万元,由于创办前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张雷一家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而他总是安慰妻子:“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教育可以改变孩子的一辈子。”张雷还承诺,到幼儿园贷款还清后,每年从幼儿园收益中提取20%作为老刘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强村“两委”发展后劲和为民办事能力。
村委会新建的幼儿园
家人眼中爱吃亏的“憨书记”
2001年担任村干部以来,为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他先后为本村和邻村群众免费提供橡胶苗、为3个寨子修通入村公路9.5公里、为贫困群众出资建房......多年来,他累计投入30余万元,帮助村里解决实际困难。亲友都说他憨、傻,而他却不以为然,只要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吃亏”他也乐意。
入户了解农户情况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群众勤劳苦干,信用巧干,把一个贫穷落后的边境山村变成了一个绿韵荡漾,瓜果飘香,村容整洁,书声朗朗的美丽家园。2017年,老刘村全村脱贫出列,张雷也荣获全省“百名好支书”的荣誉称号。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