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苗苗 李元华

“这里是我们储藏种薯资源的‘宝库’。”在石家庄市藁城区的省农林科学院粮油所堤上实验站,记者跟随马志民走进甘薯储藏窖,12个窖室里整齐摆放着冀薯4号、冀薯98、冀紫薯3号等几十种甘薯品种,这些“土坨坨”在马志民的眼中都是凝聚心血的无价之宝。

马志民是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室主任,多年来,他带领甘薯研究团队瞄准产业需求,聚力科技创新,在抗病优质甘薯新品种培育、耐连作机制与防控、甘薯后熟品质测定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力促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河北省是全国甘薯主产地,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左右。由于甘薯旱涝保收,被种植户称为铁杆庄稼,尽管如此,河北省内甘薯种植老产区仍存在品种退化、种植技术比较粗放、多年重茬种植引发病虫害等问题。

“传统优质甘薯品种耐连作性较差,长时间在同一地块种植会导致作物病虫害加重、储藏性下降,为恢复土壤肥力,甘薯种植过程中需要与小麦、大豆等作物轮作种植,降低了土地使用率。”马志民说,如果能培育出耐连作的优质甘薯品种,就能缓解土地受限难题。

树立了目标就埋头于研究,选种、栽插、授粉、收获、淘汰……甘薯研究团队经历无数个日日夜夜,终于选育出以“冀元1号”为代表的高抗根腐、耐连作鲜食型系列新品种。

“‘冀元1号’黄皮黄肉,外形佳、口感好,在重点示范区平均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商品率高,具有高抗根腐病、适宜重茬地种植、储藏性好等特点。”马志民介绍,冀元1号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既要拼产量,也要拼质量。甘薯创新团队坚持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育成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8个,并获得农业农村部甘薯品种登记证书;研发的技术和品种在国家甘薯体系组织的高产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山区创业奖多项。

科研“源于生产,用于生产”,甘薯创新团队在选育适销对路甘薯品种的同时,不断推广绿色高产高效生产配套种植管理技术,推进甘薯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落地,将“甘薯论文”写在燕赵大地上。

甘薯成餐桌“新宠”

刚刚过去的春节,让邱县甘薯着实火了一把。

“我们网店每天订单量能达500单左右,每单最少2.5公斤。客服回答咨询,安排发货,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看到曾经最普通的甘薯如今变身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金疙瘩”,河北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建波心里比蜜甜。

邱县土壤以沙质为主,辖区内黑龙港河流经,水源充足,适宜红薯生长,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当地长期采用传统种植模式,导致亩产低,红薯口感、色泽差,销路不好。

正当马建波迷茫时,省农林科学院“甘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落户邱县,充分发挥“国家甘薯体系”“河北省薯类体系”等专家资源优势,聚焦邱县蜂蜜红薯品牌高质量发展。

“育苗、栽秧以及施肥、灌溉、防病,直到甘薯收获,甘薯创新团队专家对薯农们进行全程指导。”马建波说,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生产,确保了农业技术在甘薯种植过程中“标准化”应用。

为了让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泥土里,甘薯创新团队奔波在实验室与田地间。红薯育苗期,专家们一个月就要跑到邱县基地三四趟,田间管理期则更为频繁。专家们指导种植技术也培养出了一批当地农业技术能人。

邱县红薯经过育苗、脱毒、种植、窖藏等系列标准化生产过程,外观、甜度、糯度、香度都比传统的红薯要高几倍,成为消费者追捧的餐桌“新宠”。2021年4月,在河北甘薯创新团队的帮扶下,河北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红薯脱毒中心、育苗基地,进一步擦亮“邱县红薯”区域公用品牌。

目前,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甘薯示范基地近3000亩,亩产达2至3吨。甘薯种植户通过甘薯创新团队育成品种和研发的生产技术,平均每亩增产500公斤以上,增收1000元以上。

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们团队在全省6个甘薯主产区均建立育种示范基地,开展甘薯苗头品系联合鉴定,并研发示范我所最新育成甘薯品种及健康种薯种苗繁育技术、一水一膜高效栽培技术、双季栽培技术、无水源滴灌技术等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国家甘薯体系石家庄试验站站长刘兰服介绍,仅2022年一年,甘薯创新团队进行防灾减灾技术指导30次,培训859人次,较好地支撑了本区域甘薯产业发展。

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甘薯创新团队不断探索,在示范县开展“科技+县农业农村局+村镇政府+合作社(企业)+农民”的合作示范模式,引导农户发展“红薯经济”,推动红薯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效提升红薯产品附加值,助力拓宽生产、加工、销售渠道,逐步形成以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红薯产业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