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规划设计院工作两年了,从旅游小白到接触一个又一个文旅项目,虽然类型不多,但也大致了解了文旅规划设计的全过程,本文针对文旅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引发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
01/“创新”是核心吸引力吗?
创新规划、创新产品、创新体验....这些成为旅游规划设计院吸引客户的核心要素。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策划规划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借鉴是文旅规划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分析优质项目的亮点,结合项目情况加以创新,形成专属该项目的特色。但是在实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直接照搬套用的现象,规划设计院也不管项目规模也不考虑是否满足市场需求,也不计客户的成本投入,将整个项目亮点全部放入新项目中,但这样的项目往往在建成三四年之后就面临倒闭的风险。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院为了偷奸耍滑,将上个项目的产品设计图放在新项目中,更有甚至,同一张规划图被用于多个项目,成为项目规划方案中的“老演员”。
此类情况,不仅在同一个规划设计院出现,据参与项目方案交流会的同事反映,多家规划设计院竞争同一项目,多家的规划思路与规划图竟出奇一致,甲方们纷纷感慨:亮点不足,都是一些老思路。
这些现象跟文旅规划设计院一直强调的“创新”理念大相径庭,我们常说旅游项目同质化,作为旅游开发方,规划设计院是否做到了脱离“同质化”、创新开发项目的解决思路,这是当下文旅规划设计院应深度思考的问题。
关于“创新”问题,我平时也在思考,我们一直在宣扬的科技创新,元宇宙、VR、虚拟场景等数字发展,文旅规划设计院是否将传统的、平面的规划设计方案制作成3D虚拟场景,利用VR等设备以沉浸的体验方式让客户感受项目的创新,如此,从项目的创新到呈现的创新,实现文旅规划设计院真正的创新理念。
02/丰富经验是否成为规划设计的亮点
除了创新理念外,一些规划设计院依靠成立时间长、经验丰富的优势吸引客户,但认真思考之后,规划院真是经验越丰富越厉害吗?
众所周知,具备一定经验是做好设计基础,在文旅规划设计中,掌握基本的设计技巧、设计流程及定位思路是文旅策划规划的前提,但有些规划设计院常常以丰富经验自居,长期以来思维固步自封,设计的产品还是几年前的老产品,忽略了新代产品的研发。
文旅规划设计过程中,研究每个年龄人群的旅游消费特征是方案制作的首要工作,但是有些规划设计院不屑于年龄、性别、人群旅游消费的研究,他们认为一切以高端化打造即可。就拿之前浙江一个项目来说,甲方计划打造一个田园温泉度假酒店,在策划过程中,分析研究过周边项目均是高端产品,但唯独无田园乡居产品。在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中,设计师仍将城市高端理念融入其中,让该项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度假酒店,产品图与景观图做得惟妙惟肖,但因缺乏田园乡村特色,被客户吐槽“与我们设想相差太多”。
事后讨论发现,负责该项目的设计师拥有十多年经验,但思维固步自封,依旧采用之前项目设计思路,产品老气无特色。
所以,文旅规划设计院的“丰富经验”不足以成为核心亮点,而具备年轻、先进的思维才是文旅规划设计院持续发展的真谛。
03/EPC+O业务模式单位真的懂运营吗?
这两年,各个规划院都将“O(运营)”列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与策划设计、建造工程形成全链的项目开发模式,但深入研究国内的文旅规划设计院的业务发现,还有很多单位停留在策划、规划层面,而关于运营,仅是运营咨询或运营招商而已。
文旅项目运营,包括项目的品牌、服务、活动等工作开展,可以说目前很多热点文旅项目均是通过后期运营而火爆全网的,包括泉州蟳埔村、天水麻辣烫、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等,但国内文旅规划设计院所运营的项目,只有极少数见热度,成功运营项目并不多,这不禁让人质疑他们真的懂运营吗?
在品牌建设与活动方案的日常讨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规划设计院的同仁对于相关议题缺乏鲜明观点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效率,也可能导致错失市场机遇。特别是在新媒体运营这一关键领域,文旅规划设计院的负责人若无法提出有见地的看法,很容易让外界质疑其专业能力和市场敏锐度。
面对现场观众的反馈,我们必须认识到,品牌建设与新媒体运营并非简单的皮毛问题,而是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规划设计院在决定将运营纳入业务范围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其在该领域的过往成绩,这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估,更是对客户负责的表现。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专业判断,避免盲目跟风或受外界干扰而误入歧途。要深刻理解品牌建设的核心价值和新媒体运营的独特优势,将两者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在品牌建设和新媒体运营方面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以上三点,是本人对文旅规划设计院工作的思考,如您觉得还有其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