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大晴天,阳光从雪面上“跃起”,直戳眼睛;太阳下山后,冷空气又出来“接班”,一个劲儿地往衣服里钻......北京冬奥会期间,这样的场景对于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担任志愿者的东北女孩张鸿博已是稀松平常。然而,这些困难无法阻挡她对冬奥的热情,“志愿者的工作很有魅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张鸿博说,“能参与冬奥,我觉得很荣幸。”
与张鸿博一样,在北京冬奥会期间,18000多名志愿者坚守在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用自信和笑脸、青春和奉献向世界展现出亮丽的中国名片。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的指导支持下,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履行志愿服务行政管理职责,着力完善制度、夯实平台、丰富载体、强化引导,有效推动了志愿服务体系化、信息化、融合化和常态化。
完善制度
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化
“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所需资金,促进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志愿服务。”
......
作为我国首部志愿服务行政法规,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行。《条例》立足我国志愿服务发展实际,用6章44条对志愿服务的总体规定、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了规定,解决了志愿服务工作中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
在民政部的指导和推动下,各地纷纷根据《条例》精神制修订地方志愿服务法规。
优先推荐星级志愿者和获得表彰的志愿者参评高级别的志愿服务评选表彰。鼓励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根据实际情况为有良好记录的志愿者提供免费、优惠、优先或专项服务......浙江省去年印发《浙江省志愿者激励办法(试行)》,明确星级志愿者和获得表彰的志愿者将享受一系列礼遇优待。
北京市去年新修订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突出首都志愿服务特色,在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志愿者激励与保障机制、志愿服务促进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制度明确。其中,志愿服务促进措施占比最大,明确全市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
贵州省日前出台的《贵州省志愿服务办法》,要求保障志愿服务相关主体的权益。志愿者可获得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知识信息、技能培训,以及必要的物质条件、安全保障,并无偿获得本人的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等等。
为了确保《条例》落地落实,民政部还研究制定了《条例》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先后印发了《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关于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抽查工作的通知》等规章政策,编制了《志愿服务基本术语》《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等标准规范。《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共27条,重点围绕志愿服务记录谁来记、记什么、如何记,志愿服务记录证明谁来出、出什么、如何出,以及相应监管措施进行了规定。同时,各地将根据《关于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抽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检查志愿服务时间和内容等是否与志愿服务活动实际情况相一致;是否向志愿者发放了除必要补贴之外的报酬等。
《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等全国性政策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法规政策体系,有效推动了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夯实平台
推动志愿服务信息化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各族群众要一起努力,志愿者要充分发挥作用,谢谢你们的努力和贡献。”打开中国志愿服务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社区志愿者点赞的新闻。
为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信息化水平,2021年,民政部依托“金民工程”升级建设了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国志愿服务网)2.0版(以下简称系统2.0版)。
早在2013年,民政部推出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后,许多部门、组织和地方也相继建设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为了解决系统之间彼此独立、数据呈现明显碎片化等问题,民政部升级建设了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供各地各部门免费使用,为公民参与志愿服务、记录服务信息,志愿服务组织采集需求、发布项目,党政部门掌握志愿服务情况、进行数据决策分析搭建了全流程、信息化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2017年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各地利用系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提升信息化水平,并依托系统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数据的汇集,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基础数据库初具规模。
此次升级后,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系统2.0版进行志愿者注册,志愿者可以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查看志愿服务记录、打印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招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工作,民政部门等管理用户可以随时掌握本地志愿服务有关数据。
系统2.0版支持PC端(中国志愿服务网)和移动端(中国志愿APP)运行,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社会组织法人库的数据核验与交换共享,简化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伍注册流程,优化了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的方式和内容,提升了志愿服务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能力,为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广大社会公众、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伍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化服务。
为加大系统2.0版应用推广,民政部先后举办两次全国层面的示范培训,支持各省份举办线上线下培训14场,培训人数超过10万人次。在民政部的推动下,系统2.0版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仅2021年累计访问量就达6592万人次。截至2021年底,系统汇集注册志愿者超过2亿人,志愿服务队伍123万支,发布志愿服务项目894万个,累计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7亿小时。
丰富载体
推动志愿服务融合化
青海省西宁市按照有专人管理、有标识、有场所、有队伍、有台账、有制度等“六有”要求,已在100多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点)。依托志愿服务站(点),西宁市朝阳西路社区以“朝西·彩虹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成立了党员、妇女、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组成的7支志愿服务先锋队,常态化开展红色服务、绿色环保、特色文化等7项富有针对性的雷锋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四川省绵阳市不断加强阵地建设,打造了150个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建成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36个、志愿服务文化广场14个、志愿服务基地22个,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扩大了志愿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内蒙古自治区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方案》,提出将在各地现有的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基础上,2022年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数量占城乡社区总数比例达到80%,2023年实现全覆盖。
截至2021年底,全国各地城乡综合服务设施志愿服务站点覆盖率整体已达到60%。按照《“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要求,2025年全国城乡综合服务设置志愿服务站(点)覆盖率将超过80%。
民政部还积极鼓励各地立足民政实际,实现志愿服务与基层社区治理、养老服务等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坚持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人才为支撑,链接慈善资源,实施“五社联动”项目,促进志愿服务有效融入社区治理。疫情发生以来,湖北120多万名志愿者无私奉献,投身抗疫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人员排查、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关心关爱等志愿服务。
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万家公益基地创建工作,整合各类资源,为志愿服务搭建平台、提供支持,积极营造“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城市公益慈善氛围。自2016年项目启动以来,全市已建成13500多家公益基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项目、岗位,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到基地对接公益需求与供给。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矿泉街社工服务站,培育低龄长者志愿者,创建“让爱走动”长者志愿者结对探访服务队。服务队按照“居住较近、便于照看、志愿结对”原则,关注身边需要关怀的长者,为社区内高龄、失能、失智、行动不便等有服务需求的长者提供志愿服务,形成“一代帮一代”“初老服务老老”的互助养老结对关怀模式。目前,类似的以“初老”志愿服务“老老”的互助养老模式,已经在江苏、浙江等多地试点。
强化引导
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保持一米距离,戴好口罩,准备好苏康码......”2022年2月20日早晨7点多,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生态园核酸检测采样点,志愿者王新正在维持现场秩序。
疫情发生后,苏州市志愿者总会面向全市广大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发出倡议,引导全市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参与到卫生防疫、心理服务、救助救护等志愿服务工作中去,倡议书发布首日阅读量突破3.8万人次,5000余名社会志愿者完成报名。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民政部先后单独或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指引》等7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文件,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引导34万多名专业志愿者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主动协调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开展了“携手同心助战疫关爱保障行动”,为全国所有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湖北省养老机构工作者提供关爱补助和专项保险。仅2020年,全国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6万个,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超过1077万人,记录的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4亿小时。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民政部连续3年组织召开了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座谈会,总结交流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的做法、经验、困难和问题。连续4年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展示活动,在民政部门户网站开设“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在行动”专栏,对各地各领域涌现出的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典型项目、案例、事迹等进行深度挖掘和宣传展示,支持国务院扶贫办建立扶贫志愿者数据库,动员引导更多社会力量以志愿服务形式助力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2.0版已注册实名志愿者2.21亿人,志愿队伍总数123万个,他们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助医助学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进发出强大力量,并涌现出“阳光工程”“圆梦工程”“春雨工程”“邻里守望姐妹相助”等大量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