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科研是件苦差事,哪怕研究娇贵的海参也不例外。
海参需要在冬天打捞,然后送到车间产卵繁育,一般都是专业的“潜水员”来做这件事。11月,水温四五摄氏度,水深到腰,又赶上繁忙季节,“潜水员”很抢手,费用很高。李彬有时候等不及,就自己跳到池塘里去捞。
李彬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一名助理研究员,他从大学开始接触水产养殖,研究生期间对海参养殖产生兴趣,这一干就是10年。
海参的主产区是山东、河北、辽宁。近些年,福建也实施“北参南养”的策略,就是把北方冬天的海参在快成熟时拉到南方进行吊笼养殖,长出的海参又大又肥。
海参一年中只有半年的生长期,6-9月底开始夏眠,秋天生长,进入冬蛰后长速缓慢,来年的三四月份再疯狂生长。
但有一年的夏眠时节,对海参和李彬都极不寻常。
2013年夏天, 北方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山东养殖池塘的海参大量死亡,本是养殖户收获的季节,结果却损失了100多亿元。
李彬和同事赶到现场,海参密密麻麻地浮在水面上,令他触目惊心,“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点点培育,眼看着快长大了,不是成千上百只,而是成批量的夭折,那种感觉真是太难受了。”他边说边打开电脑,找出当年海参死亡的照片。
“他们跳楼的心都有了,一斤海参100元左右,一亩能产海参300-500斤,很多企业都是几千亩,海参的养殖周期需要两至三年,相当于这几年的投入血本无归。”养殖户们沮丧的表情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水温是海参存活的基础。”李彬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上升,让海参的培育面临巨大挑战。
2018年,辽宁、河北地区也出现了极端的高温天气,池水表面温度高达36摄氏度,由于当地的养殖户根本没有对抗高温的经验,辽宁、河北两省的海参损失超过90%。
“在自然海域中,当水温升高时,海参就会迁移到深水区的岩石间,停止摄食,肠道退化萎缩,进入夏眠状态。”李彬解释道。
接连不断的毁灭性打击让李彬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心和焦虑,好几天晚上他都无法入眠。
2013年海参死亡事件发生后,李彬便和同事挨家挨户地向养殖者推广防御高温的措施,但他发现养殖者仍然存在侥幸心理。
李彬说:“大家普遍认为导致海参死亡的原因只是高温,其实不全是,它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比如,养殖户不进行环境调控、认识不到位。”
在走访的过程中,李彬看到池塘充氧设备简陋,养殖者对池塘的清淤也不及时。“当池底积累的大量残饵、粪便在高温环境下快速分解产生有害物质时,消耗氧气,就会导致海参大量死亡。”他一遍遍地把道理讲给养殖户听,让他们知道池塘环境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李彬和他的团队意识到,只改变技术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养殖策略也要转型。
于是,他们针对限制海参产业发展的高温灾害问题提出了“良种、良法、良境”的策略,以项目组培育的抗逆刺参新品种为基础,开始着手研发高温期海参环境生态调控和池底降温技术。
然而,研发资金成了一大问题。
老板们不愿投资,李彬也能理解。新品种选育要占用企业的选育实验车间,可能要花十几年时间,而实验是否能成功谁也不能保证。
在最初的选育阶段,因为企业的培育车间达不到实验要求或者资金链断裂,已经培育了一两年的海参苗不得不重新更换场地。转移了四五家后,李彬有些受挫,他担心海参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几番周折后,终于有一个老板愿意出钱给予长期支持,李彬备受鼓舞,开始了漫长的实验之路。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处理海参在培育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李彬住在企业,大部分时间泡在选育车间里,和工人们同吃同住。
“一个车间为你们选育一年损失400万元。”在研发过程中,企业老板也打过退堂鼓,这让李彬感到压力重重。他暗暗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否则都没法向企业和团队交代。
新品种选育是个漫长的过程,海参3年才能成熟,新品种选育至少要经历四代筛选,每一代都要进行抗病菌实验,这就需要近15年。为了缩短养殖周期,只能采用人工催熟技术。
终于,在经历长达10年的精心培育后,李彬和他的团队熬过了漫长的“寒冬”。
2018年,他们培育出了抗病、耐高温、经过国审的水产新品种刺参“参优1号”,这个新品种一经推广就深受养殖户和企业的欢迎,3000余户渔民赚得盆满钵满,也让很多失业的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海参养殖产业从此走出低谷。
今年,李彬和他的团队又研发出了冷凝气悬降温的新技术,目前已通过验收,“这次,让海参吹上了空调,海参终于可以安全度夏了”。
忙了这么多年,李彬终于替养殖户松了口气:“现在既有了抗逆新品种,又能调控海参的生存环境,养殖户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提心吊胆了。”
今年夏天,李彬获得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的荣誉称号,这是共青团中央和农业农村部在农业领域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授予农村青年的最高奖项。不过李彬还是一如往常,穿着蓝布鞋、背着书包早早地来到研究所忙碌。李彬把洗漱包放在汽车后备箱,随时准备赶往下一个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