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COP15“滇西秘境·云南德宏生物多样性”采访团来到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轩岗乡的德宏师专胡蜂除虫推广示范基地,了解胡蜂养殖及运用推广项目。

在胡蜂基地中,数百个人工蜂巢掩映在田间作物和绿树之间,胡蜂翁翁地飞进飞出。细心的人们发现附近的农田,没有打过农药的玉米、稻田、树木没有受到虫害的影响,这要归功于来回穿梭的胡蜂。

德宏师专教授郭云胶说,胡蜂繁殖快、群体数量大、飞行快、活动范围广,无论是蝗虫、松毛虫、蛾类等个体大的害虫,还是菜青虫、蚜虫等小型害虫,它们都能快速进行捕食。胡蜂的声音和气味还具有强烈的驱虫作用,有胡蜂活动的区域,害虫不敢轻易靠近,人们也无需通过打农药的方式进行驱虫,生态环境得到极大保护。

除了具备防控害虫的能力,胡蜂还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养胡蜂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在于出售蜂种、蜂蛹、老蜂、蜂毒蜂巢等。而随着胡蜂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与之相关的防蜂服产业、铁纱网产业、蜂蛹特色美食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目前,郭云胶研制出了胡蜂酒、胡蜂蜂毒渗透剂、“冬虫夏蜂”等新产品,促成了以胡蜂资源为基础的新的产业链的形成,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蜂蛹200元一公斤,每窝胡峰年收入近万元。”养殖户陶顺碧说,他每年有十多万元的收入。据了解,我省养殖胡蜂的农户有1万余户,约有20万窝左右,胡蜂总产值2亿元左右,每户平均2万元左右收入。

经过研究,郭云胶率先解决了人工批量繁殖胡蜂蜂王、人工规模化培育胡蜂标准蜂群的难题,提出了利用胡蜂蜂群捕食行为、胡蜂蜂群声音特性、胡蜂蜂群气息特性除虫控虫理论、发明了可移动胡蜂除虫控虫技术,并率先在全国推广这一理论和技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