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钦广养殖“红公鸡”多年,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苗庆山忙着为收购商采摘苹果。

▲小鸡仔,大效益。

冉堌镇党委书记王利军介绍苗楼村苹果种植概况。

定陶县冉堌镇是菏泽市重点乡镇,12.2万亩耕地、9.04万人,是菏泽市人口第三大镇、定陶县第一大镇。该镇党委书记王利军介绍,结合冉堌镇实际,他们将打造现代农业作为镇里的重点工作之一,“抓好特色农业,增加群众收入”让村民真正受益,目前,全镇各种特色种植、养殖村达20个之多。

近日,记者在冉堌镇采访,深切感受到冉堌镇正在发生嬗变,尤其是镇党委政府力推的特色农业,真正让百姓走上致富路。

文/本报记者 张继业 片/本报记者 邓兴宇

◤康钦广养殖“红公鸡”多年, 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苹果成了村民的“致富金果”

初冬时节走进冉堌镇,放眼望去,田野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绿麦苗,孕育出冉子故里的无限生机。

我们最先到达的村子是苗楼村,这里的苹果在当地和周边很有名气。这里的果园成方连片,约有1000亩左右,好像专人承包的一样。果农苗庆山说这都是农户自家种自家的地,由于整个村80%的农户都种苹果树,所以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村民说,苗楼村的苹果种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苗庆山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苗庆山和同村的几个人外出闲玩,发现种苹果树效益比种农作物要好,回来后把2亩粮食地改种成“苹果园”。

村里其他人看苗庆山种植苹果树干得热火朝天,也纷纷向他取经。于是他召集全村人开会讨论,鼓励大家和他一块种植苹果树,村民积极性很大,种苹果树的想法得到全村人的一致认可,他也毫不吝啬地把技术传授给其他村民,才有了现在家家都有苹果树的景象。收获季节,慕名前来收购苹果的车辆络绎不绝。

王利军介绍,冉堌镇有种植苹果、葡萄、西瓜等特色作物的基础,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继续扩大面积,同时提升档次。今年镇里就争取到了省林业厅的项目,由省厅免费提供苗木、技术等,再发展千亩高档果园。

林下大棚里巧念“致富经”

看过了特色种植村的果园,记者又来到了特色养殖村——有500人口的康庄村几乎家家都有养鸡厂,而且这里的鸡以“红公鸡”为主。

康钦广是该村较早开始养鸡的专业户,从2005年的时候开始养殖。“最早的时候是林下养殖,后来改为大棚养殖,村里对养殖户比较照顾,专门将大棚所占的土地调整到路边。”康钦广说,他现在有两个大棚,每年能收入20多万元。

有句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可村里的养殖户不这么认为,他们早就告别了狭隘的小农思想,深谙规模的重要性,“就是因为我们村几乎家家养鸡,所以吸引了很多外地的收购商,他们知道来了就不会空手而归。”农户康宁这样对记者解释他们理解的规模效应。

该村的村支书刘安介绍,下一步,村里还将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从资金、技术、采购、销售上为养鸡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并继续扩大规模。

镇党委政府打造“致富动车组”

王利军介绍,冉堌镇所说的现代农业,绝不是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这么简单,“接二连三”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的综合效益。

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冉堌镇还成立了农业现代化指挥部,明确一名科级干部任指挥长,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努力使农业与工业对接,把农业导入第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的附加值。

刘安介绍,根据镇里“接二连三”的计划和村里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的现实,计划引进饲料制作、加工产业,既方便了养鸡户,又延长了产业链,能进一步提高养鸡收益。

而特色种植村也打起了发展观光农业的主意,苗楼村无公害苹果采摘园、王路口村生态文化观光园、冉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果蔬生态园……一个个乡村休闲生态旅游精品都在建设中。

□记者手记

“互助共赢”的观念更可喜

农民是不是进城打工才有出路?冉堌镇的特色农业让人大开眼界。康钦广伸出俩手指说:“我养鸡每年收入20多万。”用村里养鸡户的话说,全村一年可出栏18万只红公鸡,按一只红公鸡赚6元计算,全村纯赚108万元。

其实在采访过程中,让记者最佩服的并不是农户们能赚多少钱,而是他们“合作、共赢”的现代观念。

他们不是一个人掌握了技术后就想着闷头发财,而是主动贡献出来,拉动更多农户一块种植、养殖,最终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外地客商前来。

在这些现代农民的眼里,将技术贡献出来并不是单纯的“利人”,其实对自己也有好处,他们不是将产品的销路局限在周边的地方,而是用规模来开拓更大的市场。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他们都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发挥规模的最大效应,所以他们都提到下一步的打算就是“扩大规模、互帮互助,成立专业合作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