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淡水鲨鱼是一种被称为苏氏园腹鱼芒巴丁鱼的鱼类,也被俗称为虎鲨。它隶属于鲶形目,属于鱼芒科中的鱼芒属。这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起源于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
淡水鲨鱼的养殖技术相对简单,并没有过高的饲料需求。它的肉质非常细嫩,且味道鲜美,不包含肌间刺。养殖淡水鲨鱼的前景广阔,并且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其市场价值可高达每公斤60-80元。除了作为食用品外,淡水鲨鱼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随着时间的发展,淡水鲨鱼在中国南方已经引起了一股养殖热潮,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一、淡水鲨鱼生物学特征
1.形态特征
淡水鲨鱼具有光滑无鳞的身体表面,呈现黑色、白色和灰色三种体色。它的体型长而侧扁,背部略微隆起,头部扁平且呈圆锥形,吻部相对较短,鱼口位于头部的下方。淡水鲨鱼的前后鼻孔相距较远,并且腮膜与颊部没有直接连接。除此之外,淡水鲨鱼还拥有脂鳍,以及两对须,分别是颏须和口须,其侧线保持平直。
大约有三到四条的蓝色条纹,呈纵向分布在幼鱼体侧周围,但是随着鱼苗的成熟,这些蓝色条纹也会慢慢消失不见。
2.生活习性
淡水鲨鱼属于热带鱼类,主要生活在水底。它适宜生活的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尤以24-28℃最为舒适。最适合该鱼种的pH值保持在。
一旦水温下降至12℃以下后,在其中生存的淡水鲨鱼便会先后出现死亡现象,当水温降至18℃以下时,淡水鲨鱼的摄食量和活动量会明显减少。此外,淡水鲨鱼无法在自然环境中越冬,因此适宜在南方地区或者温棚、室内进行养殖。
淡水鲨鱼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耐受低氧环境,游动速度较快。然而,它的生性比较胆小,外界一旦出现异动,便会惊扰到淡水鲨鱼,使其在池塘内不停窜跃,严重时会损伤鱼苗,为此,需要尽量保持养殖环境周遭安静。
3.繁殖习性
淡水鲨鱼的性成熟期相对较晚,一般需要经过3-4个生长阶段,只有当其重量到达3公斤以上后,才可以正常进行繁殖。通常每年的6-9月是繁殖的最佳季节。
淡水鲨鱼属于每年一次产卵的鱼类,每条鱼产卵数量约为30万至70万颗。它们的卵比较小,具有粘性,呈黄绿色,呈现透明状。
4.食性
淡水鲨鱼是一种以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幼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类似于三大浮游动物,即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甚至是各式藻类。除此之外,人工饲料也可作搭配食用。
长至成鱼后,主要食物为水生植物,人工饲料同样可以投喂。它们也喜欢食用剩饭、米糠、麦麸、残饲等。如果没有专门的人工配合饲料,可以使用罗非鱼饲料作为替代,也可以投喂猪粪、鸡粪、鸭粪等食物。
二、人工养殖技术
1.建造养殖池
建议选择5至10亩的标准池塘进行淡水鲨鱼养殖,并且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为了方便进排水,并考虑到淡水鲨鱼的胆小性格,建议养殖池塘避免设置在公路两侧和人多地带,以保持相对宁静的环境。理想的池塘水深范围应在1.5至2米之间。
在鱼苗下塘前的15至20天内,一定要进行清塘操作。一般来说,生石灰和漂白粉是最佳的清塘用品,每次使用和普通池塘用量一般无二。经过清塘后,静置一周便可进行放水处理。随后,为了使鱼苗下塘后有充足的饵料,需在此之前培育足够多的浮游生物。
2.亲鱼的挑选
淡水鲨鱼的雌性和雄性鱼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副性征,若想区分开来,可等其成熟后辨别。一旦成熟,最明显的不同在于腹部,相较于雄鱼来说,雌鱼由于卵巢逐渐成熟,使其腹部膨胀,变得肿大且松软,以至于可以清晰的从腹部上方看到其卵巢的轮廓。
而成熟的雄鱼的腹部较小,在轻压时会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当遇到水时,精液会迅速散开,这表明雄鱼已完全成熟,选择比例为1:1。
此外,应挑选成熟的个体,并且要确保它们没有病痛和外伤。雄鱼一般应达到2公斤以上的体重,而雌鱼则一般应达到3公斤以上的体重。还需要注意避免选择同一批鱼种或同一产地的亲鱼,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鱼的抗病能力下降和生长速度迟缓等性状退化现象。
3.人工催产
常用的组合是马来酸地欧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注射。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催产,其效果非常显著,催产率可达100%。这种组合注射的使用对于成功地促进鱼类产卵非常有效。
使用催产药物时,一般采用二次注射法,注射间隔时间约为12小时。注射方式为胸腔注射。其药物在剂量的选择上也极为苛刻,一般需28微克/公斤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 1200国际单位/公斤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4毫克/公斤的马来酸地欧酮。
为雌鱼注射药物时,第一针仅需总量的20%的剂量便已足够,第二针则将剩余的80%全部注射进去。雄鱼则与雌鱼有所不同,通常不需要进行第一针注射,第二针也仅需雌鱼一半的注射剂量。如果雄鱼的成熟情况较好,也可以选择不进行注射,以避免过度成熟导致受精率降低。
4.人工授精
在水温28-30℃且有流水刺激的条件下,雌鱼接受第二次注射后,大约需要等待10小时左右才能进行人工授精。首先,将雌鱼从催产池中捕捉出来,并放入专用的亲鱼担架中。然后,仔细检查雌鱼的头部上方和腹部下方区域。这样的步骤有助于确保鱼的健康状况,并为进行人工授精做好准备。
通过轻压生殖孔,从上方向生殖孔方向挤压,观察卵粒的流动情况。如果卵粒能够顺畅地流出,呈现出米黄色,稀稠适中,并在容器中产生微弱的流动感,这种描述表明卵粒的状态正常。
5.人工孵化
为了确保受精卵的质量和健康发育,可以将受精卵放入化石粉溶液中,并进行20-30分钟的搅拌。随后,使用充足的清水对受精卵进行彻底清洗,直到受精卵分散并且不带有任何残留的化石粉。通过这样的步骤,可以确保受精卵充分接触化石粉溶液,并彻底清除所有残留物。
为了进行消毒处理,将受精卵放入0.25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处理10分钟,然后将其放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在水温28℃下,经过24小时的孵化,受精卵将破膜,随后的54小时里,鱼苗将开始平游。
三、苗种培育技术
1.鱼苗培育
培育池通常是水泥池,深度约为1.0-1.5米,方便排水和灌水。为了有效防止有害生物污染池塘,需要将栏栅放置于进出水口处。
同时需要用生石灰等其他消毒药物对清塘进行处理后,才可以将鱼苗下进池,这样便可杀灭病原菌,生石灰的用量为每667平方米使用150千克,消毒后的1-2天放入基肥,同时为了使饵料生物能够尽快繁殖并生长,需要在清塘中加入水。
经过约1天的孵化,鱼苗的体长就能够达到约1.0厘米,并且已经能够开始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的小型食物。此时,可以将鱼苗转移到专门的鱼苗池中进行培育和成长。
在放苗之前,应将其浸泡在3%-4%的食盐水中约5分钟,放养前应先投放数尾鱼苗试水,经观察后未出现异常情况才可进行放养。池水深度最初应保持在0.6米左右,此后,用微流水慢慢让池水加深。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100尾,此时要也特别关注,放养时的温差不要超过3℃。
鱼苗下放后的第2天,就可以将煮熟过得鸡蛋黄投进池塘,间隔4天后再进行1次投喂,共6次。8天后就可使用鱼粉喂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投喂鱼粉比较容易导致鱼苗患上气泡病,所以喂食时应注意少量多次。
在培育过程中,最好每天从池底排除10厘米的污水,并补充新水。每隔10天使用1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对整个池塘进行防病处理。
经过大约30天的培育,鱼苗通常会长到约4-5厘米的体长,这时可以将它们放入大型池塘进行鱼种培育。
2.日常管理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一定要设立遮荫棚,以避免过强的阳光照射。同时还要维持微流水状态,确保溶解氧的含量不低于推荐水平。
每隔一段时间使用漂白粉对整个培育池进行防病处理,坚持对池塘进行早、中、晚的巡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饲养管理
鱼苗下池后,主要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饵料,如有不足可补充一些人工饲料,而鱼虫和线虫就非常利用鲨鱼补充营养。
经过一个半月左右后,应开始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配比类似于罗非鱼,蛋白质含量不宜过高,并根据鱼体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粒径。
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下午1次的投喂量可占总投喂量的约65%。每天的投喂量应为鱼体重的3%~5%。为了确保饲料的充足,投喂应坚持“饱食投喂”的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进行投喂。
四、病害防治
淡水鲨鱼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只要养殖过程中进行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的几率较低。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仍可能遇到以下几种主要疾病。
①肠炎病防治方法:
全池泼洒0.5ppm的二氧化氯。投喂混合饲料,每日1次至2次,每次3.75mg/kg~7.5mg/kg体重,连续使用3天至5天。投喂前需停食一顿,与饲料充分混合均匀。
②白点病防治方法:
放苗前使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发病后,浸泡于40%福尔马林中。每亩水面中使用250g辣椒和100g干姜片,加水2kg煮沸后,连渣带汁兑水进行全池泼洒,连续两天,每天1次,可治愈疾病。
③气泡病预防方法:
禁止使用未发酵的腐熟肥料,控制施肥和投饵量,避免水中腐殖质过多。清除池中的水草,调节水质,保持适宜的养殖水体条件。
定期加注新水,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加入新水后,轻度病情的鱼可以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总结
人工养殖淡水鲨鱼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特色养殖品种的需求增加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淡水鲨鱼在品种、技术、可持续性和市场需求等方面都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淡水鲨鱼的独特外观和观赏价值也受到一些爱好者的追捧,观赏养殖市场也具备一定潜力。并且还能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材料和数据,也可以减少对野生鲨鱼资源的捕捞压力,避免过度捕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莫瑞林,甘习军,袁宗伟.苏氏圆腹鱼芒生物学及其养殖技术[J]. 广西水产科技,2007(3):41- 43.
[2] 潘志,高飞.水晶巴丁鱼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2(2):40- 41.
[3] 许洪玉.淡水鲨鱼生物学特性和人工养殖技术[J].内陆水产,2006 (7):28- 33.
[4] 梁毅.淡水鲨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J].重庆水产,2007(2): 24- 25,31.
[5] 邓洁.淡水白鲨[J].致富之友,2005(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