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4位残疾人事业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作为4位代表之一,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刘入源在见面会上与中外记者分享了他带领群众发“羊”财的故事。

致富经山羊养殖视频_致富山羊养殖方案设计_山羊养殖致富方案

▲5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刘入源(前左二)等4位残疾人事业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刘入源说:“16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让我失去了整个右手手掌,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多次创业后终于在黑山羊养殖上挖到了第一桶金……一只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坚定的意志走下去。今后我一定会在养羊的道路上,不但要养好自家的羊,更要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面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关于“大家在自己的工作中是怎么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提问,刘入源答道:“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去动员他们、带领他们一起来发展山羊产业,带他们一起致富。”

致富山羊养殖方案设计_致富经山羊养殖视频_山羊养殖致富方案

刘入源在会上发言。

刘入源表示,贫困群众要想摆脱贫困,首先要从精神上站起来。“十几年来,我始终在奋斗,最开始是我自己在创业,后来变成我带领大家一起努力,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在支撑我不停地向前冲,一刻也不敢停歇。”他说,“在我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党和国家的政策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所以,今后我要拿出我自己的能力来帮助更多人,带领他们一起致富,以党性保证一定会带大家过上好日子。”

关于刘入源的事迹

我们之前曾多次进行报道

最近一次是他

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一起来看看

刘入源如何带领乡亲们

一起发“羊”财的

致富经山羊养殖视频_致富山羊养殖方案设计_山羊养殖致富方案

刘入源(左一)免费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

“只手”奋斗,踏平坎坷成大道

刘入源是博白县江宁镇长江村人。16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他失去了右手掌。手虽然没了,但志向不能没,他决定自强自立,用一只手撑起一片天。

2009年10月,刘入源用全部积蓄3.5万元买了31头黑山羊,在村里创办了桂源山羊养殖场。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短短一个月内,羊一只只都病死了。当时有人说:“人家好手好脚也养不好,你能养吗?你没有技术,你不要养了,跟人家养猪好一点。”

但他不死心,通过向亲友借钱,2010年3月再次买来31头羊,同时开始刻苦自学养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终于成功了,养的羊也一天比一天多,2011年存栏量达到250头。

山羊养殖致富方案_致富山羊养殖方案设计_致富经山羊养殖视频

刘入源在查看“扶贫羊”发育情况。(资料图片)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羊场已经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养羊产业,2014年4月,刘入源在江宁镇创办了广西唯一的集研究开发、品种改良、生产、繁殖及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山羊养殖基地——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被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确定为全区标准化种羊示范基地。

从血本无归到产值过千万,刘入源的“羊财梦”破而复圆,他也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户”,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十佳农民”“科普中国·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能手”带富,推倒贫困走向前

江宁镇地处偏远,集山区、库区于一身,全镇11个村有6个是贫困村,是博白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看着一些乡亲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刘入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定带领大家一起养羊发“羊财”。

在当地组织部门的帮助下,刘入源成立的长江村养羊协会建立了党支部,他也成功当选为支部书记。有了这个“主心骨”,当地群众对养羊致富的信心倍增。协会起初采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对于一些缺乏技术、资金的困难群众,采取“四提供一回收”(免费供种、供料、供防疫、供技术指导并实行保价回收),待困难群众盈利后再扣除成本的办法,带动乡亲们实现增收。刘入源这种无私资助的做法打动了一大批困难群众,加入养羊协会的人也越来越多。

山羊养殖致富方案_致富山羊养殖方案设计_致富经山羊养殖视频

刘入源(右)在介绍企业发展情况。(资料图片)

随着中央提出了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全社会吹响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身为共产党员的刘入源更是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主动挑起重任,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谁家缺资金,他担保贷款;谁家的羊该打疫苗了,他第一时间进行技术指导;谁家的羊该出栏了,他第一时间帮助联系销路;他还加入自治区残联的“残疾人阳光扶贫项目”,承诺一年带领100名残疾人致富。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做到第四期,已成功带领几百名残疾人脱贫致富……

在此期间,刘入源不断思考尝试,渐渐地摸索总结出“自主经营”“托管代养”“入股分红”等产业扶贫“三大模式”。通过“自主经营”,让贫困户全程在公司指导下自主发展山羊养殖获取利润的最大化;通过“入股分红”模式,让贫困户直接将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公司就可以获取固定的利润分红;通过“托管代养”模式,让贫困户通过“联户寄养、利益共享”的办法获取比“入股分红”更大的利润分红。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813户贫困户实现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曾经的贫困户现在很多已经成为当地养羊大户,家家盖起了小楼,日子越过越红火。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乡亲们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探索成功产业扶贫“三大模式”后,刘入源继续冲在前、干在先,把培育产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采取“村集体投入资金建基地、公司投入技术并负责经营管理、村企共同持股共负盈亏”的办法,建立“村企合作”基地,实行“村企合作”,将产业扶贫“三大模式”拓展为“自主经营”“托管代养”“入股分红”“村企合作”等减贫带贫“四种模式”,将养羊经验复制到养鸡、肉鸽、鹌鹑、菠萝蜜种植等行业,新建立起了桑葚、内循环高密度养鱼、肉鸽养殖、柠檬种植等30多个“村企合作”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条致富带头人创业带富示范群,帮助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保值增值,共吸纳29个贫困村以提供服务的方式与公司合作,累计给村集体经济分红250多万元。

“老手”引路,斗罢贫困又出发

“要让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刘入源说。这些年的养羊经历,让他深切体会到,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

为此,刘入源分别在博白县旺茂镇及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分别投资8000万元、5000万元建设标准化养羊基地,建设冻库项目、完善“养殖-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他创办的种羊场总面积已拓展到1202亩,拥有努比亚种羊5300多头,存栏肉羊2100多头,草场710亩,实现年产值3280多万元,产业规模及效益均实现“倍增”,成为乡村振兴的榜样和标杆。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新号角吹响了。我有信心,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再立新功。”刘入源告诉记者,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采写 |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小青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