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阴性草缸中的动植物活体
总述
在具备本文上一部分中讨论的基本硬件素材和养殖知识后,新草友需要对阴性草缸中动植物活体的性质有基本的了解。动植物活体是阴性草缸中饲养与观赏的主体,是阴性草缸总体景观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本部分将主要讨论阴性草缸中动植物活体的选购,饲养和维护方法,并介绍一些适合新草友养殖的阴性植物品种。希望能帮助新草友辨别优劣,挑选适宜的生物品种。
阴性草缸中的动物活体篇:
本篇中讨论的动物活体仅指养殖者在阴性草缸中有意与植物共同养殖,起到装饰装点的观赏性作用或用以清除藻类和一些有害生物,起到工具性作用的动物活体。新草友在决定饲养某种动物活体之前对,应当对该品种的基本习性特征作最基本的了解,不能只通过观感随意进行选择判断,亦不能只听信奸商的一面之词。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进行决断。在饲养过程中善待每一个活体生命。
由于lz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限制,lz对阴性草缸中动物活体的具体品种的喂养,病害防治,繁殖等技术了解不多。暂时无力按品种一一进行分析。此处只对阴性草缸中常见的观赏鱼与工具鱼虾的一般选择与饲养原则进行简单地总述。日后lz若对此类动物有更多的了解,将补充完善这一部分的内容。
I. 反向列举:
此处列举几类常有新草友放入草缸里,但实际上不适合草缸饲养的动物,请草友们注意:
1.金鱼,草金鱼,锦鲤,鲫鱼等具有显著草食性质的鱼类
2.三湖慈鲷以及其他适宜在偏硬偏碱性水体中生存的鱼类
3.食土鲷,大型异形,鼠鱼等喜好翻动底泥的鱼类
4.适应生活在汽水域(具备一定盐度的水体)中的鱼类:如各种汽水域河豚,金鼓等
5.龙鱼,地图鱼,鹦鹉鱼,七星刀鱼等大型肉食鱼
7.任何鳌虾,螃蟹等具有较强的捕食性的甲壳类动物
8.所有两栖爬虫类生物,比如龟类,水蛇,蛙类和其幼体,蝾螈(六角恐龙和娃娃鱼属于此列)
9.具有捕食性的水生昆虫:如蜻蜓幼虫,龙虱等
10.适应在较高的水温中生活,与阴性植物喜好的水温范围不相符合的鱼类。如七彩神仙鱼等
II. 观赏性鱼虾的选择与饲养
新草友在选择饲养在阴性草缸中的观赏性鱼类时应当综合考虑水体大小,动物性质等因素。且应当尤其注意控制动物活体的数量,由于一些阴性植物对水体清洁度的要求较高,加之草缸采取的滤筒过滤方式在过滤能力上的有限性。阴性草缸动物活体的数量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缸体应该更加受到限制。根据lz的个人经验和观察,新草友之中时常会产生通过提高缸内动物活体的密度以增加水体中肥力与CO2含量的想法。但事实上方式这一并不可取。当水体中的动物数量超过水体的生物承载范围时,这一水体内的诸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平衡将被打破,水体的性状将会恶化。最终使得其中的动物活体无法正常生存。
Lz个人认为阴性草缸中的观赏性动物在构成整体景观的诸元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补充性作用,较低密度地散养观赏鱼类不仅有利于减小水体中的生态负担,保障动物活体的正常生存,同时也较为具备观赏性。个人较为推崇在阴性草缸中低密度散养适应弱酸性软水水质,具有一定集群生性,基本不摄食观赏植物的脂鲤科,鲤科,鳉科或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中小型观赏鱼以及一些具有相似性质的观赏虾。以lz的个人实践为例,个人在180x60x60的较大水体中仅散养了50尾三角灯鱼和10尾龙须灯鱼。在150x60x60规模的水体中仅散养了8尾秘鲁神仙鱼,在90x45x45的水体中仅散养30尾红绿灯鱼。
新草友在在阴性草缸的环境中饲养时观赏性鱼虾应当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在挑选鱼虾活体前应当对饲养的动物性质有所了解,选择适合养殖在阴性草缸中的动物及饲养密度。
2. 在挑选鱼虾活体时应当按照动物的性状挑选健康,有活力的活体。根据lz的个人经验,新草友应当避免挑选外观上即具有明显病变特征,表现出不正常亢奋疾游,不正常沉底不动等不良反应;饲养的缸内有明显用药迹象(如水体呈现出不正常的黄,蓝,紫,绿等颜色,带有不正常的气味)、饲养的缸内有传染性疾病迹象的动物活体。
3.在日常饲养的过程中应当根据饲养的动物性质营造适应的环境,适量投喂饵料,适时更换水体。避免有机物对水体生物化学性质的不平衡影响。
4.当动物活体出现疾病时,应当注意隔离治理,尽量避免在草缸中投放药,盐。以免引起草缸中生态平衡的紊乱。
5.由于长途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诸不可预料因素直接影响动物活体的生存率,新草友在隔地隔时选择动物活体时应当尤为关注运输方式的问题。
III.工具性鱼虾的选择
在阴性草缸的日常养护过程中出于生物防治藻类或淡水螺类的需要,新草友们可以选择投放一些具有较强的摄食相应目标生物能力的动物活体。常见的,适宜阴性草缸饲养的除藻动物主要包括以下数类:
1.大和沼虾,黑壳虾及黑壳虾的一些人工改良品种(极火虾,黄金米虾等),樱花虾,秀丽白虾和我国原生的一些淡水沼虾等可以适应弱酸性软水环境的虾类。此等虾类具有摄食藻类和动物尸体的能力,在阴性草缸中可以发挥较强的工具性作用。在条件适宜的阴性草缸中,原生于淡水环境中的此类虾类一般能较为健康的生存并繁殖。但具有洄游性的大和沼虾不能在阴性草缸的淡水环境中完成繁殖过程。但根据lz和其他草友的实践经验,这些淡水虾类对于水体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对环境要素变化的抗性较差。因此新草友们在将淡水虾类入缸和日常饲养的过程中应当更为谨慎。
2.黑线飞狐,小猴飞狐等穗唇鲃属的小型鱼类。此等鱼类为杂食性鱼类,在饥饿时具有摄食黑毛藻的食性,能对这一藻类进行有效的生物控制。
3.一些小型异形鱼以及属于鲇形目的小精灵鱼。此等鱼类具有吸盘状的口部结构,喜好摄食附生在石木玻璃等无机固体表面以及较硬的水草叶片的藻类。
4.苹果螺,黑金刚螺等可以在弱酸性淡水环境中生存的螺类(据说在较为酸性的水体中此等螺类容易出现外壳破损甚至死亡的现象)此等螺类喜好摄食附生在石木玻璃等无机固体表面以及较硬的水草叶片的藻类。黑金刚螺等一些原生于汽水域的螺类在阴性草缸的弱酸性淡水环境中无法完成繁殖过程,但苹果螺可以在淡水环境中繁殖并基于其雌雄同体的性状产生大量后代。
5.此外旁皮鱼,玫瑰鲫,樱桃灯,一眉道人鱼等一些具有较高观赏性价值的杂食性中小型鱼类在饥饿时也会摄食一些水体中的藻类。但实际上此等生物并不偏好摄食藻类,对阴性草缸中藻类的生物控制能力有限
此外,常见的,适宜阴性草缸饲养的除螺动物主要包括能在弱酸性软水环境中生存的小型河豚“巧克力娃娃鱼”及具有类似属性的河豚鱼品种和“杀手螺”等一些钉螺属的肉食性螺类。此类生物可以有效地捕食缸中的草螺,扁螺等影响观赏的杂螺。
阴性草缸中的植物活体篇
阴性植物活体是阴性草缸景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本文讨论的核心。本部分将首先总述阴性草的选择与转水问题,随后将按照简单的生物学分类方式,介绍一些常见的阴性草品种,并按品种对这些阴性草品种选择,养殖与繁殖的过程进行简要的介绍。
水上叶与水草种子的迷雾:阴性草的选择与转水篇
目前的市面上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大量的水上形态的植物。根据其来源和可水下化的程度,市面上出现的水上阴性植物一般可以分为下文所述的三类。从保证存活和维持外观性状的两个角度分析,新草友对于不同类别的“水上叶”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
第一类水上叶——人工培植的水上植株
基于提高植物生产效率,控制栽培和养殖成本的需要,市面上大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常见水草(包括常见的阴性草和各类阳性有茎类草)都是通过组织培养炼苗,在温室大棚环境下批量水上培植的产物。常见水草的水上叶与水中叶在形状,颜色,质感,厚薄程度等方面依品种不同或多或少可被非专业的一般水草爱好者通过简单的直观观察感知到。
除此以外,对于新草友来言最简单而直观判别水上叶的方法是:任何在市场上出售的,放置在塑料盆,桶中,只有砂质地基或没有底基的缸体中,带有塑料箩筐,烂棕榈皮片以及用海绵,石棉或其他任何类似物品包裹根部的植物和成片的完整草坪草,放置在塑料杯中成小片出售的植物,固定在黑色基质上的坨草有极高的几率是水上叶;叶片蜡质感明显,厚度较厚的植物通常是水上叶。对于一些常见阴性植物水上叶与水下叶的简单判别方法,lz将会在下文中分类简要论述。
从保证存活的角度看,此等水上植物通常具有较好的人工环境的适应性。对于可以确定是大棚生产,水上培植的常见苔藓类,蕨类,水榕类,椒草类,辣椒榕类,皇冠草类等阴性草来言,此类植物经过入缸前正确的处理后养殖在条件较为适宜的环境中通常都能逐步顺利完成水下化的进程,适应的进程中通常不会发生过于激烈的不良反应。最终绝大多数的个体可以实现长期稳定的沉水养殖。新草友可以参照后文中对植物的具体介绍,挑选外观较为健壮,无明显腐化,白化或其他明显不良现象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常见阴性草品种培植,正常种植在适合的环境中无需经一步特别对待就会有较高的转水成功率。
从维持外观性状的角度看,由于多代人工培植的有意人为选择,组织培养技术下产生的植株在先天生物遗传性质上的高度一致性和人工培育环境的相似性。同一栽培学意义上的“品种”的植物在稳定的环境中转为水下,经过长期养殖和除水上叶和水下叶之间性状固有的本质差异和之后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极少量变异外,其外观性状将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新草友基本上在培养前即可对其水下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将呈现出何种株型,叶型,叶色等简单外观性状作出预期判断,从而选择自身需要和喜好的植株。
第二类水上叶——来源于自然环境的野生水上形态植物
基于引进新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的需要,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从世界的热带,亚热带自然环境中采集后直接销售的野生的,且事实上可沉水养殖的植物。常见的此类阴性植物包括各种苔藓类,实蕨属,星蕨属,膜蕨属,脉蕨属,辣椒榕属,椒草属,其他类似的天南星科植物以及其他野生的可沉水养殖的植物。
从保证存活的角度看,野生的可水下的阴性植物多具有前期脆弱性和后期稳定性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此类植物在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损伤,且由于自然环境与人工养殖环境在各类理化性质上的差异较大,在进入缸体后的初期相较于稳定的人工环境中批量工业化培植的水上植株可能会表现出更明显的脆弱性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相当比例的野生植株在进入人工环境的初期会出现生长停滞,部分叶片破损,部分根茎损伤甚至直接死亡的现象。但相应地,野生植株在初步适应人工环境后由于其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育过,通常具有较为发达的基础组织。(例如一些蕨类和一些天南星科水草的横状根茎)在长期养殖的过程中其自我修复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生长繁殖性能多强于人工培养的植株。需要注意,lz以上对可水下野生植株性质的讨论仅是一种基于商品特征的一般盖然性的分析。实际上不同的可水下阴性植物野生植株对人工环境的适应程度因品种和具体个体的不同差距很大,需要具体品种具体分析。新草友在选择购买植物时,从促使其存活的角度上看,应当首先对该品种或至少其相似品种的性质具有初步的了解,从而便于评估与判断该种植物在自身环境中转为水下叶并长期沉水存活的几率,在挑选时注意关注植物一些重要的特征,在转水的过程时可能要依照植物品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这一问题,lz在下文的分述中将分品种简要提及。
而且从直观经验的分析上看,在同一稳定的人工环境中更长期的培植(以数年为单位)以后,同一品种,组织发达程度相似的人工培育植株和野生植株都将对人工环境条件的变化表现出高度趋同的耐受程度特征。
从维持外观性状的角度看,由于很多野生植株的品种界定不明,很多具备相似外观性状,被归为同一“品种”出售的野生植株商品很可能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同一品种。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自然可能产生与某一确定的“品种”完全不同的性状。即使在生物学意义上能确定为某一“种”的前提下,由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在理化性质上往往具有相对较大的差异,再加之自然环境中生物遗传性状的高度复杂性,野生植株在人工环境中的性状往往表现出差异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一般爱好者难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对品种的初步了解预见到野生的水上植株在转水和人工环境的长期生长过程中将呈现出何种株型,叶型,叶色等简单外观性状,而这类不确定的外观性状因素却往往成为商家炒作的对象。在椒草,椒榕等植物的选购与养殖中,这一问题将尤为突出。希望新草友能在决定购买相应植株,追求特定性状之前对此加以考虑,合理预期,理性对待阴性草养殖。
此外lz认为草友们在采集,选购与培植野生的可水下阴性草时更应当关注我国国内法律法规和参与的国际条约是否已对相关品种的采集,购买,运输,养殖,销售以及涉及进出口的其他相关行为作出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以免触犯法律。
第三类水上叶——不能沉水养殖的水上植物
此类水上叶是商家出于欺诈的主观故意或因为本身相应常识的匮乏而出售的一些不能适应长期沉水生长的陆生或挺水植物。此类植物中的一部分可能在沉水的环境中一定时期内不发生外观的显著变化,甚至在初期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组织。但在家庭养殖的一般条件下,此类植株最终不能完成或者极难完成水下化的过程,无法转为沉水生长。随着沉水时间的推移,此类植物的新陈代谢将逐步减缓并停滞,植株体最终死亡并最终被微生物分解。以下为一些市面上常见的,但实际上不能长期沉水生长的植物表:
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及其近似品种
凤尾蕨属(Pteris L)下的各品种
注:此类植物并非水族意义上作为商品名的“凤尾蕨”,后者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实蕨属植物,不知为何被冠以了这个极易混淆的名字。因此在我国的原生环境中采集水族意义上的“黑木蕨”或“凤尾蕨”的尝试应该是无法成功的。
注2:不排除该属的部分品种在水质很软,水体非常稳定的条件下有长期沉水生长的可能,但目前lz还未看到出现水下稳定的成株的记录。Lz实验过数次不同种类的凤尾蕨属植物的水下养殖,最多推进到植株水上叶片逐渐凋亡,产生一些疑似水生的半透明小叶之后就出现叶片无法展开,植株形成代谢停滞并最后凋亡的现象。
巢蕨属(Asplenium L)的植物
狼尾蕨
肾蕨属的植物
铁线蕨属的植物(Adiantum L. )
卷柏属的植物(以“珊瑚蕨”为代表)
石松科的植物(奸商出售的“鹿角榕”即属于此类)
菖蒲属的植物
关于“水草种子”:
当前的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标榜可以快速成景的“水草种子”。但事实上在完全沉水养殖的状态下,很少有水草能通过种子繁殖的方式产生新植株。水草水上植株产生的种子在沉水状态下培育的难度也非常之高,奸商出售的这类“水草”种子实际上多为无法长期在沉水状态下生存的陆生草本植物的种子,被奸商冠以各种植物的名称后出售,其中不乏借常见观赏植物之名而生荒谬的现象(例如蕨类,苔藓类植物根本没有种子可言,最近较为盛行的“矮珍珠”“小对叶”种子实为陆生灌木类植物的种子)。此类种子在沉水的环境下大多无法萌发,少数可萌发的种子暂时产生的植株在沉水的状态下也难以长期生存。水体中这些植物种子和不能适应水中生活的植株在水中腐败分解的过程会导致水质败坏。且奸商时常会对这些植物种子进行染色处理,经过劣质颜料染色的种子放置在阴性草缸的水体中同样会释放污染生态环境的有毒物质。新草友应该主动远离这类所谓的“水草种子”。
“转水”概念之辩:
在水族造景的语义范围内,“转水”一词应当包括以下两种含义:
1.“转化为水中植株”之意,指将实质上可进行长期沉水养殖的植物的水上株浸没于水中,使其逐步产生适应沉水环境的新组织或器官,转化为水中植物的过程。这一过程适用于上述的第一,第二类水上叶转化为水中叶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水族语境中的转水指这一含义。对于每类植物转为水下叶的具体方法,lz将在后文中分品种进行论述。
2.“水体环境发生转化”之意,指将沉水生长的植株从一定的水体环境转移到另一个水体环境中并促使其适应的过程。此处的水体环境应当从相对意义上理解,不仅限于封闭的水族缸之间的转换,也包括从野生环境水体到某一水族缸水体中,从某一水族缸的部分移栽到本缸中的另一部分。所有常见的可水沉植物在发生环境转换(例如翻缸,移栽)时都将经历一定的重新适应的过程。依照植物品种之不同,其对于新水体的适应能力与适应速度有所差别。对于常见的阴性草品种而言,狭义上的蕨类(实蕨属和膜蕨属,瓶蕨属为主的蕨类)和天南星科的椒草属,辣椒榕属及类似的天南星科植物在环境发生转化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在水体环境转换的过程中易由于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出现破叶,掉叶,腐叶,黑叶等直观可见的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植株死亡。新草友在处理此类植物时应当尤为注意。本文将在下文对其进行简要的讨论。
一张阴性草植物表:
下面是一张lz前后在光源使用国产杂牌日光灯,偏弱白光,仙土底基,无co2,较软微酸水,少量外添肥料,水温常年23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养殖可以正常全水下生长繁殖,植株健壮叶片颜色正常(但生长速度可能比较慢,辣椒榕和部分发色植物可能发色不是很艳丽)的一张易养阴性植物表,希望可以帮助新草友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植物养殖造景。
以下的植物大部分lz至今仍然保有,一部分因为造景调整或者生长过于迅速已经赠送给其他草友。一部分因为各种意外不幸死亡。其中一些死于意外的稀有植物品种尚未来得及留下自己拍摄的图片就灭失了,之后也再难获得,非常遗憾。
受lz的知识水平所限,以下的植物名称多难以提供规范学名,以水族语义上通用的商品名为主。对于一些通过在我国南方地区野采获得或获得时无法定名定种的品种,lz尽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请教权威人士对其界定到属,勾勒出大致的面目,不规范地借用某属sp的形式对其命名。对于实在无力鉴别的植物,lz只能姑且称之为“不能定名的某物”,如日后知晓其名,将补充修正。
注:像宫廷这类无CO2叶片会萎缩,下部掉叶,松尾,大宝塔,红绿菊这类无CO2掉叶严重的植物,虽然可以在上述条件的阴性草缸中存活。但由于表现不佳不列入下表。
各种水族狭义上的蕨类:黑木蕨,凤尾蕨,青木蕨,三叶蕨,多种表现类似三叶蕨的实蕨sp,果露蕨,团扇蕨,越南脉蕨,迷你黑木蕨,顶果膜蕨,2种广东原生不明脉蕨属植物,云南原生不明类膜蕨植物,海南原生类似某种团扇蕨的不明膜蕨,海南原生某种脉蕨属sp,单片假脉蕨,奥鲁羊齿蕨,蕗蕨,瓶蕨,华东膜蕨,马来产膜蕨sp,某种广西原生不明类膜蕨植物,疑似阴湿膜叶铁角蕨的某草,某种疑似南海瓶蕨的瓶蕨属sp,印尼产脉蕨属sp,热带瓶蕨,新喀里多尼亚产乌毛蕨属SP,数种不能定名的原产于东南亚各地的实蕨属SP和膜蕨属SP,不明南美圆叶瓶蕨属SP,厚边蕨属sp,据说是某种藤蕨科下怪蕨近亲的不明品种小型蕨,龙尾实蕨,印尼产疑似铁角蕨属sp
铁皇冠类:细叶铁皇冠,阔叶铁皇冠,柳叶铁皇冠,十字铁皇冠,迷你十字铁皇冠,三叉铁皇冠,菲律宾铁皇冠,大锯齿铁皇冠,印尼产迷你锯齿铁皇冠,鹿角铁皇冠,波浪铁皇冠,变异长叶鹿角铁(貌似也叫凤凰铁皇冠),巴厘巴板铁皇冠,丹麦改良阔叶铁皇冠,苏门达腊红色铁皇冠,印尼巨人铁皇冠,小型多叉叶铁皇冠,迷你铁皇冠,不知名类似菲律宾铁的铁皇冠,越南圆叶铁皇冠,断线蕨,某种广西原生皱叶星蕨(疑似铁皇冠),某种叶片光滑的广西原生星蕨(无纹铁皇冠?),提米卡星蕨,婆罗洲产白线铁皇冠,埃尔讷古勒姆产圆叶铁皇冠,巴布亚新几内亚产红色铁皇冠,泰国红色铁皇冠,槟榔屿洲产铁皇冠,大旋叶铁皇冠,据说是tropica公司改良的“迷你菲律宾铁皇冠”。
各种moss:大小三角,柳条,松茸,垂泪,火焰,珊瑚,大灰藓,大羽藓,某种类似波叶珊瑚苔的片叶藓,怪蕨(其实是类似苔藓的特殊蕨类),鹿角苔,大鹿角苔,翡翠珍珠苔,暖地大叶藓,某种型似垂泪moss的云南原生灰藓属sp,某种广西原生大叶藓属sp,羽苔属sp,翡翠,大凤尾藓,小凤尾藓,拉链凤尾藓,美凤,玫瑰苔,大,小葡灯藓,赤一位藓,地钱苔,翡翠鹿角珠珠苔,山墙藓,数种纽口藓属苔藓, 某种柳叶藓属的苔藓(奈米moss),异萼苔属sp(蝴蝶moss),某种疑似湿地藓属的广西原生苔藓
各种普通椒草:火烈鸟,黑菠萝,红菠萝,绿菠萝,黄底虎纹,越南红,豹纹蛋,泰国金椒,桃叶椒,绿色型浪琴椒,巨蛋椒,红线叶,迷你马椒,卡帕斯椒,虎纹盛翠,朱红盛翠,绿盛翠,泗里深色型圣翠,迷你圣翠,紫艳圣翠,98思维椒,园叶思维椒,紫椒马塔肯西斯,绿菲露,紫红菲露,亚齐,无纹西瓜,细纹西瓜,迷你椒草,洪都罗伊,红线椒,缎带椒,气泡椒草,绿温蒂椒,咖啡椒,绿温蒂改良“变色龙”椒草,双色椒,威斯理椒草,沼泽虎纹,金线椒,卡帕斯椒,咖啡椒,“黄花”柯达椒,紫线阿芬椒,某种偏棕色的阿芬椒草,黑阿芬,杰克森尼椒,武吉知马紫色桃叶椒,凤梨椒,优诺椒,斯里兰卡彩叶椒,越南银灰,达维帝,尤伊椒,紫花椒,箭竹椒,舌头椒,诺丽椒,祖卡利红,森林之花,红阿比达,泰国白椒,格里芬椒,新普普椒,
少量不求好发色的练手辣椒榕类:
LZ手中的椒榕绝大多数为本地商家处购买的廉价的散装野生株自行转水,少部分是从草友处得到的水下株。名字主要由商家提供,除了一些外形特征特别明显的以外不能完全确定,基本处于半发色状态
布朗尼蓝,小叶紫,玉,幻影,据说是布朗尼红的某草,据说是布朗尼海伦娜的某草,据说是布朗尼凤凰的某草,据说是布朗尼紫的某草(有草友鉴定说不是,就称其为无名紫吧),紫伞,三色,红粉佳人,紫色旋律,赫尔墨斯,黑骷髅,深灰,超级蓝,闪蓝,珍珠灰,银灰,紫罗兰,红盖亚,金属兰,木卡卡,巨人,苦艾酒,西加里曼丹,柯达岗,圆叶柯达岗2型,针叶米拉维,闪电4,巴黎,瀑布之王,尤利西斯,银粉,恩提空,条纹,红天蝎座,赫托准托斯,火烈鸟,重金属,冥王,蓝绿,赛波利斯,紫金,新当,红柄,光芒4,黑闪电,火凤凰,彩虹冰霜,亥伯龙,库拉卡里2,泄湖(严重存疑,感觉不对劲),蓝天鹅绒,无名迷你型,凝蓝,疑似被冠名“柳叶刀”的某种莫特型辣椒榕,疑似“凝蓝”的某种莫特型辣椒榕,某种混在黑骷髅野猪里生出的,叶表呈现灰绿色的大型无名莫特辣椒榕
类似椒榕的其他天南星科植物:
s属蓝喉,某种水下叶呈深咖啡色的S属,据说是p属芋榕的某两草(存疑,对Piptospatha一词得到的资料过少,有资料把其指向辣椒榕属),据说是f属天鹅绒的某草(类型存疑,有资料将其指向千年健属),某2种a属兰榕,某种紫色型l属芭蕉草,某种红色系l属芭蕉草,某种绿色系l属芭蕉草
各种水榕:小榕,黄金榕,巴榕,咖啡榕,硬币榕,白榕,吉莉榕,星辰榕,大理石白斑榕,奥利榕,三角榕,箭榕,拟箭榕,钢榕,纳米比亚钻石榕,加蓬水榕。
皇冠草与其他大型水草:宽叶,窄叶龙鞭,网草,大卷浪草,硬叶浪草,印度红硬叶浪草(弱光下显色较差),疑似09伊瓜苏的深绿撒旦皇冠,疑似06的深绿撒旦皇冠,小懒人深绿皇冠,贝里塞斯深绿皇冠,绿象耳皇冠草,某新叶发红的不明皇冠草,青旦皇冠草,针叶皇冠,螺旋皇冠,红海带草,东方美人皇冠草,胡椒皇冠草,乌拉圭皇冠草,紫红皇后皇冠草(弱光下显色较差),红旦皇冠草,三色皇冠草,青荷根,四色睡莲,红虎斑睡莲,香蕉草,泰国迷你睡莲
其他生物学上的广义蕨类和其他高等植物:天胡荽,牛毛,日本箦藻,越南红箦藻(弱光下显色较差),日本珍珠草,数种水兰,香香草,羽裂水蓑衣,大柳,汤匙萍,爬地矮珍珠,泰国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