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而上,一路重山复水,曲径通幽,绿树掩映中,南安蜜蜂科技小院就坐落于此。
“别看院子小,这里面可有大文章!”福建农林大学蜜蜂研究所所长周冰峰教授说。近年来,南安市积极探索生态富民发展新路子,大力发展林下养蜂产业。2022年初,福建南安蜜蜂科技小院挂牌成立,作为建立在田间地头的蜜蜂研究院、蜜蜂养殖技术推广和培训基地,成为服务“三农”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台。
“推动高校的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把科技火种留在生产一线,打通科技传播‘最后一公里’,用技术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周冰峰介绍道。
农民解忧“及时雨”
一大早,泉州市南安市向阳乡向阳村暖阳微风,静谧悠然,走进南安汇甜蜂业家庭农场,整齐摆放着的蜂箱加盖了御寒的保温板和雨布,时值仲冬,空中偶见一两只蜜蜂飞舞,一改往季喧嚣。
“以前,我们养蜂用的是父辈留下的土方法。”家庭农场负责人吴攀峰一家四代人,已经养了五十多年的蜜蜂,长期以来受限于传统养蜂模式,饲养规模一直难以扩大,“平常要了解蜂群健康状况,查看蜂蜜采集情况,大多会打开每一个蜂箱进行检查,最多时饲养100群蜜蜂,已经力不从心了。”
“在科技小院周教授帮助下,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革,现在施行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中华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养蜂数量由原先的不足100群发展到近2000群,年产蜂蜜30吨!”吴攀峰欣然道。
一对一、手把手帮助农户更新技术,南安蜜蜂科技小院常年开展科技服务活动,通过零距离对接、零时差指导、零门槛服务、零费用培训,带领着农户不断从“土办法”养蜂,到“科技”养蜂。
“技术好懂,但推广是难题。”周冰峰教授坦言。他举例道,要提升蜜蜂繁殖率,就要从蜂种优育入手,筛选出寿命、体型、抗病率更强的蜂王,淘汰掉产能落后的。“这好好的蜜蜂,都是心血啊。”农户养蜂也有感情,都舍不得。
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周冰峰教授带领着专家、科技人员和福建农林大学师生,扎根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几年,科技小院为养蜂户们解决了蜜蜂养殖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难题,能力“看得见、摸得着”,农户也渐渐打消了顾虑,科技小院则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
“越夏前阶段中蜂蜂群见卵不见虫,封盖子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用了药,养殖的蜜蜂还是大量死亡,怎么办?”
“如何提高蜜蜂的品质和产量?”
……
现如今,科技小院专家团队和师生到农户间“问诊”,蜂农们对着“药方”养蜂,越来越多人酿出林中“甜蜜”事业。
产业创新“试验田”
打开蜂箱,抽出蜜脾,轻轻一刮,满满的蜂蜜晶莹剔透,清香诱人。“养蜂秋繁结束,现在要准备越冬工作,要检查蜜脾,调整好蜂群状态。”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研究生,做起这些农活,谈起“养蜂经”,已经十分熟练。
自从来到科技小院,学生们每天都在和蜜蜂打交道,跟踪生长、做实验、分析数据、开展科技服务、记录日志,样样不落下。“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把蜜粉源种类与分布摸透,运用中华蜜蜂优质蜂蜜生产技术,帮助当地农户把蜜蜂养好,卖好!”学生们满怀信心地说。
近年来,南安市将养蜂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及优势主导的林下经济产业重点打造,努力探索生态富民发展新路子,研究好蜜蜂在山区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养殖就成了科技小院的一大重要课题。
“将技术进行‘本土化’,做好落实!”以小院为载体,科技小院在南安市推广应用中蜂产业技术体系中的6项先进技术,弥补传统养殖技术的不足,打通了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带来的蜜蜂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能改变传统养殖规模小的缺点,最终让养蜂实现机械化水平。”周冰峰教授说道。
此外,因为传统蜂农对蜜蜂病害的认识不足,容易滥用药物,最终导致养殖蜜蜂大量死亡。为此,小院团队还带来了中华蜜蜂健康养殖技术,从蜜蜂发育和防疫措施两方面,帮助改善向阳乡蜜蜂病害情况。“在生产一线,看到我们科研成果转化后,农民有了收获,我们也打心里高兴。”学生们感慨。
以科技求突破,向科技要产能。现如今,南安蜜蜂科技小院入驻的专家共13名,入驻研究生6名。2022年以来,完成研究课题30个,专利已申请2项;正在申请专利2项;植物新品种权1项。
农户致富“新希望”
“蜜蜂产业看似是小产业,但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周冰峰介绍,“养蜂是投资小、见效快、不争粮(肥)、不占地,平川山区都可发展的养殖业,具有很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向阳乡人均收入偏低,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但境域内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优越,植物丰富多样,发展蜜蜂养殖及蜂文化产业优势得天独厚。
“通过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做好一个小院、带动一个产业、辐射农村一大片。”据介绍,南安蜜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提高蜂农养蜂水平,提升蜂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蜜蜂养殖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蜜蜂蛹期死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在小院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蜂农学习热情高涨、踊跃提问,教师授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学习氛围十分浓厚。蜂农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提高了养蜂认识,强化了养蜂技能。
涉水穿林,在蜂场里,检查蜂群,献计出策;进村入户,细心讲解,技术要点,直接到人;大街小巷,宣传科普,绘声绘色,蜜蜂知识,深入人心……2022年以来,科技小院新建科普宣传栏6个;开展科普宣传20次;建立示范区15个;示范面积5000多亩;辐射面积1800平方千米;受益农民151.75万人;开展技术服务185次;印发《闽南中蜂规模化养殖管理技术》《闽南中华蜜蜂健康养殖技术》《闽南中蜂优质蜂蜜生产技术》等各种科普资料8000多份。
科技小院虽小,却孕育着广袤乡村的美好未来。科技小院有关负责人面对下一步工作,表示,“进一步激发科技小院的活力,加强与优质资源的链接,充分发挥县域智库平台功能,提高蜜蜂品质,打造出更加高端的产品,带动更多养蜂户走上致富路。”
《海峡农业》2023年第12期 本刊记者 夏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