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养蚕、蚕丝,相信许多人都会联想到江南、杭州丝绸,人们印象里这些都是南方特有的事物。而在距离市区40多公里的平定县岔口乡铺北村,村党支部书记、平定县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素明却把桑树和蚕“请”到了黄土高坡的山沟沟里。
今年春天,经过市场考察,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20万元在贫瘠的山上种下了100亩养蚕专用的不结果桑树,建起了养蚕厂、试验养殖两季蚕,成功收获约140公斤蚕茧,并委托加工出20多床蚕丝被,每床被子价值1500元至1800元不等。
考察市场坚定投资信心
因当年栽植的桑树桑叶产量不高,所以合作社重点管理了8亩试验田,在7月和9月份养殖两季、4张纸(蚕农通常用“一张纸”计算蚕的数量,一张纸的蚕种大约可孵化3万条蚕)。9月初,合作社开始养第二季蚕,蚕种来自晋城市阳城县。
第一次的蚕种是从南方买回来的,但路途远、成本高,很不划算。梁素明打听到阳城县是全国三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阳城蚕茧”是阳城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远销日本、英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于是他到阳城农户家展开考察,想看看这农民养蚕到底怎么挣钱。他分三次带领村支“两委”、乡政府干部和村民代表去参观、考察。
阳城的土壤、环境、气候和阳泉差不多,只要管理跟得上,在北方特有气候下生产的蚕茧皮厚、蚕丝品质更优,可拉伸1200米至1500米长。阳城县蚕农每户种植1亩桑树通过养蚕就可以创造2000元的净利润,并且种桑养蚕比传统农作物每亩地为农民增加年收入1000多元。在考察中,梁素明还接触了当地一家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的专业公司,从种桑树、养蚕、收购到制作桑蚕产品一条龙服务,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公司董事长带领管理团队已经到岔口乡做了考察,有意愿到阳泉投资发展,带动农民发展养蚕业。
精心喂养积累经验
9月底,在一个新建的厂房里,一排排钢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一盘盘蚕。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忙着吃桑叶,四周特别安静,“沙沙沙”的声音就像失眠患者最爱的白噪音一般,听了让人心绪平稳。养蚕房里电暖气、电暖霸都开着,补充室内温度的不足。梁素明的爱人耿梅在蚕宝宝住的大盘子上挑拣着长得瘦小的“老弱病残”,“把它们放到ICU重点监护”。
耿梅是农村家庭妇女,梁素明创业需要技术人员,耿梅成了最得力的帮手。她在江苏参加了15天的培训,学习内容从培育小蚕、到一至五龄蚕宝宝管理、消毒等技术。耿梅说,养蚕真的挺简单的,掌握好温度和湿度、做好日常消毒杀菌,每天就喂两回桑叶,让蚕宝宝吃饱就行。“老人、家庭妇女都能做,在阳城,蚕农一般一个人就要养一两张蚕。从蚕宝宝出生到结茧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年养三季,忙不了几天。”
耿梅介绍说,蚕结茧后只要在7天内卖给下游厂家就行,或者用最传统的办法煮熟蚕茧,把蛹剥出来,晾干后送去加工蚕丝被。在她的眼里,蚕浑身是宝,蚕蛹有营养,可以直供饭店,蚕沙可以装枕头。这让人不由得想起那首古诗词中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刚开始干,梁素明两口子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的养蚕房将来要做成育蚕室,然后在桑树地里建大棚养蚕。
今年天旱,但梁素明种下的100亩桑树依然成活率很高,管理跟得上的桑树到十月份还长着绿油油的大叶子。桑树成活后蚕农每年都受益,长大就成了灌木,桑树嫩叶做茶、桑树枝回收是培育蘑菇的好基质。“总之无论是桑树还是蚕,浑身都是宝。明年开春继续种桑树,再加种一些结果桑树,将来既可以搞采摘还能做桑葚酒、桑葚饮料。还可以建大棚自己育桑树苗,这一项就能节约许多资金。“种树、养蚕期间,也给合作社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下一步,我们要鼓励老百姓一起干。”梁素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