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促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交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会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在中国渔业政务网等媒体上,就产卵场修复、栖息地修复、增殖放流、生态净水、鱼道构建、外来水生物种防控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开展宣传。宣传暂定15期,每期介绍一种技术。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留言提出宝贵意见,也欢迎推介应用前景广阔的各类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技术概要
(一)工作背景。西洋海笋(sea asparagus)是一种可利用全海水灌溉种植的新型营养保健蔬菜。海水蔬菜耐盐能力极强,适宜在沿海滩涂、盐碱荒地种植开发,对于拓展耕地和节约淡水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部分地区的海水养殖污染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海水蔬菜立体种养殖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海水养殖污染问题,对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原理。海水蔬菜立体种养殖就是海水水面上种西洋海笋等海水蔬菜、下养海参、鲍鱼、虾、贝等水生生物的新型农业模式。海水养殖与西洋海笋等海水蔬菜种植相结合,一方面海水养殖水体为西洋海笋等海水蔬菜提供充足营养,可以减少肥料使用,降低种植成本。另一方面,西洋海笋等海水蔬菜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质,有效降低水中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含量,并且为水生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这种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养殖尾水的富营养化问题,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灌溉水中的含盐量,避免土壤盐碱化,同时还可以提高海产品质量和产量。
(三)技术方法。首先利用传统育种以及转基因技术等改造传统农作物,筛选出耐盐能力达到能够利用海水灌溉水平的海水蔬菜品种。然后开展海水蔬菜品种育苗,并制作海洋养殖定植床。在适当时间将海水蔬菜移栽到海洋养殖定植床上,并将定植床转移到海水养殖水面固定位置,根据技术的不同可分为漂浮栽培床模式和固定栽培床模式。最后做好种养殖的日常管理和海水蔬菜的采收。
(四)工作成效。该技术模式从2017年起在山东威海沿海地区开始实施。试验证实,在海参养殖池水面进行西洋海笋的种植,对于富营养化水质的净化效果非常明显,水体透明度提高。同时,在炎热夏季西洋海笋可有效降低水温,并遮阴避光,有利于海参的生长发育,明显提高了海参产量和品质。
(五)适用范围。西洋海笋作为海水蔬菜开发利用,在我国南、北方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均可以种植。海水蔬菜立体种养殖技术可适用于以上地区的海水养殖区域。
(六)应用前景。西洋海笋等海水蔬菜属于海水灌溉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效,是符合现代人需要的健康食品,未来市场需求将不断提升。我国广阔的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区域为海水灌溉农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空间。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海水立体种养殖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海水养殖污染问题,对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沿海滩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七)相关建议。1.建议养殖搭配品种为海参、鲍鱼、南美白对虾以及一些贝类等活动能力有限的水生生物。对于需要见光的海产品种类,在海笋定植床的选择和水域面积布局上要考虑透光性。2建议根据南北气候特点,充分考虑西洋海笋种殖的茬口安排,特别是移栽的季节等因素。3..探索研究西洋海笋人工湿地种植技术模式,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比如与海洋牧场建设、沿海滩涂修复治理以及工厂化养殖等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