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杨正熙,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人。2012年以来,致力于守护和发展生态农业。2016年,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爱故乡”十大年度人物;201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杨正熙在稻田劳作。
“哞、哞、哞……”清晨,沉睡一晚的洋洞村在一声声牛的叫唤声中醒来。层层叠叠的美丽梯田,在白雾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
迎着朝阳,杨正熙出了门。作为村里的“有牛哥”,到梯田间转转,看看牛棚,看看耕牛,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梯田间有不少生面孔——乡村游的外来客,遛早的、晨练的、爬山的,认识不认识都互相热情地打声招呼。
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是一个拥有一千多户人家的古老侗寨。近年来,在杨正熙带领下,打造成“牛耕部落”,发展起生态农业和农耕文化体验游。古老的农耕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这里的侗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杨正熙察看水稻长势。
辞去公职 走村串寨搜集传统农业物种
高杆芒粳米、胭脂紫米……盛夏时节,走进杨正熙的“黎平种子博物馆”,各种传统的农业物种琳琅满目。这个博物馆,是杨正熙实现“生态农业梦”的一个重要环节。
今年50岁的杨正熙,是洋洞村第一个大学生。1994年从贵州农学院毕业后回乡工作,先后担任县林业局副局长、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
就在很多人都看好这位农家子弟的仕途前程时,他却做出了不寻常的举动:2012年,辞去乡镇党委书记职务,开始走村串寨收集农业物种。
让杨正熙做出这样举动的,源于一次下基层走访。2010年的一天,到一个叫岑卜的村子考察结束后,热情的村民拿一壶酒给杨正熙喝,他当时就觉得那酒特别好喝。
村里人告诉他,这是用一种特殊的米——“高杆小麻红”酿造的酒。这种米的产量不高,用它煮饭并不好吃,主要是用于酿酒。
一年后,杨正熙打算动员群众种植“高杆小麻红”并发展酿酒产业。当他再到这个村子里时,那位种植“高杆小麻红”的老人已经过世,因而再没人种植这个品种,甚至连种子都没有留下。
村民告诉杨正熙,由于“高杆小麻红”用来做饭不好吃,除了那位老人,其他村民并不种植。老人生前也是因为喜欢喝这种酒,所以每年只是少量种植。
“每一颗种子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和价值,是人类先民的智慧结晶。”杨正熙十分痛心地看到,一些古老的农耕文明正在消失。
具有深厚农业情结的杨正熙,决定搜集保存当地一些正在消失的农业物种。为了能专心地做这件事情,他辞去了乡镇党委书记的职务,申请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从此奔忙在莽莽大山,寻找“致富种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杨正熙跑遍黎平和周边县份的900多个寨子,收集260多种古老农业作物品种,其中稻谷品种就有80多种。
为保存保护好这些古老珍贵物种,他东凑西借建起了“黎平种子博物馆”。
风景秀丽的牛耕部落。
打造“牛耕部落” 生产原生态“有牛米”
杨正熙辛辛苦苦搜集而来的珍贵古老农业物种,并不是放在博物馆里束之高阁,而是通过研究,看哪一种适合种植,然后发动周围的乡亲们种植,发展生态农业。
为活化保育这些水稻品种,杨正熙将这些品种中有特色的品种交给有耕牛的乡亲种植。
“紫糯谷”是杨正熙收集的一个特色稻种。2014年,几个农户跟着杨正熙试种,由杨正熙免费提供稻种,每亩地先付300元保证金,收获后稻米以每斤2.5元的价格收购。令大家惊喜的是,当年收获的近3万斤稻谷全部销售一空。
这给了杨正熙发展生态农业极大的信心。2015年,他决定打造“牛耕部落”:说干就干,他在村里成立“贵州有牛复古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种植古老美味的稻谷,并把这种米取名“有牛米”。
“为何叫‘有牛米’?”记者问。
“因为这是使用‘牛草+牛粪+牛耕+放鱼+放鸭’传统方式种植出来的稻米,不用化肥,不施农药,生态环保。”杨正熙嘿嘿一笑。
在一些人看来,传统的牛耕种植模式也许落伍了,但杨正熙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山区小梯田并不适合机械作业,更重要的是,通过牛耕方式发展传统农业,好处多多。
杨正熙介绍,牛不仅可以耕作,还担当除草机、有机肥生产者的角色。田间的杂草与稻草都是牛的食物,喂养一头耕牛,每天需要割两三担牛草。草被割掉后,害虫无藏身之地,田间地角得以免受除草剂之害。
此外,每头牛产生的牛粪,每年可以给6亩稻田供应充足的有机肥。有牛的田地从来都是有机土壤,根本不用上化肥。这种方式没有污染,也不会破坏侗乡的山水,保护绿水青山。
杨正熙将营养价值颇高的10多种水稻,让村民社员种植。目前,“农耕部落”生产10多款农产品进行销售。
为吸引消费者,在农产品包装上,杨正熙团队别出心裁,在每一个包装袋上不仅写明产品功效,还写着一个简短故事,讲述这种农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这种古老物种是如何被发现,又在哪里被发现的。“现在的消费者,看重的不仅是产品本身,同样看重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故事。”经过多年摸索,杨正熙深谙此道。
杨正熙告诉记者,2021年“牛耕部落”种植水稻4000多亩,“有牛米”销售收入达到2360万元,惠及养殖耕牛的“有牛米”种植户680户。
牛耕部落一角。
割草耕田住“牛棚” 农耕文化体验游受青睐
森林、村落、小溪,梯田、牛棚、耕牛,这些元素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太美了,比画还美。”站在山坡高处,在这里度假休闲的游客无不赞叹。
在“牛耕部落”,游客不但可以欣赏美丽的山水风光,还可以体验割草、喂牛、耕田、挖地、捉鱼、织布绣花等农耕生活,晚上还住在“牛棚”客栈里。
洋洞村共有上洋、下洋、岑埂3个村,10个自然寨,住有侗、苗、汉等多个民族,距离县城100多公里,这里虽然地处偏远,但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古老的农耕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杨正熙等人就开始谋划将洋洞村打造旅游景点:通过发展农耕文化体验游,向游客们展现千百年来当地的农耕文明,让游客亲眼见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不过,对于洋洞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游客来了,住哪里?
还是杨正熙想出了办法,不走常规路:不建常规旅馆,而是根据牛耕部落的特点,在梯田间修建“牛棚”客栈,为客人提供食宿。
目前,牛耕部落建有40栋“牛棚”客栈,客栈内各种设备齐全。
为吸引游客,牛耕部落还开展“千牛同耕”活动:在每年的农耕时节,家家户户开田犁耙,山沟里、梯田上、田坝中,壮观的牛耕场景,如一幅古老的农耕文明画卷,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亲临现场参与体验。
除了“千牛同耕”活动,村里的拦路迎宾、琵琶歌展演、耙田比赛、吹芦笙、跳芦笙舞、长桌宴等,鲜活生动地向游客们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来自北京、上海、贵阳等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来这里旅游观光,举行夏令营、亲子游活动等。
“2021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牛耕部落’旅游发展还是不错,实现旅游收入860万元,惠及全村1397户。”杨正熙一脸自豪地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编辑 韦依
二审 刘娟
三审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