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村民当亲人”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安康讯 (记者 陆文杰 通讯员 谭海波)一个农家妇女,凭什么连续当了15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还当选为安康市人大代表?村民的答复是:“她把村民当亲人。”“她把村上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

这位广受赞誉的农家妇女,就是宁陕县新场镇花石村党支部书记陈二玲。

创业致富带头

上世纪80年代末,被一场洪水冲毁耕地的陈二玲,在宁西林业局驻地的菜子坪,搭建起板房,经营小卖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1999年8月的一天,当时的新场乡党委书记杨洪涛,找到陈二玲说,花石村党支部书记要辞职,乡党委希望她能挑起这副担子,收拾这个烂摊子。当年42岁的陈二玲,忍痛放弃了小卖店,举家回迁花石村,担任起村党支部书记。她坚持“三会一课”,很快让村“两委班子”重新焕发了活力。

2000年,国家禁伐天然林。依靠进山伐木、服务林业工人过生活的花石村51户,顿时失去收入来源,各家生活捉襟见肘。心急如油煎的陈二玲,把眼光瞄向外出务工,只要有务工信息,马上和村干部们挨家通知,动员村民外出挣钱。短短几年,花石村外出务工者由最初的不到10人,增加到60多人。

“群众能不能增收致富,干部有责任。让群众干啥,自己先带头,尝试成功才有说服力。”陈二玲说,花石村是猪苓的适生区,村民时常上山挖野生猪苓,何不把猪苓栽培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2001年,她投资5000元,栽培猪苓500多窝,却试种失败,但她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干,直到成功。在她的示范带动下,花石村十有六家栽培猪苓。2003年,全县的猪苓产业现场会在花石村召开。

2013年初,西安海荣集团计划投资9亿元,对花石村进行整村旅游开发。有些村民却对此不理解、不支持。陈二玲反复给村民讲解外地经验,帮群众算经济账。为解开一户村民的心结,她6次登门拜访。如今,花石村整村旅游开发已进入实质阶段,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扶贫帮困的热心人

陈二玲迁回花石村后,为方便群众,继续开着小卖店。但有的村民手头紧,时常赊欠,欠账两年也是常有的事。而她从不抱怨,还免了特困村民的购货款。丈夫阮丛顺说:“别的不说,光五保老人陈世秀,就有2000多元没法要了。”

实行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前,陈二玲照顾了3户五保老人。年近八旬的陈世秀和老伴住在半山坡上,山路崎岖,出行艰难。陈二玲就把粮油生活品给他送上山,家里煮点肉也给老人送去。陈世秀的老伴过世后,陈二玲除送粮油外,还隔天去看一次,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照顾老人整整4年。这期间,她还照顾着冯明秀、赵新才老人。她丈夫在给赵新才老人送粮时,还摔断了胳膊。提及她两口子照顾五保老人的事,村民倪章培说:“亲生儿女也不过如此啊!”

“陈书记对困难户,那是实打实地帮。”村民沈太荣说,杨德贵是特困户,陈二玲和丈夫一起上门教技术,帮他栽猪苓;张世林日子恓惶,陈二玲帮他务工,又借给他5000元发展猪苓;易荣华无钱翻建危房,陈二玲贷款1.2万元借给他,还义务投劳帮他建房……

韭菜坪7户村民住在河对岸,出门过河,艰难危险。2004年,陈二玲和“村两委”争取到便民桥项目,但河这边的人却不愿意义务投劳。陈二玲带头义务投劳,还让丈夫义务劳动。村民们见此情景,也都开始义务修桥。村民们说,“二玲抬石挑沙,和男人一样能干。”

忠实履职的当家人

“二玲做事很公道,我们都很敬重她。”村民倪章培说,她落实惠民政策考虑得比较周全,在评低保等事情上,总是一碗水端平,从不优亲厚友。

但丈夫阮丛顺却颇有怨意:“我成她的专职司机了!”阮丛顺说,她根本就不顾家,倒把谁家闹矛盾,邻里有纠纷看得很重。不管家里多忙,时间多晚,听到这些事她起身就走,家里的事全扔给他了。2013年冬,村民易某的儿子、儿媳吵架。陈二玲深夜接到电话迅速赶去,劝说到握手言和后,凌晨2时才回家。去年7月,村民陈某的自来水管被压坏,与西城高铁工程的运渣车司机发生纠纷。陈二玲先做劝导,再忙前忙后协调赔偿,及时化解了矛盾。“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每次提到家人,这位干练的女强人总是满怀愧疚。从她当上村支书,丈夫就很难吃上一顿热乎饭。就连外嫁的女儿回娘家,也只能跟她打个照面。

“她能连续15年担任书记,是因为她总是把群众大小事都放在心上,把村民当亲人呢。”花石村村委会主任倪忠宝说,夏季一下雨,哪怕是深夜她也要打着手电,挨家挨户打招呼,生怕谁家出事。“党员就得有个党员的样儿,书记就得有书记的作为!”陈二玲说,只要每个党员起模范作用,各尽其责,村上的工作就不难搞。

致富女能手、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陈二玲依靠党性与责任,获得这些荣誉,而村民对她有更多的点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