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名称】:虾稻生态种养技术

技术概述: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紧密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复合种养模式,不仅能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稳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能提高小龙虾和水稻的品质;不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显著。

产量与效益表现:产量100~150千克/亩,产值3500~5000元/亩,效益2000~3000元/平方米。

技术要点:

(1)稻田面积。稻田面积以10~50亩为一个单元。

(2)环沟。稻田内开挖环沟,面积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环沟内种植水草,种植面积占环沟面积30%左右。

(3)苗种放养。8月下旬,每亩放养30g/只以上的亲虾15~35kg;或者4月初前后,每亩放养150~300只/kg的幼虾0.6万~0.8万只。

(4)水质底质。适时调控水位并定期改良底质、水质。

(5)饲料投喂。养殖期间按照“四定原则”投喂饵料。

(6)留种补种。科学捕捞,适量留种、及时补种。

(7)野杂鱼防控。通过进、排水口装密眼网袋、使用茶粕等措施清除野杂鱼。

2.【技术名称】:池塘河蟹“3+5”分段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将河蟹养殖分为3个月和5个月两个阶段并在不同的池塘进行养殖。该技术不仅通过分段式养殖、优胜劣汰实现了蟹种质量可控,而且为河蟹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实现了河蟹养殖过程全程可控。

产量与效益表现:产量100~150千克/亩,产值7000~12000元/亩,效益3500~8000元/平方米。

技术要点:

(1)池塘要求。配备大、小两口池塘或将一口池塘用围网分隔成大、小两口池塘,大池塘与小池塘面积比约为3:1。

(2)水草种植。小池塘11月份种植伊乐藻,大池塘在3月中旬左右种植轮叶黑藻,种植面积为池塘面积的50%左右。

(3)饲料投喂。蟹种进入小池塘后,水温达到8℃就开始投喂;养殖期间按照“四定原则”投喂饵料。

(4)螺蛳投放。大池塘在3月底投活螺蛳100kg/亩,8月中旬投活螺蛳300kg/亩。

(5)蟹种放养。蟹种优先选择亲本规格较大的优质蟹种。小池塘的蟹种在1月前后放养。配备大、小两口池塘的,在5月10日前后用地笼捕捞小池塘的蟹种,将规格大于20g/只的蟹种挑选出来投放到大池塘,大池塘的蟹种密度为800~1200只/亩;用围网分隔成大、小两口池塘的,直接撤掉围网,让小池塘的蟹种进入大池塘。

(6)水草管理。定期割茬,蟹池水草要求顶端始终不露出水面。

(7)水质底质。适时调控水位并定期改良底质、水质。

3.【技术名称】:池塘网箱养鳝技术

技术概述:在池塘内设置网箱,投喂动物性饵料与全价配合饲料的混合料,移植水草,改善网箱内养殖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黄鳝网箱养殖的成活率、养殖产量及养殖效益。

产量与效益表现:产量4~6千克/平方米,产值300元/平方米左右,效益120元/平方米左右。

技术要点:

(1)网箱规格:3.0米×2.0米×1.5米(或1.0米)或2.0米×2.0米×1.5米(或1.0米)。

(2)网箱设置:网箱面积为总水面的40%左右。箱内移植水草,覆盖面积为网箱面积的80%~95%。水草高度不能超过网箱。

(3)鳝种选择:选择深黄大斑鳝或浅黄细斑鳝。

(4)鳝种放养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放养时要求前后3天都是晴天。

(5)苗种规格在15~30克/尾为宜。放养密度控制在1.0~1.5千克/平方米。

(6)做好鳝种入箱后的摄食驯化,投饲坚持“四定”,投喂动物性饵料与全价配合饲料混合的食物。

(7)早晚查箱,越冬期间加厚箱内水草。

(8)病害防治:以中草药和生物方法预防和控制疾病。

4.【技术名称】: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即“跑道”模式)是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通过添加气提式增氧推水和废弃物收集处理等设备,对鱼类排泄物和残剩饲料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在池塘中兴建流水槽,将其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流水槽用于“生态圈养”优质鱼类,而水质净化区套养滤食性鱼或种植水生植物。该技术可实现节水60%以上,总氮、总磷减排80%以上。

产量与效益表现:单槽产鱼1万千克以上,折合池塘亩增优质水产品400千克以上,亩增效4000元以上。

技术要点:

(1)池塘工程化改造:改造原有池塘,建造流水槽(每条槽的规格:长22m、宽5m、高2m,一般每10亩池塘可建一条流水槽)、废弃物沉淀收集池、增氧推水设备、吸污装置、净化池等。

(2)我省主要养殖品种、放养规格和单槽放养量分别为:草鱼,250g,1万尾;斑点叉尾鮰,100g,1万尾;团头鲂,50g,2万尾;加州鲈,10cm,2万尾。鱼种要求经严格锻炼后方可入槽。

(3)科学饲养:饲料建议使用膨化浮性饲料。鱼种下池后进行适应性锻炼和为期7天左右的投饵驯化,每天定时定点敲声音刺激鱼摄食。驯化后,坚持“四定”投饵法,控制鱼吃“八成饱”。

(4)饲养管理:每月使用生石灰15千克/亩·米对水质净化区泼洒以调节水质、杀菌消毒。

(5)要密切关注推水增氧系统的正常运行,由于槽内鱼类高度密集,一旦停机缺氧,后果十分严重。建议配备发电机和纯净氧气。

(6)废弃物收集池内不能有任何鱼的活动,否则集污能力下降。

(7)水质净化区内可设置生物浮床,除投放滤食性鱼类外,不要养殖吃食鱼类。

5.【技术名称】:鳖虾鱼稻生态种养“三高”技术

产量与效益表现:亩产中华鳖60千克左右,大规格小龙虾60千克以上,水稻500千克以上。产值10000元/亩以上,利润5000元/亩以上。

技术要点:

(1)选择水源条件好、地势平坦、保水性好的稻田,面积10~50亩。

(2)加宽加高加固田埂;开挖稻田环沟,环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10%;沟深1.0~1.2米。田埂上建防逃设施,在环沟设置晒台、饵料台并配频振杀虫灯。

(3)在沟内种植水草。水草品种为轮叶黑藻、伊乐藻、水花生等,种植面积控制在环沟面积的1/3左右。

(4)清明前每亩投放活螺蛳100~200千克。

(5)在6月中旬投放鳖种,放养密度在60只/亩左右,规格400~500克/只。在春季投放小龙虾幼虾30~40 千克/亩或秋季投放抱卵虾20~30 千克/亩。6月份在环沟内少量放养鲫、鲢、鳙夏花。

(6)水稻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米质优的中稻品种。栽插时采取宽窄行交替栽插的方法。

(7)根据水稻以及水生动物生长需要适时调控水位。

(8)鳖的饵料以低价的野杂鱼为主;鱼、虾以稻田内的天然饵料为主,适当补充投喂。

6.【技术名称】: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产量与效益表现:产量1500千克/亩,产值3万元/亩左右,效益7500元/亩左右。

技术要点:

(1)养殖池塘:面积5~20亩,水深大于1.8米。

(2)养殖设施:增氧机功率达到0.6千瓦/亩以上;自动投饵机每5亩配置1台。

(3)苗种选择:优先选择“黄优1号”黄颡鱼苗种。

(4)苗种放养:放养寸片或稍大规格苗种;放养密度为1.5万~2.0万尾/亩;套养250~500g规格的花白鲢苗种,亩放150尾左右。

(5)精准投喂:主要养殖期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大规格苗种期的投喂率在3%~8%,食用鱼养殖期的投喂率在2%~3%。根据苗种规格、水温、水质状况及天气情况适度调整。

(6)水质调控:主要养殖期的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定期使用优质的微生物制剂、肥水产品及底改产品调节水质。

(7)增氧机使用及溶氧管理:根据季节、水温及养殖密度科学使用增氧机;池塘的溶氧一直保持在3mg/L以上,每天16小时以上保持在5mg/L以上。

(8)病害防治:调节池塘水质适宜,以提高养殖鱼类的免疫力;控制投喂率以减少消化道及肝胆疾病;以中草药和生物方法预防和控制疾病。

7.【技术名称】:翘嘴鳜池塘主养技术

产量与效益表现:鳜鱼池塘主养,放养当年早期鳜苗,一般每亩可产鳜鱼500千克以上,亩平利润5000元以上。鳜鱼套养模式,一般每亩可产鳜鱼5~10千克,亩增效益可达300元以上。

技术要点:

(1)放养前池塘消毒:在鱼苗放养前7~12天进行清塘消毒。

(2)放养前饵料鱼的投放:鳜苗放养前10~15天培肥水质,选择鲮、鲢、草鱼等其中的一种水花作为鳜下塘时的基础饵料鱼,放养密度为60~100万尾/亩。

(3)放养前池塘水的处理:加注新水至水深1.0m以上,使用氯制剂消毒池水,杀死水中有害细菌和寄生虫。

(4) 鳜苗种放养:一般4.0~5.0cm规格,密度1200~1300尾/亩;6.0~7.0cm规格,密度1100~1200尾/亩;9.0~10.0cm规格,密度800~900尾/亩。

(5)饵料鱼配套养殖:鳜主养池与饵料鱼配套池面积比为1:2~4。5~6月用本地鲢、鲫、草鱼作为饵料鱼,其它时间段以广东麦鲮作为饵料鱼,麦鲮养殖密度50~100万尾/亩。

(6)水质管理:每3~5亩安装1.5kw增氧机一台;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或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7)鱼病防治:苗种下塘前浸泡消毒;鱼种阶段重点防治寄生虫疾病;8~9月份重点预防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

适宜区域:全省所有精养池塘。

技术依托单位: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主要技术负责人:曾可为

8.【技术名称】:池塘“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将主养鱼类圈养在圈养桶内,通过圈养桶特有的锥形集污装置高效率收集残饵、粪污等废弃物,废弃物经吸污泵抽排移出圈养桶、进入尾水分离塔,固废在尾水分离塔中沉淀分离、收集后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去除固废后的废水经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后再回流到池塘重复使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 “零排放”。

产量与效益表现:精养池塘单产可达1万斤/亩以上(按1亩池塘安装4个圈养桶折算,下同),年产值12万元~16万元/亩,纯利润4万~8万元/亩;提升池塘养殖容量5倍。单位劳动力产能提高,方便捕捞,利于均衡上市,节约劳动力成本,渔民养殖收益显著增加。

技术要点:

(1)圈塘比:1亩池塘安装圈养系统1组(4个圈养桶+1个尾水处理系统)。

(2)圈养池塘处理:种植苦草或轮叶黑藻,种植面积为池塘面积的40%左右;挂生物刷2000个/亩。放养鲢鳙以净化水质,鲢鳙放养量150尾/亩。

(3)适宜养殖对象:加州鲈、鳜、长吻鮠、花䱻、泥鳅、翘嘴鲌、草鱼、鳙、团头鲂、鲫、鲤等,可多品种单养。

(4)放养密度:参照散养池塘1亩的放养量确定每个圈养桶的放养量。以加州鲈为例,放养密度为每个圈养桶3000~3500尾,规格宜不小于200尾/kg。

(5)饲喂管理:同散养池塘,宜饱食投喂;每天开增氧泵微孔增氧。

(6)排污:每天至少排污一次,养殖中后期宜每天排污2次,每次排污1小时。每次排污时,前2分钟排出的黑水直接抽入尾水分离塔,后续排出的尾水直接入养殖池塘,依靠池塘自净能力降氮除磷。进入尾水分离塔的污水,静止4小时后排出上清液入三级尾水处理桶降氮除磷后入池塘循环利用;尾水分离塔底部固形物每4天排出一次,收集到的固体废弃物可用于蔬菜种植或蚯蚓养殖等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7)收获:当养殖对象达到上市规格后及时起捕上市。捕捞时2~4人升起捕捞网隔板即可抄捕商品鱼上市,捕捞时不影响临近其他圈养桶的正常饲喂。

(8)水位管理:当蒸发或渗漏池塘水位下降时,及时补充新水,以保持水位稳定。

9.【技术名称】:泥鳅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产量与效益表现:春季投放规格为600尾/千克左右的鳅苗,每亩放养量为10万尾左右,经过5个月的饲养,平均个体可达40克以上,亩产可达1500~2500千克。出塘平均价格20元/千克,亩产值3万~5万元,利润1.5万~2.5万元/亩。

技术要点:

(1)池塘面积以1~5亩为宜,池塘底质为腐壤土,带中性或弱酸性。池塘周边要架设防逃设施,水面上要架设防鸟设施。

(2)在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池中的致病菌、野杂鱼和敌害。

(3)清塘后在池塘四角和鱼溜中堆放经过发酵腐熟的混合有机肥,如猪粪、牛粪、鸡粪等,培育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使鳅苗一下塘便可摄食到天然饵料。

(4)规格为600尾/千克的鳅苗,一般每亩放养量为10万尾;规格为1000尾/千克左右的鳅苗,一般每亩放养量为12万尾。

(5)在进行池塘饲养时,除了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外,还应投喂鱼粉、鱼浆、蚕蛹、猪血、动物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以及麸皮、米糠、菜饼、豆饼、豆渣等植物性饲料,也可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6)当池水的透明度大于25cm时,就应追施有机肥,增加池塘中的桡足类、枝角类等泥鳅的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小20cm时,应减少或停施追肥。

(7)在饲养过程中,每星期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漂白粉或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节和水体消毒,杀灭致病菌。

(8)在饲养过程中的高温季节,应经常加注新水,并在池塘宽边或四角栽种莲藕等挺水植物遮荫,降低池水水温。种草的面应控制在10%左右。

(9)根据泥鳅逆水的生理习性,可采用冲水捕捞、网片或鱼笼诱捕,也可进行干池捕捞等方法。

10.【技术名称】:池塘种青养鱼技术

产量与效益表现:池塘亩产量500~800千克左右,亩产值5000元以上,亩效益2500元左右。

技术要点:

(1)要根据各地条件和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草种,湖北省大多数地区可选择黑麦草和苏丹草交叉种植。

(2)黑麦草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为宜,苏丹草在3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紫花苜蓿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杂交狼尾草在春季播种。

(3)根据成鱼的产量、草食性鱼类的比例、青饲料的品种产量及各种青饲料的饵料系数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青饲料的面积。

(4)黑麦草采用撒播或条播,亩用种量1.5~2千克;紫花苜蓿采用撒播,亩用种量0.8~1千克;苏丹草亩用种量2~3千克;杂交狼尾草亩用种量0.1~0.2千克,也可用根茎扦播。

(5)根据不同草的生长需求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6)黑麦草一般可割3~4次,4月上、中旬开始刈割;苏丹草、杂交狼尾草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刈割,一般可割4~5次;紫花苜蓿在4月初开始收割,可割3次,越夏后再刈割1次。另外还可套种一些补缺品种,以确保每天有鲜草喂鱼。

(7)以草食性鱼类为主要品种,搭配混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的放养比例适当缩小。

(8)每日投喂饲草的数量根据当天的气候、水质、鱼的食欲等情况而定,投喂时间一般应在上午8~9时投喂,投喂量应以在下午4~5时吃完为宜。吃剩的草应于当日傍晚捞出,以免腐烂影响水质。

(9)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环境改良剂以及换水等方法调节水质,以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最好在25~30cm之间,pH值为7~8。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