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厂窖镇城南村栢诚手套厂近百名农村女工编织手套,每天收入120元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何以特色产业为引领,走出一条可借鉴的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之路?我市农村部分乡镇村致富带头人,正在用行动奋力书写精彩答卷。
南竹山村 “尾巴村”变成“明星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名村干部,我感到非常振奋。南竹山村将紧跟乡村振兴步伐,以产业为先、村民致富为目标,因地制宜,想方设法搞好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链,尽可能地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营造创业氛围,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改善居住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实干兴村。”近日,沅江市胭脂湖街道南竹山村村总支书记黄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来。
近年来,南竹山村坚持多渠道探索,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四水农业展示基地、红色农旅教育基地,逐步从以前的“尾巴村”变成如今的“明星村”,先后获得湖南省充分就业村、益阳市星级平台创建村、沅江市农村人居环境“十佳村”等多项荣誉。
南竹山村地处沅江市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但缺乏产业支撑。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三产”融合,该村从去年开始,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点带面,发展种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全体村民谋福利。
据黄建国介绍,南竹山村科学规划,通过讲好一个红色故事、上好一堂微党课、建好一个四水农业主题餐厅、搞好一个亲子研学项目,努力打造一个集吃、住、娱、学、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目前已完成整体工程的30%左右。
除打造农业产业园外,该村还围绕“四水农业”发展战略,构建产业展示基地,打造生态优质水果种植区、生态优质水产养殖区、生态优质水生蔬菜培育区、芦菇种植区等板块。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南竹山村以完善基础设计、增加功能设施、提升村庄品质为重点,用绣花功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提升。
村民曾太明自豪地介绍:“如今不只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村里的休闲广场每天聚集了打乒乓球、打篮球及各村锻炼的村民,很热闹,非常好!”
泉交河镇 产业支撑乡村振兴
“我是村支书,我的一举一动大家都看着呢,说一万次不如自己做一次。”作为2016年并村后大家票选出来的带头人,赫山区泉交河镇新林村村支书刘作文肩负着带领全村3000多名村民发展致富的重担。
2017年,刘作文顶住来自家里和村民的质疑,承包50亩田开始稻虾种养。一亩地投放多少虾苗、每天喂多少食物……他从零开始,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摸索。2018年,刘作文和养殖户一起,成立浩浩养殖专业合作社,将村里养殖稻虾的散户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量大了,销路就好找,收益也有了保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泉交河镇始终把“产业富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政府引导、产业培育、企业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我们的农产品都是采用‘会员+订单式’的方式种植、销售的,能保证客户吃到健康的新鲜蔬菜、瓜果,目前主要有长沙和益阳的客户。产销一体的模式,也有利于带动周边农民增收。”湖南园缘原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新辉告诉记者,公司把传统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相结合,目前已种植豆角、丝瓜、西瓜、香瓜等50余种果蔬,还提供鸡、鸭、鱼、猪等新鲜肉类。“现在已有楚鱼渔业、红遥果业、园缘原农业等小微企业主体数十家,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智慧农业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庭院经济,形成产业合力,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创业、家门口致富。”谈到全村产业发展,菱角岔村党总支书记陈楚如信心满满。
在同镇的恩塘村,“陶姑娘”红薯片现在迎来了产销旺季,家家户户忙着用巧手制作香甜可口的小吃。近年来,在探索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恩塘村逐步形成了“品牌+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村集体负责打造本土红薯片品牌,并统一生产标准和制作工艺,各生产散户在经过合作社统一培训的基础上,生产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再统一挂牌销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陶姑娘”已成为恩塘村一张响亮的农产品名片,2021年,全村累计销售红薯片成品35万斤,创造经济收益超500万元。
清溪村 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初冬季节,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清溪禾场上家庭农场,茶子花在山头怒放。该农场位于周立波故居景区,致力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山茶树的肥料全部来自山下的蚯蚓田。”农场负责人、清溪村村委会成员邓旭东指着一片桂花林说。
将牛粪、猪粪、鸡粪综合发酵,置于桂花林下,打造蚯蚓生长的温床。桂花树为蚯蚓遮阴,蚯蚓为桂花树松土。蚯蚓排泄物可为山茶树提供养料,促其更好更快生长,生产加工的山茶油很受市场欢迎。蚯蚓则成为农场跑地鸡的盘中餐,因为绿色健康,鸡肉每天供不应求,鸡蛋价格也是普通鸡蛋的两倍。“我之前在广州运营新媒体,2019年在村支书的召唤下回到家乡。”邓旭东告诉记者,他在村委会工作期间,了解到国家发展“三农”的好政策,才萌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想法。
看好生态循环农业的,还有益阳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对清溪村北峰垸片区800余亩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将联合中联重科开展智慧生态示范农场建设,打造“稻鱼共生”“稻虾共作”等立体种养模式。清溪村还将打造一个无人智慧农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坐在办公室里种田”。
采访时,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因周立波及其红色文学经典《山乡巨变》而兴的新时代村庄,向世人展现她的动人风采。这些年,清溪村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研学知识游、康养体验游等蓬勃兴起,预计今年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去年,村集体经济资产达3000多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2万多元。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乡亲们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把清溪村打造成中国文学之乡、乡村振兴示范区、新时代“山乡巨变”标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