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研发的“凡纳滨对虾生态养殖模式”通过了现场验收。该模式利用盐碱地养殖凡纳滨对虾,42‰以上盐度通过接种卤虫、42‰以下盐度通过接种蜾蠃蜚和藻钩虾,节省了人工配合饲料的使用。经过3—4个月的养殖,原本不适宜养殖的盐碱水亩产可达60公斤以上。此外,养殖废水不排回大海,最终在盐池晒成粗盐。
凡纳滨对虾盐碱水养殖池
如今,全国盐碱地面积达14.8亿亩(如果全国推广可养虾8880万吨),山东省有盐碱地1000多万亩,若能得到有效开发和养殖良种化,产业化前景巨大。该养殖模式提高了黄渤海沿岸盐碱地的利用价值,使广大虾农和企业增产、增收,并可从源头上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养殖对虾的抵抗力和抗逆性,提高对虾品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国内重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对虾一直是国内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开始养殖,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口味和营养俱佳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蛋白来源的食品需求也越来越大,养殖产量逐年增加,仅凡纳滨对虾一种,2017年国内养殖产量已达到167万吨。
凡纳滨对虾
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优良品种,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自引入我国以来,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抗病力强、环境要求低、存活时间长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目前其养殖量占我国对虾养殖量的70%以上。凡纳滨对虾经引入至今其育苗及养殖技术已得到提升,并在我国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逐渐扩大养殖规模。
可在盐碱地水体中进行养殖
山东省是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的发源地,也是对虾养殖大省。山东省有盐碱低洼荒地1000多万亩,由于盐碱水水质的化学组成复杂,和普通养殖用水相比较,个别水体有的离子含量高出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有的离子则缺失严重,在生产中具体体现为高盐度、高碱度、高pH的特点,致使在盐碱地中无法种植大多数经济作物,也不适合多数水产品种的养殖。目前,大多数盐碱地都处于闲置状态。
凡纳滨对虾属广盐性虾类,是能够在盐碱地水体中养殖的主要水产动物之一,近年来在盐碱水域中的养殖发展迅速。通过将耐盐碱虾类品种移殖到盐碱水域和水质改良等方法,可以提升盐碱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率,又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凡纳滨对虾在盐碱水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生长速度慢、抗逆性差和近交衰退严重等问题,致使凡纳滨对虾盐碱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面临巨大隐患,难以养成或养成后的品质和产量较低。目前,国内在选育良种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虾养殖及生态方面的研究,建立了生态养殖、集约化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构建了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
黄海所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利用其30万亩的养殖面积,选择不同盐碱度的养殖池塘做为实验田,分批投放,多次实验,得出了科学全面的研究成果。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凡纳滨对虾大塘养殖的代表性企业,以及省级农业产业化和扶贫龙头企业,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荣安表示,做为项目的实施单位,公司将充分利用产业链优势,把种苗、养殖、晒盐、苦卤提取有效控制和衔接起来,实现养殖尾水的零排放,降低了发展风险,提高了产品质量,成为绿色高效循环经济产业的典范。
低碳环保理念应用对虾产业
作为我国最早从事对虾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单位,黄海所迄今已培育出十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鱼虾蟹等养殖新品种,同时,黄海所也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对虾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的单位,相关技术和理念一直引领和推动着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据黄海所研究员孔杰介绍,“凡纳滨对虾生态养殖模式”以低密度养殖的方式,按照1.5万尾/亩进行放苗。在对虾养殖早期,也就是对虾生长到6cm规格前,通过接种卤虫、蜾蠃蜚和藻钩虾等活的生物饵料,达到人工配合饲料的零投喂,一方面减少人力,也避免了人工配合饲料沉底后对水环境和池低的污染。据悉,在比重高于1.032的海水中(42‰以上盐度,45‰以上为宜),适合接种卤虫作为前期饵料进行养殖。在比重低于1.032的海水中(42‰以下盐度),适合接种藻钩虾、蜾蠃蜚作为前期饵料进行养殖。6cm规格后,投喂适量配合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废水不排回大海。养殖海水由海中引入,经过多个养殖池的多级流动,海水盐度逐级升高。最终的养殖海水排入盐池,可晾晒后获得粗盐。经过3—4个月的养殖,原本不适合进行养殖的盐碱地亩产可达60公斤以上,对虾规格达到12—25g/尾。在高盐度海水中养出的凡纳滨对虾,肉质口感更佳,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低碳环保已成为新型理念,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也需要重点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生态养殖模式,改变过去粗放型养殖模式,既保证了对虾健康、高产的养殖,也保证了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