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龟鳖20万斤,依托院士工作站技术支撑,“荷鳖鱼共生”、“莲鳖育苗”、“蒲草+鳖”、“无介质孵化”等绿色模式在这里大显身手!
多年来,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特种水产养殖创新团队依托国际合作平台,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试验示范,在特种水产研究领域,深入开展良种选育、生态育苗和绿色养殖模式创新,先后开展中华鳖(长江品系)良种选育,构建了“鳖稻共作”、“荷鳖鱼共养”、“鳖莲鱼共生”、“蒲草塘养鳖”、“茭鳖共生”等绿色种养生态模式,为中华鳖等特种水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基础数据和操作方法,并积累了宝贵的可供实践操作的技术经验和资料。
2019年度特种水产生态养殖(藕鳖共生)国际研讨会
为了落实科技部国家外专局《特种水产绿色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安徽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鳖菜共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8月20-21日,由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院士工作站、安徽省鳖类工程技术中心、马鞍山春盛院士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马鞍山春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特种水产绿色种养技术(藕鳖共生)国际研讨会在马鞍山市成功举办。参会代表包括柬埔寨、缅甸、越南和中国台湾的专家学者,以及大陆科研、教学、推广部门及企业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养殖户共计约100人。
出席会议领导专家还有安徽省科技厅外专处处长解郑茂、中国龟鳖产业分会副秘书长顾博贤、中国台湾海洋大学教授陈瑶湖、柬埔寨渔业局水产养殖处处长Somony Thay、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教授石小平、马鞍山市科技局引进国外智力与对外合作科主任王金霞等。并为会议致辞和讲话。
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教授石小平
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石小平教授致欢迎词。他说,马鞍山市流淌着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血液,近年来,马鞍山市稻渔综合种养迅速发展,藕鳖共作为又一种生态养殖模式,丰富了马鞍山市生态养殖的内涵。
安徽省科技厅外专处处长解正茂
科技厅外专处解正茂处长讲话,他对蒋业林研究员的带领的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特种水产养殖团队长期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取得丰硕成果表示肯定;阐述了省外专局未来工作的重点;并希望省农科院水产所进一步加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力度,完善引智成果示范推广体系,实现引智成果普惠共享,有效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龟鳖产业分会副秘书长顾博贤
中国龟鳖产业分会副秘书长顾博贤讲话。他表示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特种水产养殖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引进来,走出去”国家发展政策,实实在在科技服务三农,为蒋业林研究员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赞赏,希望安徽省马鞍山借助此次国际研讨会,抓住机遇,深入交流,推动马鞍山绿色龟鳖产业更上一个台阶。
马鞍山市科技局主任王金霞
马鞍山市科技局王金霞主任讲话。她对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特种水产养殖团队和马鞍山春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龟鳖绿色健康养殖领域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并表示马鞍山科技局将一如既往为引智工作做好服务。
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系教授陈瑶湖
会议上,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系教授、台湾鱼菜共生学会理事长、台湾鱼菜共生促进协会理事陈瑶湖做了《发展鱼菜共生产业的全面考量》的报告。陈瑶湖分别从魚菜共生涵义、发展历程、鱼菜共生类型、鱼菜传统生产方式和现代鱼菜共生的比较、台湾鱼菜共生产学研的发展、渔菜共生市场分析及建议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陈瑶湖指出鱼菜共生符合生态原则,鱼的排泄物及未食用完的残饵产生有机质,经微生物转化后成了蔬菜营养元素,其营养可被蔬菜再利用。蔬菜借光合作用及营养的吸收而成长,同时除去了水中对鱼有毒的氨氮而净化了水质,使之可被鱼循环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在这过程中养鱼与种菜相互造成了有利的生产环境,可同时收获鱼与菜。最后,陈教授说明,鱼菜共生产出品由于供应、价格及商机时间的劣势,导致在一般或通用市场的不具有优势,需要发展特定市场。
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系副教授李孟洲
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系副教授李孟洲介绍了《鱼菜共生系统中水生植物之操作》。他认为鱼菜共生是结合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的互利共生生态系统,能够结合两种优点而改善两边缺点,不断循环再利用,如养殖废水含有氨氮等成分,通过微生物消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可提供水生植物养分,净化水质后又可以导回养殖池再利用,鱼菜共生系统常见水耕作物有蜜雪兒白菜、秋葵、地瓜菜和芹菜等等。李孟洲详细介绍了薄膜式栽培、介质式栽培和深水式栽培3种水耕植栽方式,并讲解了鱼菜共生系统环境水质条件(温度、pH、溶氧、硬度、电导度等)的要求。在谈到水生植物栽培管理时,他强调了4点:1.筛选抗病佳虫害少的品种及适合当季作物来栽培;2.依植栽作物需肥量做分类栽培,做好健康管理的环境管控;3.保持适当光线、氧气、二氧化碳、酸碱值、温度及营养盐来维持正常生长;4.适当的植栽密度可提升作物产量,维持平衡的鱼菜共生系统。
越南国立农业大学渔业学院副教授Le Viet Dung
越南国立农业大学渔业学院副教授Le Viet Dung 做了关于《越南软壳龟养殖》的报告。他谈到越南主要的软壳龟养殖品种有Tryonyx steinachder、Trionyx sinensis 和 Pelodiscus sinensis,随后他简单介绍了稻田养殖、水泥池养殖、水葫芦-鳖这几种养殖模式,并讲解了越南鳖饲养和病害等方面的内容。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水产养殖处主任Somony Thay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水产养殖处主任Somony Thay介绍了《柬埔寨的特种水产养殖》。他介绍了柬埔寨的湄公河、洞里萨河和洞里萨湖等河流特种水产资源情况、柬埔寨的幼虫漂流收集和池塘养殖(养护、水产养殖和增加存量)和柬埔寨特殊水生动物的驯化、养殖及保护等内容。在谈到柬埔寨软体龟保护与养殖现况时,他指出亚洲巨龟在柬埔寨湄公河沿岸被重新发现,它生活在湄公河40多米深的水中,会捕食鱼、水草、淡水虾、螃蟹等水生生物。据监测,一般它们在2月和3月交配,每只雌性的繁殖力为28-30枚蛋。柬埔寨软体龟的最大重量为50公斤,长度达到2米。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博士Phyo Sandi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博士Phyo Sandi作了关于《金色缅甸》的演讲。他对通过科技部项目来到安徽农科院水产所特种水产养殖团队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和学习表达了喜悦之情,通过“一带一路”,中缅两国关系不断加强。Phyo Sandi认为,对于自己而言,安徽农科院水产所和缅甸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之间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随后,Phyo Sandi介绍缅甸特色文化和特色水产品种。据介绍,在水产养殖上,罗非鱼、鲤鱼、草鲤、银鲤、大头鱼、鲶鱼等是缅甸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而在龟鳖方面,缅甸有缅甸棱背龟、星龟、山龟、盘鳖等36种龟鳖,其中缅甸孔雀龟为缅甸特有龟,但目前他们只分布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动物保护区。
21日,代表们来到马鞍山春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对藕鳖共生示范池进行现场观摩。马鞍山春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拥有马鞍山市最大的中华鳖生态种养殖基地和首家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殖基地,并获得授权专利7个,3项发明专利实审中,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篇。
代表们参观春盛生态园区
部分代表在光照大棚养殖池前合影留念
代表们依次参观了春盛生态园区内大水域生态养殖区、阳光大棚养殖区、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殖区、中鳖原种保护基地等。据介绍,基地集梅花鳖选育、鳖植共生、共作、共养,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同时,依托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院士工作站技术支撑,通过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形成“荷鳖鱼共生”、“鳖莲鱼共生”、“莲鳖育苗”、“狐草+鳖”、“蒲草+鳖”、“无介质孵化”等生态养殖模式。
藕鳖共生养殖池
代表们参观基地中华鳖
马鞍山春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晔为代表们介绍园区中华鳖基本情况
目前基地每年能产成品龟鳖20万斤,幼苗孵化40万只,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地带动效益十分显著。
中华鳖(长江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