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升,是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为支撑,融合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与新动能,通过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全面推动支柱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不仅是经济跃迁的新引擎,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新促质”,多方着力。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科技创新需要包容、开放、市场化的环境和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全新的创新环境和生态体系。近年来,我国在量子通信、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硕果累累,但是仍要认识到,传统线性创新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市场需求,现实中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还有很多。因此,构建一个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更高质量、更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对于推动科技创新至关重要。为此,需要从多个层面系统推进。

首先,要科学认识当前制度环境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层制约,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破除各种阻碍其发展的过时法律法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机制。其次,要研究新质生产力对创新生态体系的新要求,探讨新质生产力与创新生态体系的深层次关系,打破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束缚,强调通过系统内生的、原创性基础性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驱动系统持续高效运行,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生态。其三,提出战略规划和实施路径,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与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后,要及时评估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成效,将重点放在科研生态环境的优化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规范性治理,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通过前瞻性、引导性、促进性的制度措施完善创新生态环境。

夯实科技创新自强根基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和产业变革的深入,科技创新对于引领和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愈加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科技创新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和改革举措,为新时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首先要深入分析当前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技术前沿,识别具有颠覆性和引领性的技术方向,精准定位未来发展方向,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研判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方向和重点。要研究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潜力,包括创新资源、社会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现状,准确洞察与释放科技创新潜力,并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如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的资金支持,通过政府预算拨款、专项资金设立和吸引社会资本等多种渠道,给予重大科技项目充分的资源和资金保障;加强创新资源的共享与流通,促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投入;不断完善创新机制,保障创新主体与创新资源有效协同,在统筹协调上发力,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韧性等。还要及时评估科技创新措施对发展的实际效果,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确保科技创新能引领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确保科研项目可行性、安全性,适时调整和优化重大项目实施策略。

培养和引进拔尖创新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伴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不断迭代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将蓬勃发展。产业结构的变迁需要人才结构与之匹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对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人才储备还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要分析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人才需求和供给现状,重点分析人才的结构、素质与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供给质量。要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培养科技型人才,制定加强人才引进的战略规划、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外籍科学技术人员等承担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为全球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

做强科技创新竞争载体

企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是科技需求的主要提出者和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科学认识高科技企业的竞争现状和发展瓶颈,针对性地提出方案措施。

首先,要结合环境和自身优势,分析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要明确定位,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企业存在的表象问题和根源性壁垒问题。针对性调整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策略,将企业的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聚焦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和需求。其次,要深入研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创新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和产品服务。深化国际合作,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其三,提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路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强技术研发,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变革调整,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最后,还要评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措施的实际效果,提出优化建议,确保企业能保持竞争优势,提高精准供给和优质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和创造新需求。

培育产业融合发展增长极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要加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培育产业融合发展强劲增长极。

首先,要充分认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现状和发展趋势,准确识别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环节。多年来,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领域。这些行业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众多新兴产业都以传统产业为基础进行迭代升级。其次,要研究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赋能传统产业,促使传统产业“发新芽”;传统产业丰富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助力新兴产业“生强枝”。最后,要针对性提出加强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立足本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与本地科研条件相结合,充分利用大科学装置、国家和省市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围绕智能制造以及相关交叉前沿领域,开展战略前沿技术、核心关键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提供创新源头。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方圆亦有贡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