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点播报

编辑

品质特性

米粒饱满,色泽金黄,表面有光泽,手感光滑沉实,米粒不开不裂。曲周小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经检测,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钙、铁、锌。其中钙>8毫克/100克;铁>1.6毫克/100克;锌>2.1毫克/100克。 [1]

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小米内含有多种对性有益的功能因子、能壮阳、滋阴、优生的药效。

小米种植技术视频_小米种植技术和方法视频_小米种植过程视频

曲周小米

产地环境播报

编辑

土壤地貌

曲周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肥沃,质地适中,土壤以壤质潮土为主,土壤pH值7.5-8.2之间,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6%,碱解氮平均含量为83.7ppm,速效磷平均含量为12.6ppm,速效钾平均198ppm,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优质谷子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 [1]

水文情况

曲周小米采用地下水灌溉,水资源丰富,水利条件好,水质优良、纯净、无污染,是理想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有利于优质谷子的生产。 [1]

气候条件

曲周县位于暖温带,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平均值566.7毫米,年平均气温13.2℃,年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日照率为55-57%,年太阳辐射量121千卡/平方厘米,其中4-9月份辐射量70.55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29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25日左右,终霜日一般在4月5日左右,年大于10℃活动积温4510℃,按85%的保证率计算,可达3882.5℃,气候条件良好,适宜于谷类作物生长。 [1]

小米种植技术和方法视频_小米种植技术视频_小米种植过程视频

曲周小米

历史渊源播报

编辑

曲周县小米种植历史悠久,区域特色明显。 [3]

2012年,“曲周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农业部评审。 [4]

2013年,曲周县成立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4年,曲周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营养小米粥等系列项目。 [5]

小米种植技术和方法视频_小米种植过程视频_小米种植技术视频

曲周小米

生产情况播报

编辑

2013年,曲周小米保护面积15万亩,常年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1.3万吨。 [1]

2014年,曲周县谷子种植面积3万余亩,总产量达1000万公斤,年产值8000余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山东、山西等地。 [6]

小米种植技术视频_小米种植过程视频_小米种植技术和方法视频

曲周小米

产品荣誉播报

编辑

2013年0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曲周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

小米种植技术和方法视频_小米种植技术视频_小米种植过程视频

曲周小米

地理标志播报

编辑

地域保护范围

曲周小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曲周县大河道乡、安寨镇、白寨乡、南里岳乡、曲周镇、第四疃镇一带6个乡镇130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4°87′00″-115°09′00″,北纬36°64′00″-36°89′00″。 [2]

质量技术要求

1.1产地要求

曲周小米的生产对于产地具有特定的要求,种植曲周小米主要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1.24%)、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潮质沙壤土为宜,这种土壤质地生产的谷子田间植株长势旺盛,整齐一致,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成熟时青杆绿叶品相好;成熟的谷子综合性质优良、稳定,质量上乘。由于谷子连作、重茬容易导致病虫害、草害的发生,一般在种植三年后,与玉米、小麦等作物进行轮作,做到减少重茬。

1.2品种选择

谷子属于短日照喜温作物,对光温条件反应敏感。必须选择适合该地栽培,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冀谷19、冀谷20,做为基地的主栽品种。种子质量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纯度不低于98.0%,净度不低于98.0%,含水率不高于13.0%。

1.3生产控制

曲周小米的生产技术规程符合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为了保证曲周小米的品种特色,要控制好以下技术环节。

1.3.1整地施肥

整地:谷子适应性广,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地块,避免选择重茬地块。整地有秋耕和春耕两种方式,秋翻深度一般要在20厘米-25厘米,要求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春耕以土壤返浆化透时立即进行最好,深度一般10厘米左右,耕后及时耙耢、镇压。

施肥:为生产出优质的曲周小米,对于生产用肥需要特别注意,总得原则是:结合深耕,增施基肥,减控化肥用量。耕地时基肥的用量每667米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化肥用量要精确掌握,不宜过量施用,每667米施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50-6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

1.3.2播种

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晴天将种子摊放在席上约2-3厘米厚,翻晒2-3天,谷种发芽率要达到90%以上;为保证苗齐苗壮,在播前用10%的盐水对种子进行严格精选,去除秕粒和杂质,提高种子质量;用温汤浸种用55℃温汤浸种10分,消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白发病菌和黑穗病菌等;药剂拌种用20%萎锈灵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防治锈病。

播种时期:当土壤5厘米-10厘米耕层温度稳定通过10℃时,为最佳时期。春播一般为5月上旬,夏播于6月上中旬麦收后及时播种。

种植密度:春播每667米留苗3万株左右,夏播每667米留苗4万株左右。

播种方法:采用机播;行距一般30厘米,确保深浅一致,下种均匀。一般667米播量0.5千克左右。土壤粘重,整地质量差、春旱严重的地块,播量在0.8千克-1千克。深度一般3厘米-5厘米。播后立即镇压。

1.3.3田间管理

1.3.3.1保全苗、培育壮苗:在幼苗快出土时镇压利于土壤水分上升,帮助出苗。或在谷苗2叶-3叶期镇压,促进扎根,提高抗旱能力。3叶-4叶期间苗,6叶-7叶期定苗。定苗时一般多留10%-15%的苗,以保证株数。

1.3.3.2追肥、灌水

谷子的生长期内,严格控制追肥用量,只在抽穗前15天-20天的孕穗阶段,每667米追施尿素10千克,随浇灌均匀撒施,除此之外的生长期内的其他时间,不再施用化肥。对于谷子生长期内的灌水,按照“看天、看地、看苗”的原则,掌握“前期少、中期足、后期控”的灌水方式,特别在开花期高温干旱会影响谷子开花授粉,空壳增多;灌浆期发生干旱,将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和光合产物的运转,粒重降低,秕粒增多;因此有灌水条件的缺水时宜轻浇或隔行浇,使地面保持湿润即可,土壤掌握手握成团,一触即散时灌水即可。成熟前二十天一般不再灌水,通过适当控墒,促进谷子干物质的形成,保证产品质量。

防涝:谷子开花后,如遇雨天,应及时排除积水,浅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灌浆成熟。根据土壤墒情合理浇水,一般以抽穗期和灌浆期浇水最好。

1.3.3.3化学除草

播种后,浇第一遍水时,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防治杂草。44%谷友可湿性粉剂120克/667米,兑水50千克喷施。

中耕除草

多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中耕做到“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不伤根”。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除草、松土。第二次开花、拔节时要锄深、锄透,根部少量培土,一般深度7厘米-10厘米。第三次孕穗期结合追肥、灌水,一般浅锄5厘米左右,防止后期倒伏、增加粒重。

1.3.3.4后期管理

抽穗后,干旱谷田注意灌水防旱,掌握轻浇,后期遇连绵秋雨,注意防涝。

1.5病虫害防治

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

1.5.1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焚烧病害植株,播种诱集带,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作用。

1.5.2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如应用防虫网、杀虫板、杀虫灯等,也可机械捕捉害虫。

1.5.3生物防治: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昆虫、捕食螨、蜘蛛及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病虫害。

1.5.4化学防治:农药必须按克B/T8321规定使用。

谷瘟病:用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或用春雷霉素80万单位喷雾,每667米用75-100千克。

黑穗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线虫病:用于57℃温水浸种子10分钟。

粘虫、玉米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菊酯类农药,兑水常规喷雾。可用90%敌百虫晶体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

地下害虫:谷子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蛴螬等。每666.7米用90%晶体敌百虫75克,先用温水将其化开,再加水1.5千克,配成药液,喷拌在炒熟的麦麸或粉碎炒香的豆饼上,放置4-6小时,即成毒饵,撒入田间;也可用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

1.6收获

一般在蜡熟末期或完熟期进行收获。此时谷子下部叶片变黄,上部叶片稍带绿色或呈黄绿色,谷粒已变为坚硬状,颖及稃全部变黄,种子含水量约20%左右。

曲周小米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要求。

2.1标志使用范围:曲周县保护范围内的曲周小米生产者、经营者,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曲周小米地理标志。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义务。

2.2标志使用要求: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曲周小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等。可以使用登记的“曲周小米”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

2.3标志使用人应该履行的义务: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维护地理标志的品质和信誉,正确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不得伪造和冒用地理标志和证书,鼓励单位和人人对地理的使用进行监督。 [1]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