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三月,万物复苏,正是中药材种植的好时节。连日来,重庆市石柱县三河镇蚕溪村的中药材种植户在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的帮助下,赶早春、 抢农时,按下了白附子种植的“快进键”,掀起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热潮。
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帮助村民种植白附子。隆太良 摄
白附子是一种较为名贵的中药材,具有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的功效,市场需求量大。着力把白附子产业发展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项新兴产业,成为蚕溪村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新一年的新期盼。
今年以来,蚕溪村以党建为引领,以土地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强为目标,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在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陈娟组织村组干部,与重庆一家制药公司深入对接达成收购协议后,该村围绕“村集体+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定下了今年发展中药材白附子300亩的目标任务。
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帮助村民种植白附子。隆太良 摄
3月4日,笔者在蚕溪村宝峰组看到,白附子种植基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为抢农时,该村将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在家部分党员组织起来,组建起了助耕队伍,全力帮助留守老人、无劳力户种植白附子。助耕现场,助耕队员有的铲除杂草、有的翻耕土地、有的起沟作厢、有的施有机底肥、有的下种、有的覆盖泥土……大家争分夺秒劳动着,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绘制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
书记陈娟(中)帮助种植户挖地助耕。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驻村第一书记陈娟(中)帮助种植户挖地助耕。隆太良 摄
“蚕溪村种植出来的白附子由签约公司按每公斤6元的标准保价回收,有了稳定的销路,不仅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更要通过发展中药材产业,把蚕溪村的荒山变成‘药山’,走深走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在老党员秦仕才的一块荒地里,陈娟边帮助秦仕才、冉崇香夫妇挖地,边告诉记者。
“白附子每年3月种植,11月采收,每亩产量约1000公斤,每亩产值在6000元左右,我们对发展这项短平快的特色产业充满了信心。”在助耕现场,蚕溪村党支部书记冉子云边忙碌着施底肥边介绍说,全村种植白附子的目标任务不完成,助耕队伍决不撤退。
蚕溪村干部帮助种植户栽种白附子。隆太良 摄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为带动村民发展好白附子产业, 3月上旬以来,蚕溪村综治专干谭庆利用早晚时间,耕田整地,为早日完成15亩白附子的种植任务忙碌不已。
“我老两口要种植4.5亩。村里的年轻干部在带头发展产业,我这位老党员也不能落后啊……”年过花甲的秦仕才驾驶着旋耕机不知疲惫地来来回回奔跑着,对好日子有了新盼头。
蚕溪村村民在翻耕土地为准备白附子做准备。 隆太良 摄
宝峰组年过花甲的马培福、李志英夫妇也不甘落后,看到村组干部和党员在带头种植白附子,夫妻俩一番商量,主动找到陈娟和冉子云等干部,要求将房前屋后的5亩土地纳入白附子种植基地。连日来,夫妻俩早出晚归,一人驾驶旋耕机翻地,一人拌土挖坑下种,整日忙个不停。
白附子种子种下去了,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如何确保种植户增加收入?为此,蚕溪村通过举办白附子种植技术培训班、召开白附子种植现场会、派出技术员深入现场指导等,对种植户加强了技术培训,为白附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在白附子种植基地,陈娟满怀信心地说,将带领蚕溪村干部和村民,紧紧围绕强村富民目标,聚人心、同发展,建好白附子产业基地,发展好白附子产业,不仅可巩固和提升村集体经济,还将成为村民致富的一把“新钥匙”。
石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隆太良 李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