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地里一天掰了2000穗苞米,回家后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挣了10个工分。这是1982年11月25日,“60后”杨荣武第一天在生产队干活的经历。30多年后的今天,杨荣武把覆盖哈市14个乡镇的66个合作社组建成“合作社航母”,带领2000多户农民种植16万亩绿色水稻,年产值达4.58亿元。
“这都什么年代了,我为什么一定在土里刨食儿?”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的这一年,年满20岁的姜秋明决定撇下手中的锄头到城市打工,在外面的世界寻找改变人生的机会。十几年后,“农民变市民”的他蓦然发现:农村的机会来了。他回村开起了村淘服务站,去年一年卖出了80吨大米。
“60后”老农民杨荣武和“80后”新生代农民姜秋明,都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他们的人生折射出两代农民在改革开放40年里收入变革轨迹——从种地维生,到凭借一技之长打工赚钱;从离开土地去寻求改变生活的机会,再到回归土地成为创业英雄、农民增收领路人……
两代人,跨过40年时光,看似不同的致富路径与人生际遇,其实有着相似的前行轨迹——每一个年代,总有一股力量像潮水一样推着他们不停向前,改变着他们、家人及周围人的生活。
A 种地
从一天挣10个工分到迈过温饱线
1965年,杨荣武出生于尚志市元宝镇向前进村。这个吃着生产队大锅饭长大的孩子在17岁时加入了生产队,掰苞米是他人生的第一份工。
“那时候挣工分,干一天活10个工分,到年底核算完产量,才能确定每个工分值多少钱。”杨荣武回忆,掰了一秋天苞米,他一共赚了200多块钱。同样在生产队的父亲一年收入是500多元。全家5口人都要靠这点钱维生,家里有点细粮都要尽着父亲吃,因为全家老小都得靠他赚钱养活。
在生产队出工仅一年,杨荣武和家人的生活便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春潮,席卷了杨荣武脚下的黑土地。1983年,村里分地,杨荣武家分了35亩地。“每年上缴固定比例的粮食,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这下乡亲们干劲老足了。”杨荣武回忆,分地当年我家玉米亩产达1400斤,亩产提高200多斤。
“但那时候,下地干活根本没有机械,从种到收,靠的是牲口和双手,同样是掰苞米,一天下来累得全身酸痛,腰都直不起来。最遭罪的还是打农药,呛得好几天都缓不过来。”杨荣武说,身体虽然累但心里却美,因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分地3年后,杨荣武家人均收入达到六七百元,这意味着全家5口人彻底迈过了温饱线。政策红利激活了沉睡的黑土地,让千千万万的冰城农民不再为吃饱饭发愁。
这一年,在距离杨家约200公里的双城单城镇政治村,一个名叫姜秋明的男孩呱呱坠地。30年后的2016年,拥有不同人生际遇的两代农民作出了相同的抉择——种地。耕耘黑土地是他们共同的事业。
B 打工
从靠力气吃饭到凭技术赚钱
1987年,娶妻生子的杨荣武与父母分家,分到15亩旱田、8亩水田。但迈过了温饱线的杨荣武很快发现,靠这点儿地的收成,很难让老婆孩子和他过上富裕生活。
不久,20多岁的杨荣武开始学习瓦工技术,像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帮人家盖房子,一个月下来能赚1000多元。”杨荣武回忆,那时候由于孩子还小,家里的地还得自己种,打工不敢远走,临近村子或者邻镇有盖房子需要瓦匠的就去干几天零活。
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世代被拴在土地上的冰城农民终于“不安分”起来—— 一批又一批人陆续离开村庄,涌向城市。
2006年,年满20岁的姜秋明也决定放下手中的锄头。这一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土地上产出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像众多固守土地的农民一样,杨荣武与姜秋明的家庭收入增长了一大截。
姜秋明并不满足,他挽着刚过门的媳妇踏上了打工之路。“就想过上更好的生活,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儿。”来到哈尔滨,姜秋明当过服务员、卖过保险……从最底层干起的他,后来在工地上学会了测量,当上了放线员,又一步步干成了技术员,收入从最初的每月400元增长到8000元。
2013年,姜秋明在县城买了房,从农民变成了市民。后来,姜秋明南下打工,凭借着测量技术,开始给富士康等大型电子工厂铺设防静电无尘地板。“那时我月收入破万,我媳妇也能赚好几千,俺俩加一起小两万了。”这样的收入让很多城里人都望尘莫及。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农民工,从靠力气吃饭到靠技术赚钱,姜秋明与杨荣武两代农民在不同时代里,通过学习完善了自己的职业技能,进而实现了收入的增长。
C 创业
从“双薪农民”到“村淘小二”
2014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冰城启动。2015年底,全市1865个行政村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而杨荣武的务农生涯也在这年冬天迎来又一次转折。
这一年,杨荣武放心地把家里的十几亩土地流转给别人种。年过半百的他走上了创业之路——拿出多年种地与打工的积蓄,开办了一家水貂养殖厂。最多的时候养了4000只貂,雇了两个人,一年收入近20万元。“除了养殖场的收益,把地包出去每年还有7000元收入。”杨荣武说,土地确权后,再不怕租出去的地收不回来了,全心创业没了后顾之忧。
土地确权从制度上塑造了无数个杨荣武这样的“双薪农民”,他们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又能创业或外出务工赚钱。
就在杨荣武办厂的同一年,打工多年的姜秋明也萌生创业的想法。当时在素有“快递之乡”之称的浙江桐庐打工的他,偶然接触到了农村淘宝。“哈尔滨的大米比南方的好吃多了,要是能在网上卖肯定火。”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2016年,他听说老家双城正招募农村淘宝合伙人,他报了名并通过了考试。当“村淘小二”意味着放弃月薪上万的工作。但反复思量一夜后,他决定回乡创业。
回到家的姜秋明却挨了父亲一巴掌,“放着上万块的工资不赚,净干些不务正业的事。”即便如此,2016年11月29日,双城单城镇村淘服务站还是如期开业,姜秋明从一个农民工变成了“村淘小二”。彼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火已经从中国的城市蔓延到了乡村,“互联网+”成为当年最火的词。
D 回归
从自家致富到带动乡邻一起增收
姜秋明的事业从帮村民网购开始。为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他把镇里各个超市的生活用品价格都抄下来,与网上价格比对,挨家挨户走,让村民看到实惠。开业首月,他的村淘站综合业绩排在双城区第二,收入位列第三。
开业第二个月正赶上阿里村淘年货节。姜秋明在半个月里帮村民网购了101.9万元的农资产品,因此被称为百万英雄。“俺们村现在买种子、化肥都找秋明,比在店里买的便宜至少一成不说,还给送货到家。”种地大户赵树国说。
赢得信任的姜秋明开始通过网络帮乡亲们卖粮。“我们这儿的稻花香大米自己卖给收粮的最多4.5元一斤,如今秋明上网卖5元一斤。”村民张柏玉说,我家20亩地,去年增收七八千元。去年姜秋明一共帮乡亲们卖了80吨大米,收入56万多元,帮乡亲们多赚了四五万元。后来,姜秋明干脆组织成立了合作社,帮别人卖米的同时自己又包了300亩地种绿色水稻。当初反对他创业的父亲如今跟他一起干起了村淘。
彼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潮正在黑土地上激荡,种地出身的杨荣武嗅到了现代农业带来的商机。与姜秋明一样,杨荣武在让自己腰包越来越鼓的同时,也带动着更多的人共享改革红利。
2016年,杨荣武放弃养殖场,把分散在各村的合作社组织到一起,成立了一个名为合作联社的超级合作社。去年,联社16万亩绿色水稻年产值达4.58亿元,杨荣武实现了致富梦。
合作社抱成团后,买农资能讲价、雇农机能打折、统一卖粮价格高……经营规模带来的成本下降转化成了农民的收益。“同样是种30亩地,同样是种水稻,加入联社后俺家多赚了1万多块钱。”社员周炳成说,以前种地成本高、卖粮总被压价;如今成本低了,种出来的高品质绿色水稻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