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日讯(记者 许俊鹏 刘嘉)五月,龙江大地,山清水秀草绿。在大兴安岭南麓贫困片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产业项目扶贫、旅游扶贫……近日,东北网记者先后走进4个贫困县(区)7个村屯对特色扶贫工作进行实地采访。

克山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村民致富

在克山,提起“仁发模式”,可谓家喻户晓。2009年,时任仁发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凤玉决定联合当地6户农民以入股形式筹集资金850万元,加上国家、省级补贴资产1234万元,组建了仁发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

合作社用大机械为贫困户代耕作业和低价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合作社入股的1097万元产生的120万元效益,纳入合作社分红范畴,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所有社员平均分配。

截至去年底,合作社入社总户数已达到2678户,入社土地达5.6万亩,固定资产达到5089万元。合作社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李凤玉也在2014年和201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和全国劳动模范,“仁发合作社”成了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2015年,克山县扶贫办争取800万产业化扶贫资金,用于“仁发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黄牛养殖场建设,养殖场用玉米和青贮饲料喂牛,牛粪还田,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年可出栏肉牛2000头,带动了华安村、公政村2083位贫困人口彻底脱贫。

合作社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或到外地企业打工,合作社临时用工最多达1200人。他们还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在北京、天津、大连等城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11个,转移劳动力1520人,年人均工资性收入2万元以上。

拜泉县:精准识别才能精准施策

在国家级贫困县拜泉县,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如何能打好脱贫攻坚战?拜泉县委书记刘雁冬说,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精准识别。“只有精准识别之后才能精准施策。”据介绍,自去年年底,拜泉县推行县级领导包扶乡镇、县直部门包扶贫困村工作机制。

在民权村,贫困户杜树林告诉记者,他家只有11亩土地,以前种旱田一年收入3000多元。如今,他将土地流转到绿泉春生态提子种植合作社,使他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技术有人教,产品由公司回收,这个项目就是往我们兜里送钱啊!”前几天,村第一书记又动员杜树林搞林蛙养殖。

在拜泉镇六合村,61岁的王桂琴独居多年,患有严重哮喘,无力种植6亩土地。村党支部帮助她把土地流转到了合作社,还替王桂琴找了一份“俏活儿”——帮村旁建筑工地做饭。“一个月有1400元的工资收入,在村里她是脱贫的第一户。”村党支部书记李怀军告诉记者。

依安县:产业扶贫助村民致富

近两年,依安县新发乡新里村的天明食用菌合作社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吸引了众多劳动力到合作社来打工。看到产业扶贫的可能,依安县扶贫办又注资700万元,建立了食用菌棚室基地,基地建成120栋标准棚室,一栋大棚占地一亩。棚室的所有权归村里,贫困户可以免费使用棚室及配套设施,当年受益的贫困户第二年退出生产,棚室轮换给第二批入驻的贫困户。

据新里村党支部书记李秀梅介绍,每栋大棚能生产挂袋木耳2.5万袋,贫困户可以在合作社赊购菌袋,价格还要比市场价低0.1元/袋,每个贫困户在生产成本上就能节省2500元。由于贫困户能免费使用水、电及配套设施,每年每栋棚能节约成本近3000元。2.5万袋挂袋木耳可产生效益2.5万元。目前已有66个贫困户入驻棚室基地,预计年底这66户都能脱贫。

梅里斯区:发挥少数民族聚集区优势 搞好旅游扶贫

本次采访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了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雅尔赛镇哈拉新村。刚一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整洁的村容村貌和热火长天的建设场景。区扶贫班主任冯好平告诉记者,这是旅游扶贫项目,目前村里正在建家庭旅馆,为往来的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据村党支部书记多雪英介绍,哈拉新村共有520户1099人,由于人多地少(人均不足2.5亩),全村有贫困户178户298人。为了摆脱贫困,区扶贫办、区民政部门为村里制定旅游脱贫的战略。发挥达斡尔族村民的民族文化优势,搞特色旅游。在这里,可以和达斡尔族同胞同吃同住,并在篝火晚会上欣赏到独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每年的库木勒节更是吸引了大批旅游爱好者前来。如今,哈拉新村已成为梅里斯区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

行进在龙江的田野乡间,倾听扶贫一线的的声音,探寻贫困户脱贫的轨迹,一路走来,龙江各地扶贫措施风风火火带动村民致富,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润物无声、到位到心,一幅美丽乡村红火日子的愿景正慢慢走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