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种青主养草鱼即种植牧草主养草鱼、混养其他淡水鱼,是一种集环保、高效、可持续性于一体的新型养殖技术。为了探索种青主养草鱼养殖高产模式,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笔者将当地池塘种青主养草鱼有相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一、池塘条件及前期准备工作
1.池塘条件。通常养殖池塘为长方形,面积控制在1公顷左右,水深控制在2~2.5米,水源充足、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0~8.5,水体透明度25~40厘米,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2001) 要求和淡水《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池塘配备机电、排灌、增氧、投饵等设备。
2. 前期准备工作。冬季池塘鱼全部起捕后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清挖池底淤泥,平整池底,加固池埂,冰冻、曝晒池塘。鱼种放养前15天对池塘进行全面药物清塘,以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消杀方法:池底分割出几处开挖小坑塘,坑塘内注入深约10厘米的清水,每亩(667平方米) 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杀,先用坑塘中水将生石灰熟化成石灰浆,趁热均匀泼洒于池底和池坡,第2天或第3天翻动底泥,曝晒7天左右,以增强消杀效果。当水温上升至8℃以上时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人畜粪300~500千克,然后注入新水,培育浮游生物。
二、鱼种放养
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随着水温逐渐上升,完成池塘鱼种放养工作。每亩池塘具体放养品种、规格及放养量如下:草鱼放养规格为0.4~0.8千克/尾,放养量为1000尾,总投放量为600千克;鲫鱼放养规格为0.1~0.2千克/尾,放养量为500尾,总投放量为75千克;青鱼放养规格为0.5~1千克/尾,放养量为50尾,总投放量为40千克;花鲢放养规格为0.2~0.3千克/尾,放养量为200尾,总投放量为50千克。以上鱼种可同时投放。
三、牧草种植
1. 春季及9月种植适口性好、鱼类喜食、生长期长、产量高的黑麦草,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播种方式,用种量为22.5~30千克/公顷;第2年气温逐渐升高到鱼类开始摄食时,牧草长势旺盛即可收割进行投喂,可连续收割3次。到了次年4月,黑麦草成熟后将土壤翻耕再种植苏丹草,用种量为30~45千克/公顷。另外还可套种鹅菜,以确保每天有新鲜草喂鱼。鹅菜一般每年4月种植,5~10月收割利用,1年可收割6~8次,是培育夏花草鱼的理想饲料。鱼塘面积与种草面积的比例为3∶1,如果单纯靠种植青饲料养鱼需提高种草面积;如果能采集到部分天然青饲料(如水草、旱草等),可与种植青饲料相结合,饲草种植面积可适当减少。
2. 在两季种草前应对土壤施肥,每收割草1次后要对牧草追施1次无机肥料,以促进牧草快速生长,并使其叶片茂盛、鲜嫩,营养丰富,利于草鱼摄食后的消化与吸收,从而促进草鱼生长。中等肥力的土壤,种植苏丹草以施氮肥375~450千克/公顷为宜;黑麦草以施氮肥300~375千克/公顷为宜,每次收割后追施氮肥75千克/公顷左右,或施一定量的人畜粪。田间管理主要是松土除草、久旱浇水,保证全苗,平时要保证田间持水率。
3. 收割时期及次数直接影响鲜草品质和产量。收割过早,虽然品质好,但是产量低;过迟,虽然产量高,但是品质差。所以掌握适宜收割时期及次数十分重要。黑麦草一般可收割3~4次,4月上中旬开始收割;苏丹草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收割,一般可收割4~5次。对准备留种的地块,一般收割鲜草1~2次后就不再收割,让其抽薹、开花、孕穗,待主茎秆上的种子成熟后即可收割穗,做到随熟随收,防止和减少种子脱落。收获的种子及时晒干,脱粒保存。
四、养殖管理
1. 水质调控。放养初期气温较低,为防止鱼种被冻死,池塘水位应保持在1.8~2米;夏季高温季节,池塘保持最高水位。日常生产中要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水体透明度在25~40厘米。每隔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厘米深。每隔25天用生石灰225~300千克/公顷化浆趁热进行全池泼洒1次,既能起到消毒水体的作用,又可使池水呈微碱性,pH值控制在7.5~8.5;也可以用漂白粉1克/平方米全池泼洒,可保持池水溶解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由于池塘放养草鱼密度较大,青饲料投喂量大,草鱼排泄量大,容易引起水色恶化。因此,一定要设置增氧机,且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浮头及时开、连绵阴雨天气半夜开(阴天清晨开),晴天傍晚不开、阴天白天不开,高温季节中午坚持开机2~3小时。
2. 饲料以投喂青饲料为主,青饲料一定要新鲜,不投老化的茎叶和变质的陈草。在4~9月鱼类旺长期,日投草量应占草鱼总重量的30%~50%。在早春、晚秋季节,要按鱼体总重量的1%~3%投喂菜饼、糠饼、麦芽等精饲料,以增重保膘。在距离自动投饵机20米以外的地方设置投草框,一是防止青饲料被风吹满塘,引起腐烂而败坏水质;二是充分利用青饲料,防止浪费;三是便于及时捞取剩饵残渣。青饲料投喂量以草鱼每天有少许残饵为好。
3. 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除清塘、鱼种浸洗消毒、水体消毒外,还应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可定期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等药物挂篓、挂袋预防鱼病。高产草鱼塘在生长旺盛期每5~7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深20~30厘米。若透明度低于30厘米,说明水质过肥,应及时注水、换水。4~9月为草鱼病害频发期,每月全池至少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为50克/立方米。出现疾病应对症下药。
4. 及时起捕。由于草鱼、鲢鱼、鳙鱼耐氧能力低,特别是高温季节,如不及时捕捞上市则极易引起缺氧、浮头、泛塘。一旦市场上价格、销路好,就应及时将能达到上市规格的草鱼、鲢鱼和鳙鱼捕捞上市,一方面可以回笼投资,另一方面可降低池塘的载鱼量,有利于小规格草鱼及其他鱼类生长。(张彪、吴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