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坑螺是一种可食用螺,野生主要生长在小溪里,吸附在浅水区的石头上。以前山坑螺很常见,数量多,但现在随着环境污染,以及人工过量,已经很少见了,因此发展了人工养殖技术。

src=http___inews.gtimg.com_newsapp_match_0_10509609489_0.jpg&refer=http___inews.gtimg

1.养殖环境

山坑螺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特点,人工养殖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即可,养殖环境可以选择在农村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另外也可以用养殖池饲养。养殖池饲养,要求底泥厚度在10-15cm,水体开阔,水面栽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四周可栽种藤瓜菜搭棚遮荫,池里可以放入竹尾、石块、草地等供山坑螺隐蔽栖息。

2.投放前清池

山坑螺投放前,可先用生石灰清除*鱼虾和其他杂螺,一般亩用60公斤~80公斤,3-4天后可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供山坑螺摄食。

3.种螺来源

可以市场购买或者是野生采集,选择壳薄、色泽淡褐、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可每平方投放种螺1-2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放量2-3倍,山坑螺养殖,可以单独饲养,也可以套养鲢、鳙鱼种或泥鳅混养方式。

4.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饲养,可隔一段时间投放适量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高密度精养下,则需要投放人工饵料,可简单用米糠、麦麸、豆粉以40%、30%和20%的比例配合成螺的上等饲料。日常投喂可根据气候以及吃食情况,按时投喂,一般20℃~28℃时,食欲旺盛,可2天投喂一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水温在15℃~20℃、28℃~30℃,可一周投喂2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5.日常管理

要注意农药、化肥等污染流入到饲养水源中,还要防止鸭、蛇、鼠、鸟等侵入食用山坑螺,在高温时节,要注意控制水温,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山坑螺进入泥*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山坑螺越冬。

6.收获

山坑螺收获,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注意留养幼螺和选留部分母螺,可以自然补种,无需投放种苗。另外根据其生活习性,可选择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螺。

7.运输

山坑螺的运输很简便,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运输途中只要保持湿润,防止曝晒即可,运输路程远的话可以用泡沫箱装冰运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