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去戎装换工装,在电力一线他英姿勃发,守护万家灯火彻夜璀璨。脱去工装入乡村,在扶贫一线他无畏艰辛,无私奉献。他就是王文刚,国网蒙东兴安科右前旗供电公司驻大石寨东方红村第一书记。自2016年起,他先后入驻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双花村、东方红村,用军人的气魄和国网电力人的操守,漂亮地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打造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养牛脱贫成效显

2000年,拥有13年军龄的王文刚光荣退役,被分配到国网蒙东兴安科右前旗供电公司运检部任副值班长一职。2016年,王文刚接到扶贫工作任务,随后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脱贫攻坚的农家庭院。

“最开始肯定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是2018年从双花村转任东方红村驻村第一书记时,没有群众基础,得不到百姓信任,帮扶工作开展起来十分缓慢。”回忆起最早来到东方红村时的情况,王文刚说道。

困难是有的,但遇见困难就退缩这绝不是军人的作风。从那天起,王文刚开始用半年时间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工作中将政府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细,生活上对村民们更是照顾有加。政府的分红他总是挨家对照,一支笔、一张纸、一个人,走遍村子227户。

“王书记的扶贫可是实打实的!收入高了,屋子亮了,人心暖了,我们能不支持嘛。”东方红村的村民齐国忠笑着说。

东方红村以种植玉米为主,收获后田里的秸秆要么烧火要么就变成了垃圾,但对于养牛户来说这都是上好的饲料。2018年秋收后,王文刚开始动员村民走上了养牛致富路。

“王书记!我相信你,我家要养牛!”61岁的周立军是村里较早的养牛户之一,2018年通过政府帮扶,周立军家分到2头基础母牛,从此开始了他的养牛生涯。

“最开始,王书记带着村里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几乎天天都往我这跑,备料、饲养、配种、看病,王书记从头跟到尾。”周立军说。2019年,周立军家的母牛经过人工受孕,怀上了“双胞胎”,这让周立军大受鼓舞,王文刚更是早早就替周立军找好了兽医接生。

致富经公鸡_致富经炒公鸡_公鸡炒法

王文刚在东方红村一社村民周立军家商量养牛事宜 (尤健 摄)

“我家母牛生牛犊的时候,王书记比我们老两口都紧张,跟着跑前跑后,真是比自己的事都上心。”周立军说。如今,他家的牛养得有模有样,家里的6头牛每年能给他带来6万元收入。

2020年,为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村民加入到养牛致富的道路中来,王文刚组织村民成立了养牛互助社,组成8个互助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养牛户担任组长,对于新加入养殖村民给予从养殖技术到销售渠道一条龙式精准帮扶。建立微信联络群,有收购意愿的商贩通过微信群就可以完成线上收购,效果十分显著。

如今,东方红村的“脱贫牛”从原来的167头,增长到576头。通过养牛,2020年村里最后4人成功脱贫,东方红村也彻底摘去了贫困的帽子。“到2025年,我们村要达到基础母牛1000头,实现村民收入翻倍的目标!”王文刚坚定地说。

授人以“渔”致富经

对于从部队转业、现担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大石寨镇东方红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王文刚来说,由村部宿舍到每一个贫困户家的步数他都烂熟于心,像部队列队报号一样张口就来。

“村民有事找你,是对你的信任,扶贫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王文刚总是这样说。他从早忙到晚是常事,大到招商引资,小到家长里短,王文刚事无巨细,村民们都叫他“闲不住”书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对了‘药方子’,才能脱掉‘穷帽子’。因地制宜,开展对贫困户村民培训。”2018年12月26日,王文刚在扶贫日记中写道。

开展入户调查,了解村民需求,王文刚组织村干部共同开会研究,为贫困户村民开办“脱贫致富”培训班提上了日程。“‘闲不住’第一书记出新招,东方红村脱贫又要向前迈进一大步!”东方红村党支部书记李福满怀说。

2019年4月,东方红村种植玉米培训班开课了,培训请来大石寨镇农科站技术员前来授课,246名留守村民参加培训。从如何选种、减肥减药,到如何播种保全苗等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这个培训讲得好,老师把问题都讲到了点子上,是我们平时种植常遇到的问题。”培训班获得好评,这让王文刚干劲十足。

村民用上“舒心电”

2020年农网升级改造前,东方红村只有两台变压器,总容量150千伏安,村上用的是35毫米裸铝导线,电压也只有176伏。饭不熟、水不开、灯不亮都是常事。

得知村民诉求后,王文刚第一时间与派出单位国网蒙东兴安科右前旗供电公司联系,申请将东方红村纳入农网升级改造范围。

2019年,在王文刚的不懈努力协调下,供电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进行现场勘查,以最快的速度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63万元,将原有2台变压器升级为5台变压器,总容量达1000千伏安。全村新建10千伏输电线路3公里/立杆40基,新建0.4千伏输电线路5公里/立杆90基。同时将原有旧线路升级为120毫米绝缘导线,电压等级从176伏升级到220伏标准电压。

爱心鸡雏促增收

2018年7月4日,驻村帮扶单位国网蒙东兴安科右前旗供电公司,鼓励引导建档立卡户发展庭院经济,先后为每个贫困户购买50只鸡雏。76岁村民窦玉林看着领回来50只鸡雏,心里犯了难:“鸡雏是好鸡雏,可用什么喂呀?如果用饲料喂,成本太高了,喂不起呀!”

带着50只欢蹦乱跳的鸡雏,愁眉不展的窦玉林,见到王文刚一脸愧疚地说:“你的好意我领了,王书记,这鸡我养不起,饿死了多白瞎,还是还给你吧。”

王文刚看着这两大纸壳箱里活蹦乱跳的鸡雏,再看看窦玉林满脸的愁云,不禁笑了起来:“窦叔,这鸡好养。你的难处我都想到了,我有办法让你‘零成本’养鸡!”

王文刚帮着窦玉林把鸡雏送回家,紧接着就领他往山上走去,边走边向他“面授机宜”:“窦叔,鸡白天你就把他放到山上养,让它吃点‘纯天然’的,等到晚上,你就给它喂这种野菜,里面掺点玉米面就行。等到上秋了,您到地里捡点没收净的玉米棒子,破一破喂鸡吃,就解决了饲料的问题。”

两人边走边唠,窦玉林听着听着,笑模样跟着浮上脸膛,一脸愁云迎风散去。“王书记,你想着我家的事儿比我还心细,这样养鸡有‘道行’,我听你的。”行走中想出“锦囊妙计”,心系群众的人,总有让人信服的一天。

元旦前夕,窦玉林仅仅喂了5个多月的小鸡,被他养到7斤左右,通过驻村工作队帮助销售,一次就销售27只,每只卖到100元,一次性收入2700元。到2023年夏天,窦玉林销售鸡蛋2400余枚,收入2880元。

“好听不好听,我叫第一声”,雄鸡报晓,村民发家,全村48户建档立卡户饲养2400只鸡,全村共饲养5326只鸡,其中公鸡有2129只,增收146000元。

不积以跬步,无以成千里。王文刚的“跬步”是标准的“75公分/每步”,是当兵出身的人锻炼出来的;这位国网蒙东兴安科右前旗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高级技工,自被委任到扶贫一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弹指一挥8年间,每天走访贫困户,至少要走上12000步,“跬步”相积,该有几个“千里”?王文刚的坚守与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近日,东方红村“两委”班子代表村民为他颁发了“东方红村终身名誉第一书记”证书。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从双花村转战到东方红村,王文刚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村”。他说,职务有任职年限,但服务人民群众没有休止符。于他而言,“终身名誉第一书记”永远是最崇高的荣誉。(金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