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水产品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现代水产品养殖技术不断进步,致使大量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增加,而淡水螃蟹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且口感可口的水产品 在备受百姓们养喜爱的同时也受到了养殖者们的“特别关注”。
在我国淡水螃蟹主要分布在长江入海口地区。
经过多年的培训经验和开发,已经发展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淡水螃蟹养殖技术,为螃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提供了保证,在育苗操作和诱饵的合理布置方面也进行了有效的确定这些措施对螃蟹养殖的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
人工养殖淡水螃蟹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如投放苗种、配置饵料以及后期的放流等。然而,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和创新,淡水螃蟹养殖逐渐在各地大规模发展起来,并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螃蟹的生活习性 ·】——»
螃蟹所需环境以及饵料摄取
螃蟹通常栖息在潮湿的泥岸洞穴中,也可能在水中的石块或水草中。对于江海湖泊而言,它们喜欢清洁的水域和水草茂盛的区域。
在池塘等小范围内它们一般栖息在池底的泥草中,螃蟹的生活特点是昼伏夜出,挖穴是它们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它们防御侵害的一种方式,通常选择在较松软的土层中挖掘洞穴。
作为水生生物,螃蟹的食物主要来自水中,以水草为主食的同时也会摄食一些腐殖质,此外,螃蟹也可能捕食小昆虫、蠕虫、小鱼和小虾等,但水草仍然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而泥沙的摄食只起辅助消化的作用。
«——【· 螃蟹养殖前的准备 ·】——»
适合养蟹的淡水池塘需要保持水质干净、有足够的水,并且方便进水和排水,土壤也要保持适合螃蟹生存的舒适度,通气性要好池塘不能太小,水深要在0.6到1.5米之间,还要建一些小土堆,给螃蟹提供挖洞和采光的地方。
在新建的淡水养殖池中放养螃蟹之前,可以先用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消毒让池水保持干净和卫生,这样可以减少对螃蟹的危害。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确定池子的大小,然后调配适量的漂白粉溶液,快速而均匀地将溶液泼洒在整个池子中,一般在清洗池子后的5-6天就可以开始放养螃蟹了,千万记得要遵循相关法规和建议,确保安全使用药物消毒剂。
经过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后,等待3-4天后可以在池塘中投放大约150kg的有机腐殖质等肥料。几天后,池水的颜色会逐渐变为青绿色。重要的是要保持池水的清洁和卫生。
在淡水池养殖螃蟹时,水草环境对于它们的生长习性至关重要,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习性特点,在池子中种植或投放适当的水草,营造出与自然生长环境相似的氛围有助于增加螃蟹的产量。
在放置水生植物时,需要注意有效控制植物的密度,以避免遮挡光线并影响植物和螃蟹的生长效率。过于密集的水生植物会限制光线进入水体,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对螃蟹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适当的水生植物在调节池塘温度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水生植物能够吸收部分阳光照射热量,减少水体的温度波动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这对于螃蟹的生长是有益的因为它们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有一定要求的。
种植水草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分散螃蟹在池中的分布,让它们可以在不同高度上自由活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水草种植不能过于密集要留出一定的日照空间,这样可以确保螃蟹在池中有足够的舒适空间。
«——【· 螃蟹养殖小技巧 ·】——»
对于螃蟹的幼苗阶段,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5-30摄氏度之间,其中最佳温度约为25摄氏度,在螃蟹养殖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养殖池水的温度,使其保持恒定,如果水温过低就需要进行增温措施。
确保螃蟹有充足的空间对于它们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果养殖空间过于狭小密集,会导致水中供养不足,水质下降等不利现象的发生,需要严格控制养殖空间。
根据大多数实际养殖经验,每亩大小的淡水池一般可以放养500-600只螃蟹,这被认为是最佳密度可以为螃蟹提供充足且良好的生长空间。
对于淡水池养殖螃蟹来说它们的食物来源比较多样化,在喂养时可以使用新鲜的鱼类饲料,并适量添加食盐,经过高温烧熟并去骨后将其搅拌成鱼糜并制作成小团状颗粒,这些颗粒可以直接抛撒到水池中喂养螃蟹的幼苗。
喂养须知
蟹苗下水后就需要开始投喂饵料了。开始投喂时,可以将豆类、小麦、瓜类、山芋、马铃薯等打碎制成糊状,也可以将小鱼、小虾或动物内脏剁碎熬成糊状。动物性和植物性的饵料都需要投喂,不能单一使用。每天的投喂量约为蟹苗体重的4-5%。
在初期阶段喂养时需控制好时间和量,饵料不应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投放而是一部分投放在池边的浅水区域,另一部分要散布在水生植物较为密集的区域。
大约6-10个月后,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螃蟹的个体逐渐增大,水池温度也会升高对食物的摄入量也会增加,投喂的饲料不再需要制成糊状。
瓜类、山芋、马铃薯等可以切成片状或丝状,小麦、玉米、豆类等可以浸泡或煮熟后投喂,小鱼、小虾可以切断或不切直接投喂,螺狮、蚌、蚬要砸烂后投喂,当然也可以购买市场上的优质河蟹专用饲料来投喂。
尤其是在螃蟹8-10个月时,肉质肥美,自身重量增加,养殖人员需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喂养量。
特别注意的是在喂养过程中要考虑到水池的温度、天气条件,以及螃蟹的生长状况等因素适当调整饲料量,如果发现河蟹在蜕壳前后的1-2天基本上不进食就要减少投喂量,发现零星的蟹壳,就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帮助河蟹顺利蜕壳,促进它们的生长。
防逃措施
幼苗期的螃蟹活动能力较弱,但随着成长机能也逐渐成熟活动能力增强,从长远的养殖角度考虑,需要管理者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螃蟹的活动范围。
常见的措施包括在水池的四周设置竖杆拉网以防止螃蟹逃脱,另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或水泥板等方式限制螃蟹的活动范围,特别是在下雨天池中水位上涨时,更需要合理有效地控制螃蟹的活动范围。
具体采取何种防逃方法,可以根据养殖的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养殖管理者应考虑池塘环境、螃蟹数量和生长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方式,以确保螃蟹的养殖效果和管理效益。
«——【· 育苗分辨以及放养时间 ·】——»
长江流域生产的蟹苗一般质量较好,具备整洁的规格、完整的步态、强壮的体格以及活跃的爬行能力,同时没有受到伤害和疾病的影响。
在鉴别河蟹品种时,有几个方法可以使用:
观察河蟹的背甲两侧的侧齿,长江蟹的侧齿通常比较尖锐手摸上去会有明显的刺痛感,而其他水系的扣蟹的侧齿可能会有突出感但没有明显的刺痛感。
观察螃蟹的背甲也是辨别品种的一种方法,如果河蟹的背甲左右之宽稍微大于上下之高,那大概率是就是长江的蟹苗,通常来说长江蟹苗的步足较长,尤其是较大的蟹苗。
当然了,这些方法可以作为初步的鉴别依据但并非绝对准确,如果需要更精确的鉴别,最好还是咨询专业人士或参考相关的饲养指南和专业资料。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其他地方购买的幼苗不能直接放入养殖池中,为了使幼蟹适应养殖池的环境,应该在放入池塘之前进行适当的处理,运输过来的螃蟹苗需要经过透水冶适应才能下塘,因为在运输的过程中螃蟹的腮丝会脱水,突然由干到湿容易对螃蟹造成强烈刺激。
在开袋投放前,可以将装螃蟹苗的纱网袋放在池水中浸泡一分钟,然后取出放置5分钟沥干,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然后才将其投放到池塘中。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幼蟹放入水中浸泡2-3分钟,然后取出放置10分钟,重复这一过程2-3次。通过这种方法,幼蟹逐渐吸收足够的水分并适应水温的变化。
这样的处理过程有助于减少幼蟹在适应新环境时的压力,同时也能够排除或减少传染病的风险,在幼蟹适应了水质和温度后可以将它们放入养殖池中进行进一步的养殖工作,以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
在每年的3月份投放螃蟹苗比较合适,因为这时气温回升,水温也趋向稳定,可以提高河蟹的成活率。投放的螃蟹苗一般规格在10克/只左右,每亩池塘的投放量一般在1100至1500只左右。
投放螃蟹苗时,可以在池塘周围选择多个位置进行投放,这样有利于螃蟹苗的及时均匀扩散在水塘中。可以在水面放一块木板,将螃蟹苗放在木板上,让它们自行从木板上爬到水里去,这样可以更容易发现病蟹或死蟹并及时将其剔除掉,保持养殖池的健康状态。
«——【· 结论 ·】——»
现如今市场上的水产品琳琅满目,而每到中秋前后螃蟹都是大家青睐的食物,有了需求就会有市场,在进行人工淡水养殖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从而可以提高养殖的效率。
通过切实把握螃蟹的生长环境和习性满足市场对海鲜产品的需求,平时还需要加强巡塘工作,检查防螃蟹逃脱的设施是否有破损情况,以及是否有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池中,随时查看水质状况、观察河蟹的活动、进食以及蜕壳情况等等。
养殖人员一定要记录巡塘日记,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螃蟹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