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都市报讯(记者陈婧 通讯员潘健君)在通城县大坪乡水口村,一朵朵散发出清爽香气的紫苏被送入生产线,与辣椒混合,加工成美味可口的紫苏辣椒酱,年销量达500万瓶。这条飘香的新兴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亿元,通城正以此为契机打造全国紫苏产业大县。

而撬动这个巨大产业的,就是退役军人金辉。

紫苏的种植方法及产量_紫苏种植技术及亩收益_种紫苏致富经

●不图安逸闯商海

1999年,20岁的金辉从部队退役。本可在县城找一份稳定工作的他,决心到沿海城市闯一闯。期间,因数次见义勇为,他受到了当地公安机关的多次表扬。

金辉的创业之路,还要从他与农产品的结缘开始说起。

“2005年,我进入一家绿竹笋种植与加工的台办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和营销工作。”金辉说,当他看到一些普通的农副产品经加工后,增值上十倍,成为国内外抢手货,不由地想到生养他的那片故土以及家中父母。

难道家乡的农产品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乡亲致富的希望?带着疑问和思考,金辉进入一家加工农副产品的企业,从事产品、项目开发,深入掌握农产品深加工技术。

2007年,金辉又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学习借鉴海外的农产品开发先进理念和营销模式,深入了解行业出口标准等。期间,他跑遍了全国各地大中型厂家,将各地的农副产品送到欧美国家。

2010年,在食品行业积累了足够经验的金辉,注册生自然LiveNature”“卡非KaFei”等休闲零食品牌,创办香港生自然实业有限公司。他从产品品质、工艺流程、销售、品牌、技术及市场方面,为一些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提供参考建议,顺利帮助几个差点关停的生产厂家渡过难关,并逐渐成为行业佼佼者。

“后续几年,我又与浙江宁波食品公司、山东农副产品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并成功打入欧洲等高端市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金辉说,数年商战,为回乡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爱“洋味”爱紫苏

2013年,在香港生自然实业有限公司基础上,金辉回到家乡通城县关刀镇,投资1000万元租下厂房改造了2栋食品生产精加工车间,创办当地首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休闲零食企业——卡非食品有限公司。

考虑到家乡的资源优势还不够成熟,金辉便依托原有的合作生产基地生产半成品,再到家乡公司精加工包装,生产出的菲律宾芒果干、凤梨干、美国草莓干等各种水果干、坚果豆类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这时,家乡的紫苏走进了金辉的眼帘。

“通城素有种植和食用紫苏的传统。从前在农家房前屋后,紫苏十分常见,农妇们在烧鱼、炖汤时,会揪下几片入汤入菜。以前在广东打工,我从通城老家带去的辣酱,经常引得员工嘴馋。为什么不能用家乡的紫苏制作辣椒酱,说不定也能像‘老干妈’一样销往全国!”有了这个念头,金辉当即注册“黄袍农夫”商标,并在关刀镇塔岭村流转土地建设种植基地,在房前屋后种满了紫苏和辣椒,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制作了首批1000瓶紫苏辣椒酱投到县城特产店,不到一周就被抢购一空。

2016年,金辉成立通城源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聘请专业团队参与产品研发,目前已研制出多种口味的紫苏辣椒酱,年产量500万瓶,产品迅速打入华中、华南市场。

在金辉的带动下,目前通城县种植紫苏近万亩,“黄袍农夫”以2.5元每斤的保底价回收新鲜紫苏叶,不仅带动大坪乡、塘湖镇等1000多户规模种植辣椒酱原材料,还带动绿美鲜农业、三毛姐食品等10多家加工企业抱团发展,建设紫苏产业园,紫苏产业产值迅速过亿元。

“是部队赋予我敢于挑战困难的坚强意志,让我拥有高于常人的责任与担当。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努力,让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增值,让千家万户种植紫苏辣椒的农民走上致富路。”金辉说,下一步,他着手筹建万亩农副产品种植加工基地,向湘鄂赣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当地紫苏辣椒种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