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白草塬镇金昌胜隆农业有限公司洋葱种植基地里,600余亩洋葱迎来了收获期,村民们将洋葱拔出、去叶、分装,一排排袋子鼓鼓囊囊,紧实有序,整装待发,田间一派喜气洋洋、“葱葱”忙忙的丰收景象。
在白草塬镇北刘村的田间地头,采摘工人们俯身穿梭于田地间,井然有序地采收、分拣、装袋。金昌胜隆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冉生浩原本在金昌市发展洋葱种植,已经有多年的种植经验,并且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今年,他在白草塬镇承包了600多亩土地进行洋葱试点种植,每亩平均产量在6吨到7吨左右,现在已按一斤6毛钱订购给客商,收入非常可观。
金昌胜隆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冉生浩:现在洋葱开始挖了,按照现在洋葱装袋的数量来看,1亩地产量在六吨左右不到七吨。现在的行情是(一斤)六毛钱左右,产下六吨的话就是六、七千元左右,收入还算可以。
今年是种植户李志刚种植洋葱的第一年,在自家地里,他一边查看洋葱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试种洋葱取得成功的"战果”,表示明年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增收致富。
会宁县白草塬镇北刘村洋葱种植户 李志刚:最低亩产量都在六吨到七吨,有时候甚至能产到八吨到九吨。今年我是第一次种(洋葱),明年我还要继续增加种植面积,现在的洋葱确实很好,能卖出去,(洋葱)叶子也能回收,养殖业也能用上,从我的角度上我觉得效益很好。
对于李志刚来说,金昌胜隆农业有限公司洋葱种植基地“落户”白草塬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学技术、挣工资、兴产业“三管齐下”,让他可以揣着鼓鼓囊囊的“钱袋子”,走上致富路。
会宁县白草塬镇北刘村洋葱种植户 李志刚:边打工边学习他们的技术,效率确实很好,第一,吨位能赶上去;第二,经济效益也能提高,比我们种土豆的效益好。
洋葱进入收获期,也吸引了大量采收工。附近的村民趁着农闲都来基地采收洋葱,不仅帮公司和种植户解决了采收难题,也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增加了经济收入。
金昌胜隆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冉生浩:我们今年种植洋葱带动了当地老百姓的就业,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因为我们劳务工资的话一亩地(一天)接近400元,一天要挖二十亩地左右,也就是接近一万元(工资)。
冉生浩还告诉记者,洋葱浑身都是宝,圆滚滚的洋葱上了大众的餐桌后,为避免洋葱叶子造成环境污染,他们与当地合作社沟通协调,将叶子当做饲料回收利用。
金昌胜隆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冉生浩:我们与当地的合作社达成协议,把洋葱叶子出售给养殖合作社,当成他们养殖的饲料来使用,达到双赢的结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会宁县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注重发挥特色产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致力解决老百姓“种什么”最高效、最经济的问题,不断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增加群众特色种植收入,用特色产业“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会宁县白草塬镇党建办主任 杨来旺:我们白草塬镇向来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与转型,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发展。2023年我们采取自主发展与引进外企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目前,全镇的洋葱、辣椒、黄瓜等蔬菜都已全部上市。蔬菜收入和劳务收入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将进一步坚定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白草塬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感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找准“金钥匙”,打开会宁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大门”,就是要立足特色、发掘优势、精准发力、扩大规模、实现融合,用特色产业这一“引擎”激发农村产业的内生动力。只要我们推动特色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定能让更多的乡村奔跑在特色产业振兴的“春天里”,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会宁融媒记者 牛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