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3月17日电(记者王大千)记者日前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一项历时5年的高原牦牛高效养殖科研项目获重大突破,实现牦牛“一年一胎”的高效繁殖,为实现牦牛产业减畜增效提供了新路径。

青海省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基地之一,有4.74亿亩可利用草场,牲畜存栏量约2200万头只。其中,牦牛存栏近500万头,是我国牦牛头数最多、质量最好的省份。但长期以来,牦牛繁殖性能低下、牛犊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畜牧业高效发展。为此,青海省启动牦牛高效养殖技术的科技攻关,希望能突破传统养殖瓶颈助牧民增收。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研究员于明胜介绍,5年来,项目组通过建牛舍、枯草季补饲等精细化养殖技术,为牦牛生长发育关键期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足够的营养,同时为牦牛肉、奶产品量身定制加工环节,大幅度提高牦牛产值。

实践结果表明,2岁的母牛即可产犊产奶,一年一胎,两年实现繁殖率88%-94%;30个月大的公牦牛体重可达到290公斤,母牦牛215公斤。而传统方式牦牛繁殖两年仅一胎,4岁牦牛繁殖率只有50%左右,30个月大的公牦牛体重仅有160公斤。

“以上数据有力证明了项目技术成果,不仅大幅提高牦牛生产效率,同时也为解决草畜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于明胜说,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探索出养殖加工一体化的现代技术模式,能缩短产奶周期并让产奶的母牛创造更高产值。这一技术成果有望在青藏高原大力推广,将对高寒牧区生态畜牧业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