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泸溪县早春辣椒避雨栽培关键技术

周书栋等

泸溪县地处湖南湘西地区,辣椒种植历史悠久,是湖南省重要的辣椒产业大县,目前年种植面积 3 800 hm 2 (5.25 万亩)以上。湘西地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多,采用直播、不覆膜栽培,辣椒生长缓慢,易出现低温危害、严重死苗的现象,产量不稳定,种植风险较大。由于钢架设施大棚具有成本高,山地地形不利建棚,且基地固定,不能进行水旱轮作等土壤改良操作等不足,导致其不能在泸溪县进行大规模推广。[青钱柳头条号网络首发]

为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以及泸溪县农业农村局的相关技术专家,在湘西州泸溪县进行了 3 a(年)试验,开发出一种早春辣椒避雨栽培设施,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辣椒于 10 月上旬播种育苗,翌年 2 月中旬定植,定植后盖避雨棚膜,最早可在 4 月中旬采收,避雨栽培可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每 667 m 2 辣椒产量可达 3 500 kg,产值达 8 000 元以上,种植效益大幅度提高。避雨栽培设施由拱架竹片和薄膜组成,成本低廉,每 667m 2 成本低于 900 元,可连续使用 2~3 a(年),安装和拆卸简易,方便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早春辣椒避雨栽培技术在湘西州泸溪县及周边县市推广近 533.3 hm 2 (8 000 亩),改变了当地长久以来直播、不覆膜的传统栽培方式,且每 667 m 2 辣椒产量提高 30%,上市期提早 25 d(天)以上,效益明显增加,辣椒产业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

1播种前准备

1.1育苗棚选择采用大棚套小拱棚双层膜保温育苗模式。大棚为竹木或钢架结构,竹木大棚高 2.0m,跨度 4.0 m,长 20 m,或采用更高标准的钢架大棚;棚膜选用 0.08 mm 厚的聚氯乙烯无滴膜。小拱棚为竹木结构,高 0.5 m,跨度 1.2 m,采用 0.04mm 厚的聚氯乙烯膜覆盖保温。

1.2品种选择依据当地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选择早熟、耐低温弱光且抗病能力强的优良辣椒品种。泸溪县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是博辣红牛和当地玻璃椒。

1.3整地做畦苗床深耕细耙,每 667 m 2 施腐熟农家肥 2 000~3 000 kg 或生物有机肥 300 kg,钙镁磷肥(P 2 O 5 ≥ 15%)100 kg,生石灰 50 kg。整地做畦,平整畦面并去除杂草,畦面宽 1.2~1.5 m,畦高 0.2 m,沟宽 0.5 m。

1.4配制营养土营养土由园土和腐熟有机肥混合配制而成,土肥体积比为 6∶4(下同)。园土采用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将配制好的营养土铺在苗床本土上,营养土厚 2~3 cm,然后用 30% 恶霉灵水剂 1 000 倍液喷施床面,或用 70% 五氯硝基苯粉剂与 100 倍干细土混合撒于床面。

2播种

辣椒于 10 月初播种。每 667 m 2 大田需辣椒种子 30~50 g。播前将种子用 50~55 ℃热水浸泡,不断搅拌,并保持此温度 10~15 min(分),冷却后在常温下继续浸种 6~8 h(小时),然后捞起晾干,用 1% 硫酸铜或 1% 次氯酸钠溶液浸种 5~10min(分),用清水洗净后待播。

选择晴天进行播种。播前苗床浇足底水,苗床表土以下 5~10 cm 湿透即可,待底水全部下渗后再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到畦面,每 1 m 2 苗床播种量 15 g 左右,播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盖土厚0.5~1.0 cm,再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3播种后管理

3.1温度管理播种后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 30 ℃左右,夜间 18~20 ℃,7~10 d(天)即可出苗。70% 的幼苗出土后及时将床面上的地膜揭去,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 23~25 ℃,夜间 15~17 ℃。

3.2水分管理保持苗床土壤湿润,苗床过湿时要加强通风排湿,同时向苗床撒施干细土,每次细土撒施厚度 0.5 cm。中午幼苗出现萎蔫状态时,表明苗床缺水,应选晴天中午进行浇水,以苗床表土以下5 cm湿透即可,同时进行通风降湿和中耕操作。

4分苗

在 11 月中旬,幼苗两叶一心或三叶一心时进行分苗。分苗前准备好分苗床,分苗床要提前铺好8~10 cm 厚的营养土。分苗前一天浇足“起苗水”,选择晴天 10:00~16:00 进行,采用单株分苗,株行距8~10 cm见方,浅栽,以子叶露出床面为宜。分苗后及时浇足定根水,搭建小拱棚并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5分苗后管理

5.1缓苗期分苗 7 d(天)内地温保持在 18~20℃,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 25~30 ℃,夜间 20 ℃。分苗后 5 d(天)左右,分苗床进行一次中耕,幼苗四周中耕深度 3 cm 左右。7 d(天)后幼苗新叶开始生长时逐步通风,降湿降温,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 20~25 ℃,夜间 15~17 ℃。

5.2生长期缓苗后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 20~25℃,夜间 15 ℃左右;12 月至翌年 1 月棚内温度白天维持在 20 ℃左右,夜间 10 ℃以上;当外界气温低于 0 ℃时,小拱棚覆盖稻草或双层内膜保温。视分苗床土壤干湿程度于晴天上午浇水,防止床土过干,每次浇水后要及时通风,并进行中耕。

5.3炼苗期2 月上旬,幼苗具有 10 片真叶左右,在定植前 7~10 d(天)逐渐加大通风量炼苗,使幼苗提前适应定植后的环境。定植前 1~2 d(天)对幼苗喷施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64% 恶霜 · 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预防疫病、灰霉病。

6定植前准备

选择前茬为水稻或非茄科蔬菜的地块。深耕整地,每 667 m 2 施腐熟农家肥 2 500 kg 或生物有机肥 300 kg,钙镁磷肥 100 kg,三元复合肥(N-P-K为 15-15-15)50 kg,生石灰 100 kg。做畦方向依地形地势确定,尽量按照南北方向,畦宽 2 m,畦沟宽 0.5 m,沟深 0.4 m。畦面中间开 1 条宽 0.3m、深 0.2 m 的小沟,形成一垄两畦的形状。畦面中部稍高,两边低,呈“龟背”形。

7搭建避雨棚

7.1材料准备避雨棚由拱架竹片和薄膜组成,竹片采用多年生毛竹制作而成,长 4 m,宽 4~5cm,厚 1~2 cm。薄膜选用幅宽 4 m、厚 0.04 mm的聚氯乙烯膜。

7.2架棚棚架沿畦面走向安装,拱架竹片的两端直接插入栽培畦两侧,入土深 20 cm 左右,使棚高 1.5 m,跨度 2 m,拱架间距为 1.0~1.5 m,并分别在棚架的两端距第一拱架 1.0~1.5 m 位置各埋入1 个地锚钩,拉一道细铁丝将地锚钩和拱架顶部串连为一体,使棚架稳固。

7.3覆膜将薄膜展开并覆盖于棚架上,拉直棚膜后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地锚上,用压膜绳将薄膜压紧在棚架上,并将压膜绳绑在埋入棚架两侧的木桩上,充分固定好。

8定植

于 2 月中旬选晴天定植。单株定植栽培,株距35~40 cm,每 667 m 2 定植 2 500 株左右。定植深度以不埋没子叶为宜,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使幼苗周围的土壤充分湿润。

9定植后管理

9.1前期促返苗定植后及时封闭避雨棚,棚架四周要封严,确保无漏风口,以提高棚内温湿度。定植 7 d(天)后转入正常管理。

9.2水肥管理

9.2.1水分管理春季及时排水防渍,后期出现干旱时选晴天下午或清晨及时进行垄沟灌水,灌水深度以不漫过垄面为宜,若田块已安装滴灌设施,可按照滴灌要求进行灌溉。

9.2.2追肥定植成活后进行第 1 次施肥,每 667m 2 用三元复合肥(N-P-K 为 15-15-15)5~8 kg,配制成浓度为 0.1% 的水溶液,随水施肥。间隔10~15 d(天)后进行第 2 次追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与第 1 次相同。以后每采摘一批辣椒进行一次叶面追肥,每 667 m 2 可用 0.2% 磷酸二氢钾120~150 g+0.2% 速乐硼(美国硼砂有限公司生产,纯硼含量 20.5%,硼酸钠盐含量 98%)90~120 g,或其他叶面肥喷施。

9.3避雨棚管理

9.3.1保温2 月底至 4 月初注意防寒保温。前期棚内夜间温度保持在 15 ℃以上,气温回升后注意及时通风降温。

9.3.2避雨4 月中旬以后直至采收结束,将薄膜揭至棚腰处(距离地面 50~80 cm)并固定(图 1)。

春季大棚辣椒种植技术_春季辣椒大棚种植技术要点_春季大棚辣椒种植和管理

图 1避雨棚

10病虫害防治

早春辣椒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灰霉病,成株期病害主要有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等。采用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0.1物理防治利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烟青虫等害虫成虫,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等。

10.2化学防治

10.2.1病毒病可用 20% 盐酸吗啉胍 · 铜(病毒 A)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1.5% 植病灵乳油1 000 倍液叶面喷雾,每隔 7 d(天)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3 次。

10.2.2疫病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全面喷药,并及时将病株带离田间,可用 25% 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 1 500 倍液,或 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 72.2% 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 800 倍液喷施或灌根处理,每隔 5~7 d(天)防治 1 次,连续防治 3 次。

10.2.3炭疽病可用 25% 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 1 500 倍液,或 22.5% 啶氧菌酯悬浮剂 2 000倍液,或 25%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1 500 倍液,或10% 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 1 500 倍液等喷雾,每隔7~10 d (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10.2.4蚜虫可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 1% 印楝素水剂 800 倍液,或 2.5% 氟氯氰菊酯(功夫)水剂 1 500 倍液喷雾,每隔 7 d(天)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3 次。

10.2.5烟青虫可用 1.8% 阿维菌素乳油 3 000倍液 +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000 倍液,或用32 000 IU · mg -1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00~120 g兑水 30~45 kg 均匀喷雾防治,每隔 7 d(天)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3 次。

10.2.6白 粉 虱可 用 22.4% 螺 虫 乙 酯 悬 浮 剂2 000 倍液、25% 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 000~5 000 倍液喷雾或淋灌,每隔 15 d(天)防治 1 次,连续防治 2 次;或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1.8% 阿维菌素乳油 2 000 倍液等交替叶面喷雾,每隔 5~7 d(天)喷 1 次,连续防治 3 次。

11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及时采收辣椒上市,前期青椒要勤采,以利后期坐果,后期可留红椒。采摘时应注意尽量避免损伤植株,以减少病害的侵染。每次采摘完后浇一遍肥水,促进持续坐果,提高产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