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收官之年,在决战攻坚的前线,那些奋斗在基层的扶贫人以他们的行动和信念为武器,向“贫困”发起了总攻。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之路,也照亮了人们的心。面对扶贫这样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他们有什么想法,又是如何解决了一个个困难,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人民网扶贫频道记者近期对中信银行一线扶贫人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喀什,中国最西端的边陲之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这片土地上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多元灿烂的文化。然而受到自然条件制约,部分生活在盐碱地、地震多发带的居民,长期笼罩在“靠天吃饭”的贫困之中。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新疆喀什地区的干部群众思考不停、奋斗不止,在这片历经千年风雨的土地上书写脱贫故事,种下新的生机。
为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摘帽”,自2018年起中信银行乌鲁木齐分行选派2名精英干部,分别到喀什市伽师县古勒鲁克乡和玉代克力克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间,中信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在喀什地区投入扶贫支持资金近650万元,完成扶贫捐赠项目10余个,受益村民160户、885人。村民们日子红火,干劲十足,感受到了“勤劳致富”的希望。
开发脱贫“新路子”鼓起村民“钱袋子”
“许多村民家里,屋里墙面是裸露的水泥,地面就是泥土,上面铺块地毯用来睡觉,家用电器更是看不到一件。”回忆起2018年1月初到克孜勒库木村的情景,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中信银行乌鲁木齐青年路支行原副行长虞群记忆深刻。
彼时,摆在虞群面前的艰难感受,可以从一组数字中得到佐证:起初是一个艰难的数字,2018年年初,全村有60户村民24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21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87.1%。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脱贫攻坚,当年年底有23户97人摘掉贫困户帽子,贫困发生率降至34.83%;2019年这一数字继续降至16.8%;今年,只剩8户41人等待脱贫,“全村摘帽”是一个坚定而可期的目标。
图为中信银行虞群在村民家中走访 (受访者供图)
两年半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虞群认为的扶贫关键所在。克孜勒库木村虽然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小麦、玉米产量不高,但当地的伽师瓜一旦长成,口感脆甜,销路不愁。碍于伽师瓜种植对技术要求高,种植风险大,起初只有4户人家种植,其余人还在靠种植传统作物维持口粮。
虞群联合村委会请来农科院专家,手把手给村民教授如何种植,还与昌吉市一家农业技术公司合作,向其购买优质种子,由其全程提供施肥、打药、剪枝等指导服务。去年年底,全村种植伽师瓜625亩,总产500吨,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今年受疫情影响,伽师瓜春季种植比往年有所推迟,5月的一场冰雹,让伽师瓜秧苗受到破坏,产量受到影响。如何减少损失?虞群已经备好应对之策:“我们给农户上了保险,每人能获得1000元赔偿;此外,把能够收获的现有伽师瓜晾晒成瓜干,可以提高附加值。”
伽师羊也是当地特色。“这儿的羊是吃盐碱地里的东西长大,没有膻味。”虞群介绍,中信银行总行投入300万元,为克孜力库木村建设了伽师羊养殖合作社。
目前,养殖基地已经落成,占地15亩,600只种羊也正在采购中,预计一年可带来12万元利润。“60%用来给贫困户分红,40%计入村集体收入,用来扩大再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虞群说。
除参与种植和养殖项目,村民的增收途径多种多样。例如,参与“大改水”工程项目,月收入可达4500元;在交易市场将伽师瓜放进网套,装进纸箱,麻利的话一天能赚150元。多种打零工和公益性岗位,成为村民日常参与的产业之外的收入补充。
“勤劳致富”成为看得见的激励:克孜勒库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的5000元增加至2019年的11000元,两年增幅120%。
如今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与虞群到来之初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的房屋粉刷一新,用上了彩钢旱厕,看上了电视机;庭院也打理一新,开垦一片园,种上一畦菜,结上一架葡萄,美观的同时,也形成“庭院经济”。
图为焕然一新的村民房屋 (受访者供图)
时时“在线”的驻村书记:“把扶贫一线作为考场”
“记得第一天去程的路上,车窗外一片白茫茫,还以为是下雪,其实是盐碱地。进村后,没有柏油路,到处是土。冬季一片萧索,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喀什市伽师县玉代克力克乡堂来恰普提村原驻村第一书记、中信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原公司部总经理赵辉东回忆起第一天到村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到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全面摸查情况。赵辉东说,一方面要核实贫困户的鉴别是否准确,将11户漏掉的纳入建档立卡名单。另一方面要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采取脱贫措施,例如家里有富余劳动力的,就帮助安排务工就业;不能离开家里的,就根据土地面积安排适合的种植作物,村里寻找资源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
图为中信银行赵辉东在村民家中走访 (受访者供图)
通过一段时间同吃、同住、同劳动,乡亲们对这位随时在岗、“在线”的驻村第一书记产生了信任。很快,赵辉东的住所就热闹起来,经常有村民来敲门:家里有人生病了要找书记,邻里闹矛盾了要找书记。“找书记”成为村民最安心的方式。
让赵辉东更感欣慰的,是村民精神面貌的变化。以前依靠政府兜底等着接受救济,甚至把发放的种鸡吃掉的贫困户,看到很多人在种植产业中获得明显增收,在周边工厂打工赚到稳定工资,看到了“勤劳致富”的希望,也主动找到赵辉东,想要“找点活儿干”。
2019年1月,进村整一年后,赵辉东突发心梗,在喀什的医院住进ICU病房。出院后,赵辉东回到村里继续工作,6月再次住院。这一次,赵辉东需要去乌鲁木齐做手术,随后因身体原因,回到中信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工作,未能再到村里任职。
离开村子时,村民依依不舍地送别。接替赵辉东继续开展扶贫工作的同事,还会被乡亲询问:赵书记什么时候回来看看?
图为赵辉东与村民一同劳动 (受访者供图)
两年时间,堂来恰普提村人均收入已由2017年的6600元增加至2019年的8900元,增幅35%,贫困发生率由32%降至1.71%,按照脱贫标准,该村已实现脱贫摘帽。
在中信银行,像赵辉东和虞群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2019年,中信银行乌鲁木齐分行选派7名优秀的干部员工赴三个定点扶贫村(阿克苏市依干其乡阔是托格拉克村、喀什地区古勒鲁克乡克孜勒库木村和玉代克力克乡堂来恰普提村),参与扶贫工作。
中信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党群部总经理符文斌介绍,围绕三个村的扶贫工作,2019年分行通过“卫星工厂”、伽师羊养殖、庭院经济提质增效、村级阵地建设、困难农户庭院养殖以及教育资助等多个扶贫项目进行帮扶。分行党委班子成员不定期去现场督办、调研及慰问,并将调研问题纳入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清单,切实破题解决,保证调研实效。
“把农村扶贫一线作为了解实际、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好课堂、好阵地,当作是磨练作风、提高能力、增长才干的大考场。”虞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