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石泉宣传
讲好勤劳致富故事,弘扬勤劳致富精神。在6月27日召开的石泉县纪念建党97周年表彰大会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会上,张道国等32户勤劳致富示范户受到表彰奖励。即日起,石泉宣传将陆续推出他们的勤劳致富故事,向大家介绍他们是如何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美好生活的。
张道国
功夫不负有心人
张道国是城关镇红星村五组贫困户,以前长期在外务工,却没有摆脱贫困。如何找到一条脱贫致富路,充实“钱袋子”,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确定发展方向,驻村工作队结合五组自然气候和他家实际条件,多次带他到陕西正兴有机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及其他驻村工作队黄花产业基地考察,最终确定了发展黄花菜产业致富脱贫的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明确的方向后,缺乏种植技术成为了难题。在这时,驻村工作队再次及时帮扶,主动衔接陕西正兴有机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及县农林科技局、城关镇农综站,组织邀请技术人员对他进行了产业规划、种植管护等培训,帮助他掌握种植要领。
行动决定高度。正当张道国学会黄花菜种植技术时,资金短缺又成了新的难题。为破解他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帮助下,2016年张道国申请了5万元国家扶贫贷款,栽种20亩黄花菜,并采购了2台小型烘干机。栽种后的第二年,黄花菜收益超过了2万元。2018年初,他又新发展了10亩黄花菜。如今,他成为了远近闻名黄花菜种植大户。在自身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同时,张道国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如何让大家一起走上脱贫致富路,成了他最大的奋斗理想和力量源泉。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毅然成立了“八仙云海”种养殖合作社,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让他们通过劳力入股,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互助互利,带动他们一同走上脱贫致富路。
产业发展,路是关键。如何让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远离肩扛手抬的生活,尽快通路到家,成为摆在驻村工作队和五组组长张道国眼前的当务之急。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多的时间,张道国带领五组村民通过各种途径集资86万元,并无偿投入劳动力进行建设,7个月后,一条4米宽的毛路基顺利建成;驻村工作队积极向上争取基础设施项目资金12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
2017年底,连接张道国家的组级路通了,到地头的200米产业路也通了,危房改造也完成了。他常说:“我做梦都没想到,国家的政策这么好,路到家了,房子也漂亮了,再也不用羡慕搬到城里的人哩”,喜悦之情总是不经意露上眉梢。
如今漫步在新硬化的乡村道上,不远处新改造的农舍整齐洁白;步入干净整洁的庭院,乡土气息和现代气息和谐融为一体;闲暇之际,眺望门前一片绿油油的黄花菜,让人倍感心旷神怡。(通讯员:吴析义郑勇)
孟存诵
的产业脱贫路
“老孟,这么大太阳还在忙啊!快别干了,镇上有通讯员要对你做个采访,赶快回家吧!”蔡河村扶贫信息员何杰望着在辣椒地里锄草的孟存诵急切地说。
孟存诵,喜河镇蔡河村一组贫困户,今年36岁。2017年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后来由于父亲病重无人照顾,孟存诵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回到老家生活。
由于常年在外,一切事情都得从头做起。虽然上有国家的扶贫政策统筹全局,下有镇村干部的苦心孤诣助力攻坚,但孟存诵还是决定自力更生,发展产业来改善全家的生活现状。
“今年,我养了7张蚕3头猪,修了92平方米的蚕室;还种了7亩辣椒、3亩玉米、3亩桑园和1亩水稻,要是农闲的时候我还可以去建筑上打零工,零零总总算下来一年收入25000元不是问题,这跟去年比收入已经翻了一倍,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孟存诵高兴地对我们说。
孟存诵的勤劳被村支部书记吕隆斌看在眼里,他欣慰地告诉我们说:“刚开始他们一家回来的时候我还真有些操心,毕竟他父亲身体不好,还有两个女儿要上学。没想到他主动找到我们咨询发展产业的方法和思路,还积极参加县镇村三级的产业培训。虽然他家目前还是贫困户,但我觉得用不了多久他家就可以脱贫,毕竟为梦想去行动的人是充满希望的。”
看着自己一手经营出来的各项产业,孟存诵告诉我们:“养蚕和种辣椒是我现在的主要产业。养蚕收入快,辣椒成本低,只要勤快就能稳保收益。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家蚕和辣椒的销路没有问题,我只需要多出产量就能多增收入,没有后顾之忧。往后,我还有多学技术,增强本领,用自己的双手带领全家走向致富路。”
据悉,孟存诵打算在蚕室旁修建一所新房子来改善目前房屋拥挤的窘境,还打算增种魔芋和黄花来增加经济收入,逐步形成面中有点、遍地开花的规模效益。(通讯员:桑建明)
吴先德
的“丰沃”致富经
吴先德,是石泉县曾溪镇高坎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话少,是他给很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他因妻子罹患精神病、女儿身有残疾,家中负担沉重于被纳入贫困系统。
成了贫困户的老吴心有不甘,决心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的帽子。于是他决定发展养羊产业,一方面自己有着多年的养殖经验,另一方面在家搞产业,还能方便照顾自己的妻子,心里也踏实。说干就干,吴先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第一书记张新强,张书记听后,马上为他申报了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到了年底,看到老吴为销路问题着急上火,驻村工作队们便当起了销售员,为吴先德找销路卖羊肉。2016年底,吴先德把主动脱贫的申请书交到了驻村工作队,希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2017年初,驻村工作队与石泉县七洲五洋一家人公司协商沟通,签订了贫困户种植协议。吴先德听说后,率先发展订单辣椒20亩,还请本村3名贫困劳动力来辣椒地劳动,让贫困户就近就地达到增收目的。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下,吴先德牵头成立了石泉丰沃生态农业合作社,并吸引30户86贫困户入社。“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用心做好合作社,带动大家一起脱贫。”大家的信任让吴先德十分感动。
合作社成立之初,因黄花菜经济收益高、市场销路好等原因,合作社兴起了黄花菜产业。吴先德主动报名参加县镇举办的黄花菜培训班,学习掌握黄花种植技术。随后驻村工作队又积极与药材公司接洽,帮助合作社拿下了丹参订单合同,通过公司让农产品走出高山、走向城市,从而实现互利共赢。据了解,该合作社发展的黄花菜83亩、烤烟60亩、100亩丹参,今年底就能为入社的30户贫困户带来人均2500元左右的收入。
脱贫攻坚,归根到底,关键是人。正是因为有像吴先德这样的身边带头人,激发了更多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输血”的同时,加强了“造血”功能,从而保证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彻底拔出“贫根”。(通讯员:张晗)
头条回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