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陈银海正在蔬菜大棚里抢抓时间采摘成熟的豆角。“我种了3个大棚的豆角,6月份开始上市销售,能采摘1个月左右。今年豆角的长势旺盛,预计亩产能达到6000斤—7000斤。”陈银海一边挑选豆角一边乐呵呵地说。
在大南河流域设施蔬菜基地的交易市场,讨价还价声和群众的欢笑声不绝于耳。今年豆角迎来大丰收,收购价格也相对稳定,这里每天都格外热闹。
李小东告诉记者,豆角的生长周期在3个月左右,因种植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收益快,属于“短稳快”的农作物,深受村民认可。大南河流域光照充足、降水丰沛,种出的豆角根根饱满、菜香浓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今年是个丰收年,预计每亩地豆角收益在2万元左右,再加上村民们种植的黄瓜、莴笋等,每亩地的年收入要在7万元以上。”粗略算上一账,李小东的脸上掩不住笑意。
如今,小小豆角已成为洛门镇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了贮存、加工、分拣包装、运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不仅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还带富了一群务工人员,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在武山县蓼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十几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一箱箱武山豆角经过我们挑选和包装销往全国各地,我心里特别高兴。”今年35岁的村民王学平来自郭台村,她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务工1年多,既能照看家里,每天还能挣到150元左右,比去外面打工强多了。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大量客商前来收购豆角,我们通过产销对接拓宽了销售渠道。现在豆角可以说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每天平均销量50吨左右,带动了周围村庄的70多名村民就业务工。”武山县蓼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江峰说。
今年以来,洛门镇在大南河流域将架豆种植作为培育富民产业、助农增收的有力抓手,依托环境优势,采取人工培育等方式,大力发展豆角种植,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参与。目前,全镇种植豆角8000亩,亩均产量6000斤。
“‘武山豆角’不仅是当地特色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铺就致富小康路的富民产业。今年,武山县豆角种植面积5.3万亩。”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黄录元表示,“武山豆角”已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种植面积每年都达5万亩以上,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带动了2.6万农户增收致富,真正成了群众眼中的“金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