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摘要:城市规划评价理论发展到今天,对于实施前的评价研究越来越少。本文立足这一点,搜集了大量的关于实施前规划方案评价的理论,并结合村庄规划的实践,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村庄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指出村庄规划方案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完善,有效地保证了村庄规划的实施和村庄未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规划方案评价理论;村庄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规划实施

引言

随着20世纪60年代,西方城市规划开始由“蓝图式规划”向“系统规划”和“过程规划”的转型,评价就成为了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起初的对于规划方案及其决策的技术手段的评价,到现如今基于各种理论的规划实施成效的评价以及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不断完善着城市规划评价的理论,使规划评价越来越趋向系统化,科学化,更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笔者在阅读国内外关于规划评价文献的过程中[1]-[4],认为如今的规划评价多注重于宏观层面的规划实施成效的评价,而对于微观层面的实施前的评价研究较少,基于此,在总结借鉴规划方案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村庄建设规划的实践,对村庄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填补此处空白。

1 规划方案评价的理论

规划方案评价是规划实施前一个重要的阶段,通过评价,使方案更加的合理化、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避免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暴露出来的明显问题。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法,构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并结合项目专家评审会,让专家打分,以结果来断定编制成果的优劣,通过各指标的分数,编制单位也能很好地了解欠缺的地方,从而合理、系统的完善编制成果。在上报上级部门审批的材料中,需要出具规划方案评价的结果,以便于上级部门进行核查。[5]

2 规划方案评价理论与村庄规划

在笔者实践的过程中,认为规划方案评价理论适用于村庄规划的编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村庄规划内容细琐繁杂,编制过程中容易疏漏

村庄规划的内容包括住宅、道路、给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这些内容尽管繁杂,但样样都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编制的过程中,如有疏漏,可以通过方案评价,系统的梳理缺少的内容,及时予以补充,完善规划方案。

(2)基层人员规划意识薄弱,编制单位需负责指导

基层尤其是村庄的相关规划工作人员,对于规划意识单薄,不能很好地识别规划的好与坏,往往造成,规划方案是什么样就照什么样去实施,遇到困难就不实施。因此,一份好的规划方案对于村庄来说就尤为重要,既要考虑村庄未来的发展,满足村民的要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都需要在实施之前给予评价,使得最终实施人员拿到的方案是一份优秀的、可实施、可以真正促进村庄发展的规划方案。

(3)村庄资金有限,建设是一锤子买卖

现如今,国家及各市县为了村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落到每个村庄,仍然相对较少,只能完善村庄的设施,对于各家各户的改造还需要村民自筹资金。村庄一旦整治建设完成,近20年或更长的时间,都不会再投入如此大的资金来进行村庄整治和建设了,因此,这一锤子的买卖如果没交易好,就会阻碍村庄长远的发展,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对于村庄规划的评价不能像城市总体规划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