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生产,是现代高效农业中的新兴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由于棉壳价高,大部分菇农采用玉米芯或玉米芯掺入一定比例的棉壳进行栽培。采用玉米芯生料接种栽培平菇,室内或室外菇棚发菌出菇,免去发酵工序,具有栽培简单,发菌速度快,成功率高,容易栽培管理等优点,便于在农村广大玉米产区大面积推广。平菇的生料栽培,大多在秋分、种麦后,即9月底至11月中旬进行。随着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许多菇农生料栽培成功率低,直接导致效益不高。普遍反映,发酵料不如生料产量高,但生料直接栽培易污染,笔者从事食用菌生产、科研推广二十余年,现就生产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针对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技术,简介如下:一、优质菌种的选育:无论哪样品种,中高温,高温或中低温型,都必须进行提纯复壮;进行驯化培养,做出菇实验后,再进行大规模栽培。原种选用谷粒种,栽培种选用纯棉壳制备最为理想。二、栽培场地的选择与消毒: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栽培场所,可根据菇农的实际情况建菇棚。新建菇棚应提前一个月完成,以利养菌所要求的通风干燥等条件:老菇棚应在棚内将杂物等清理干净,用杀虫杀螨剂与杀菌剂连喷两遍,并用石灰浆粉刷墙面,是土墙的应先刮一层再用石灰水甩拨消毒,地面要垫上10公分左右的新土。
一切就绪后,将新鲜石灰块放入棚中粉化,空中喷水,趁潮湿将硫磺按每平方米15~20克的用量消毒,闷棚2天再用烟雾剂或其它药剂交替消毒备用。菇棚交付使用前要达到以下技术指标:(1)通风良好,空气新鲜;(2)遮荫防太阳直射,但应有一定的散射光;(3)易保温保湿;(4)靠近水源;(5)周围要清洁卫生。如果要在棚内发菌,还应保持棚内干燥,且老菇棚还要铺薄膜。三、培养料的配制:(1)原料:尽量选用当年的新鲜玉米芯,加工粉碎或碾成花生米大小,粗细比例要适宜。拌料前的玉米芯要求新鲜、干燥、无霉烂。若栽培时天气不好,即连阴潮湿,可将料每千斤用50克硫磺点燃后堆闷,上盖薄膜消毒(硫磺上要用条筐等物隔离),散堆后停一天即可拌料使用。(2)培养料配方:玉米芯100%,二铵0.8%,磷酸二氢钾0.2%,食用菌营养素0.3%玉米芯100%,外加麸皮或棉粕5%,尿素0.4%,磷酸二氢钾0.2%,食盐1.5%。两种配方均加多菌灵0.15~0.2%,或克霉灵0.1%,石灰粉3~5%。高温时选择第一配方,外界温度低时选用第二配方。加水量为1:1.4~1.6(视为温高低而增减)。(3)拌料:先将多菌灵等辅料加入水中,选用机械或人工拌料要仔细。
也可直接将玉米芯加水拌料,拌第二遍时一人用喷雾器将药剂及肥料等溶于水均匀喷洒,料的水份掌握在拌好料时手握摘水断线,此时含水量在70%左右,一人专职负责看料,有水淋出即翻,当料不淋水时即可喷杀虫杀螨剂,如三氯杀螨醇2份加高效辛硫磷1份,此剂高效低毒,残留期适宜,符合菌丝培养时药效正好,出菇时药效见光分解的特性,为典型的无公害农药。然后,盖膜闷一夜,撒入石灰粉调料。值得一提的是,石灰粉提前20天粉化好用袋装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多加入石灰,避免新鲜石灰对菌丝的副作用。这是用石灰水拌料和撒石灰粉的区别,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避免与多菌灵同时施入,以免降低药效,从而增加成功率。(4)拌料的技术要求:气温高时,采用头天傍晚拌料,第二天调料装袋完毕,调好的料不隔夜;气温低时可一次拌500~1500公斤,视栽培规模大小而定,一般可装2~3含水量不能有过湿现象;装袋前PH值为8~9,不稳定不装袋。四、装袋播种与发菌:装袋选用(22~24)(44~48)或(25~26)(50~52)规格,视温度高低而定,袋上可事先用缝纫机扎四排眼儿,也可装袋后扎眼儿。菌种量为15~20%(干重),菌种选用发满后10天左右且有菇蕾最为适宜。
装袋后转入发菌管理,新棚在地面撒石灰粉即可,老棚最好辅一层地膜,边排放袋边辅,摆好后向空中、地面撒石灰面,保持环境偏碱,并注意通风防虫管理。由于排放的方式是井字型或交叉型,一般情况不会烧菌。温度稳定在10~23,第三天袋温达到高峰,最高不要超过32,7~8天后相对稳定在25左右。切记不可拘泥于几天翻一次袋,也不要单看棚中温度,最主要是看袋中间,堆放的菌袋间,多放几只温度计,提倡中温发菌,不要一味追求发菌速度,要使菌丝尽量多积累营养。一般15~20天发满袋,再继续培养一星期后,即可转入出菇期。五、栽培中后期的管理:实践证明,生料栽培不同于发酵料、熟料,生料的头潮菇与各潮菇之间的管理技术如下:(1)平菇的第一茬菇出来后,尽量不要向菇丛喷水。尽管有时通风能跟上,但栽培量大时,菇体密集处仍然有烂菇、黄菇现象发生,得不偿失;(2)从第二茬菇开始,视气温高低开始补加营养液。配方蔗糖0.5%+尿素0.2%+二氢钾0.1%;蔗糖0.5%+尿素0.15%+高效辛镁肥0.2%;(3)第三茬菇应营养、激素一起加:糖0.4%+尿素0.2%+食用菌营养素0.3%+802毫升;(4)第4茬菇出来后视营养成份而加,纯玉米芯加黄腐酸盐。
配方为:黄腐酸盐10克+磷酸二氢钾0.3%+奈乙酸7.5毫升+三十烷醇15毫升。玉米芯生料突出加黄腐酸盐,既能杀死各种有害菌,又能强烈分解培养料中未尽养份,使得营养充分利用。本技术大规模生产可提高150~180%产量生物效率(袋内补水,不覆土)。六、病虫害防治:菇房门窗、通气口处要装纱窗,菇棚薄膜无破损,以防菇蚊、蝇子等害虫飞入。菇棚四周撒石灰,定期消毒,并用杀虫剂、杀菌剂喷洒,还要注意老鼠为害,可设毒饵或夹子。如发现成虫危害,应用菊脂类高氯无公害药品防治,无菇时可用敌敌畏等均安全有效。多年的实践证明,按本技术操作规程,很少发生病虫害,即使局部发生也极易治,可用克霉灵,绿霉净等杀菌剂常规防治,成品率极高。七、小结:生料直接栽培平菇,具有省工省时,周期短,见效快。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很有实效,既解决了投资小,又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成功率。其中优良的品种是生料栽培成功的关键,科学配料是高产的基本,适宜的栽培场所是必备的条件,病虫害的防治,要防重于治是稳产的保障。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手段,创造了平菇的优质丰产,给菇农带来了高效益。陈运芬(河南内黄县城关镇王小汪100号科技园内黄县闻达菌业研究所45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