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朱梦笛 通讯员 陈云东
12月的溧阳社渚镇,寒风阵阵,芦苇摇曳,连片的池塘中,无数青虾压着虾网在水底嬉戏。这里,正悄然酝酿着一场“水上大丰收”。凌晨时分,青虾养殖基地里,阵阵水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微弱的灯光下,几名身着防水服的虾农蹚着水,挨个把虾笼里的青虾倒入筐中,一尾尾个大肥美的青虾在网兜里活蹦乱跳。一小时后,这些青虾就被送到了镇上的青虾交易中心。在这个不大的市场上,大卡车、小推车川流不息,汽车喇叭声、商贩讨价还价声、水产箱搬运过磅称重声此起彼伏,很快这些鲜活的青虾又被装箱上车,运往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附近的周边城市。
地处常州西南的苏皖边界重镇社渚,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实现了从零星养殖到规模化经营的转变。近年来,社渚镇的青虾养殖在各级财政资金的支持下,规模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青虾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撑“三农”经济的“中流砥柱”。溧阳市财政局副局长田春华介绍,社渚镇已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特色青虾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目前,全镇青虾养殖面积达6.5万亩,平均亩产100公斤,产业规模达8亿元,从事青虾规模养殖的农户960多户,现已由当初的“一户养、一村养”演变到现在的“户户养、村村养”,“溧阳青虾”成为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破解青虾养殖“融资难”
凌晨4点,青虾养殖户王俊开着载满青虾的卡车,赶往社渚镇青虾交易中心。车子刚驶入市场入口处,就有不少经纪人围了上来询问价格,不一会儿,一车的青虾就被抢购一空。收拾完虾笼子,王俊又急急忙忙往家赶,上午还有一批无锡客户要到养殖塘采购。“今年气候不错,病害少,青虾个头大、品质好,不少老顾客都是提前预订。”王俊摸着鼓鼓的挎包美滋滋地介绍,他和父亲承包了400亩水面,养殖了“太湖二号”与传统老品种两类青虾,12月初刚开塘,预计今年大虾的亩产量将达50公斤,最近他家的青虾均价在146元/公斤左右,收益十分可观。
“青虾售价高,市场空间大,但投入成本也很高,我们前期就投入超500万元。”王俊坦言,养殖青虾须净水,一旦塘里水质发生变化,就须抽取大量水进行冲洗,否则青虾就会出现死亡。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他们实现了现代化养殖。而从虾塘改造,到种苗培育,再到投喂饲料,不仅养殖的“门道”多,投入也很多,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撑。之前,因为融资门槛高,大部分养殖户因无抵押物,无担保,养殖青虾只能是小打小闹,“多亏了“青虾贷”的支撑,让养殖的规模得以不断扩大。
为解决养殖户的贷款难问题,当地根据青虾养殖行业特性,量身定制了“苏农担·常州溧阳青虾贷”。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溧阳分公司总经理王浩民介绍,“青虾贷”是一款专门针对在溧阳市承包虾塘养殖的个人或经营主体推出的信用贷产品,担保期限为6至36个月。同时,农担公司担保费全免,根据市场平均水平,综合融资成本仅在3%左右。据悉,截至2023 年11 月,“苏农担·常州溧阳青虾贷”在保100笔,金额达2817万元,真正为养殖户解决了融资难、贵、慢的老问题。
“今年,通过‘青虾贷’我们获得了80万元的额度,解了燃眉之急,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王俊说,每年7至11月是青虾的养殖期,这期间仅饲料投放费用就需70万元左右,由于今年又新增了塘口,养殖成本比往年更高,现金流问题顿时显现出来,就在他焦虑之际,农担和财政部门主动上门送来“及时雨”,利率低、免收担保费,办理手续也很简单。王俊算了笔账,当地商业银行信用贷利率普遍在8%,“苏农担·常州溧阳青虾贷”综合融资成本在3%左右,融资成本减少了近4万元。
为青虾养殖系上专属“保险带”
站在虾塘边,看着不时跃出水面的青虾,溧阳泽彬青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陈泽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家400亩青虾亩产达100公斤,平均每亩比去年增产5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上大规格的青虾售价是140元/公斤至180元/公斤,如此算来,今年青虾亩均收入比往年增加上千元。而剩下的小虾用来制种,售价更是高达240元/公斤,收益自是不必多言。
“养殖这么大面积的青虾,我们是有底气的。”提起养殖致富的“秘诀”,陈泽彬满脸自豪,“因为除了自然优势外,我们不仅有‘青虾贷’填补资金缺口,还有‘青虾险’托底。”陈泽彬口中提到的“青虾险”是溧阳当地首推的地方财政补贴型青虾气象指数保险。理赔条件以气象数据为依据,投保后,如连续出现3天37℃以上高温天气,随即触发保险的高温责任,直接启动赔付程序,养殖户即可获得赔偿。2022年夏季,连续的高温天气导致正在生长的青虾接连死亡,产量受到较大影响,陈泽彬获得了每亩270元的赔偿,原以为是必“亏”无疑的局面,最终因为“青虾险”实现了扭亏为盈。
作为青虾气象指数保险的受益者,陈泽彬坦言,正常无灾年份一般不会触发“青虾险”的赔付,之前对投保的积极性并不高。去年听说该保险被纳入地方财政补贴范围,每亩保费为180元,其中政府补贴85%、农户自缴15%,养殖户仅需花费27元就可获得3000元/亩的风险保障,于是陈泽彬快速为自家的虾买了保险。
“起初周边的很多养殖户对我的行为不理解,认为这钱是打了水漂,直到看到我拿到了真金白银的赔偿才信以为真。”陈泽彬说,今年大家都抢着给自家的青虾系上了“保险带”。更令大家意外的是,虽然今年高温天气带来的影响不算严重,但受灾的养殖户都获得了赔偿。据了解,去年,溧阳市触发政策性“地方财政补贴型青虾气象指数保险”承保了3.03万亩,参保农户达295户,首年参保率达30%。今年实现了翻番,青虾投保面积6.9万亩,投保农户818户,保险金额2069.21万元,各级财政补贴1055.29万元。
田春华介绍,近年来,极端天气给溧阳市青虾养殖户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小挑战。如何实现快速定损、有效减少农户灾害损失,成了保险公司与养殖户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推进溧阳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溧阳市农险工作小组在了解到养殖户需求后,立即开展调研,不断完善产品设计思路。2022年,青虾养殖气象指数保险率先在溧阳落地,该保险也被纳入地方财政补贴范围。不同于旧版的保险,该产品优势在于保险责任由传统自然灾害、病害等向气象指数型转变,以客观数据作为理赔依据,触发条件更加客观,透明度高且赔付快捷,让养殖户可以真正获益。
有了“保险带”,陈泽彬的信心更足了,今年又高价引进了最新品种,养殖了150亩品质更好的“太湖三号”,希望来年获得更多收益。
擦亮“中国青虾第一镇”金字招牌
上午10点,走进社渚镇青虾交易中心,一块“中国青虾第一镇”的牌匾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显眼。热闹了一整夜的青虾交易中心也在此时恢复了平静,只有零星的几家店铺还在营业,建刚水产品批发部就是其中之一。店主任建刚才与湖南客户确定了下一批订单的送货时间,又接到了一个电商要求加单的电话。
任建刚介绍,自己是安徽郎溪人,2020年来到社渚镇青虾交易中心,从事青虾养殖、零售、批发。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青虾销售也“搭上”网络快车,华东地区的京东、美团和盒马的生鲜超市里,都有建刚水产品批发的青虾。任建刚坦言:“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也一年比一年好。”
像任建刚这样从事青虾批发的外乡人还有很多,为擦亮“中国青虾第一镇”的金字招牌,社渚镇在完善青虾产业链上做足了文章。江苏省青虾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蒋速飞介绍,随着青虾良种繁育中心、技术培训中心、成果转化中心、青虾交易中心、加工营销中心、长三角青虾研究院等基地的陆续建立,社渚镇形成了覆盖虾苗、渔药、饲料、生产加工、技术服务、仓储物流、批发市场、营销推介等关键环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青虾产品、技术、供需、饮食、文化、管理等诸多环节的产业集散中心,产品从活虾到虾粉、虾酱、青虾休闲食品应有尽有。如今,社渚镇从传统农产品到深加工,再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小青虾”以工业化、服务业思维提高自身附加值,打通了全产业链“神经末梢”。
“社渚的青虾销往沪苏浙皖多个城市,效益提升促进了养殖规模的扩大,规模扩大促进了种苗、饲料、渔需物资、技术需求和总产量的增加,而青虾产量的增加又促进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加工业跟进。这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关系,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让社渚镇青虾产业充满了生机活力。”田春华介绍道,“溧阳青虾”的区域性品牌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带动了更多的虾农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