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崇州等地投资共建的马尔康松岗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园已经有了雏形,是马尔康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园区
从马尔康县城出发,前往松岗镇的路上,窗外的藏羌风情和层林尽染的秀丽风光,提醒着大家高原地区的不同寻常。
高山上,海拔3000多米的松岗镇丹波村,10多位村民在地里劳作,种下新一季100多亩莴笋苗。“上一轮我们的莴笋试种成功了,拉到成都去卖了个好价钱。”村主任南卡石德珍得意地说,现在村民在企业的莴笋基地边打工边学技术,除去每亩地每年700元的流转金,人均年务工收入在3000元左右。
山脚下,马尔康松岗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园已经有了雏形,这个由浙江嵊州、四川崇州投资三地共建的园区,是马尔康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园区。村民们翘首以盼,“今后,我们不仅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还能方便照顾家里的孩子老人,这样一举多得的就业上岗真是太好了!”在村民看来,是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地为这片土地创造出惊喜。
8月31日—9月2日,本报记者走进丹波村,感受现代农业产业化给当地村民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当地村民种植莴笋
【讲述·我的受援故事】
挑战不可能 3000米高海拔种莴笋
车辆沿着川西高原的山路一圈一圈攀爬,开进丹波村时,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这里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松岗镇,大部分地方海拔超过3000米,稀薄的空气和料峭的寒风诉说着这里的苦寒。
山林里空气清新,海拔3000米的马尔康市松岗镇丹波村莴笋基地,刚刚栽种下去的莴笋苗绿意葱浓。三五成群的村民分工协作,有人在翻地,有人在种苗,今年72岁的泽尔登负责浇水。他手里拿着一根水管,仔细地让每一棵莴笋苗能够“雨露均沾”。
“晒晒太阳,浇浇水,这一茬莴笋很快会长起来的。”尝到了上一季莴笋“甘甜”滋味的泽尔登大爷,一直咧着嘴笑。这样和谐的画面和半年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年初,崇州市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挂职马尔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大林和村委会主任南卡石德珍到村里提出引进崇州莴笋种植大户进村种高山莴笋。消息一出,村民们犯了嘀咕:要在海拔3000多米的丹波村种蔬菜,这可能吗?泽尔登大爷也和当地群众一起,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之前,他们只种成了青稞、玉米、土豆这老三样,无法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作物。将企业引进村里,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这片高原从没种过莴笋,这家企业干得下去吗?”“村里从未尝试过种植外来经济作物,万一亏了怎么办”……
陈大林并未放弃,他带领工作队队员来了好几次,专门和村组干部商量这个事情。将村民分成小组开会,挨个做工作:村里人不可能一辈子靠挖草药过日子,学会现代的耕种技术才是致富出路。
莴笋种植在丹波村历史上还是头一遭。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泽尔登成了全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他家里10亩地,以每亩700元/年,流转给从崇州引进的企业——马尔康丰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协议一签就是3年,他自己也可以在莴笋园里务工,顺便也能跟企业技术人员学种植。
今年4月,在崇州市对口支援工作队帮助下,丹波村第一批莴笋在240亩土地上种植起来。
惊喜不间断 240亩地产出12万公斤
种在丹波村地里的莴笋,品种叫“种都青”,耐寒、不易冻伤。绿色无公害,带有天然的清香与回甜。这里的莴笋,“饮”的是高山上的雪峰融水,“吸”的是高原中干净的自然空气,被群山、雪峰所包围,被勤劳的藏族乡亲们精心照料。
“种了一辈子地,第一次把菜种得这么‘小心翼翼’,要盖膜,还要锄草。”回忆起这半年的莴笋种植经验,泽尔登有摆不完的“龙门阵”,“以前浇水要用桶来挑,如今一台机器从山间溪流接入,一根水管就能搞定。”“以前种菜都是播种,苗苗能不能存活全凭运气,现在公司用育苗盘,苗子存活率高得多了。”
在莴笋基地打工的还有村里的阿哈,洛叶斯漫等10多位村民,他们每天上午8点准时到达莴笋地里上工,一个村民每天可得到100元的劳动报酬。泽尔登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务工微信群,“今晚上下雨,明天就去莴笋地,各位带上小铲子,不下雨,就在小泽郎哈姆家门口集合,带上大圆铲……”
苦心人,天不负。雨水充沛,加上管理有方,这茬高山上的莴笋终于在今年7月迎来第一轮丰收:在高海拔山区蓝天白云下,目及之处,一片碧绿,无任何污染,再加上日照充分,莴笋长得肥美,剥皮后宛如碧玉,入口清甜。
“没想到真的成功了,地里的莴笋不仅成功长出来了,而且四五天时间就被货车拉走卖光了。”泽尔登大爷和阿哈他们在地里一边劳作,一边夸赞当初种莴笋这个英明的决定。更令他们兴奋的是,这一轮莴笋产量高达12万公斤,不仅高产,而且拉到成都的白家菜市、濛阳市场后,还卖了个好价钱。
“今后不用再冒险爬悬崖挖草药了!”今年,泽尔登仅靠土地流转和莴笋园的务工收入,就攒下了1万多元。
村民泽尔登和在外地的儿子视频通话
憧憬好未来 首个加工园区即将建成
从莴笋基地下班后,泽尔登回到家中,用遥控器熟练地打开液晶电视机,然后倒上一杯酥油茶,坐在沙发上,悠闲地跟远在外地的儿子泽州打起了视频电话,父子俩对着镜头笑盈盈地闲话家常,泽尔登向儿子诉说着家乡的变化,“今年山上的莴笋丰收了,山脚下的园区也快修好了,今后在家门口也可以打工挣钱了。”
泽尔登口中的“园区”是指马尔康市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就在山脚下,这个占地274亩的园区,崇州投入了2070万元,是马尔康市第一个工业园区。
这个将于明年底投入使用的园区规划了肉类加工、仓储物流、果蔬加工、菌类及林下产品加工、中药材粗加工、蜂蜜加工等功能分区。
“以前,雨季一来,山里的路一断,物流就会受到影响,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蛋菌类、蔬菜、水果和牛羊肉等产量在增加,鲜货价格也呈‘高开低走’。”马尔康市农业畜牧局副局长、崇州市对口支援队项目组组长张耿站在园区工地上,翻开一摞摞图纸、报告和相关材料:“有了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今后老百姓想要做大产业,做精深加工,就有了载体,延伸了产业链,能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目前,园区在建项目已完成了主体施工,预计今年10月底将完成项目建设。园区的建成,直接带动马尔康市建档立卡贫困户483户1997人实现持续增收。
“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现代农业”……虽然工地上的人口中念叨的这一个个现代化专业名词听不懂,但是泽尔登和村民们却充满了憧憬,“这些好东西,以后都能帮我们挣钱。”
【心声·我的对口支援历程】
崇州对口支援工作队副领队、挂职马尔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驰:
将生态藏香猪 端上成都人的餐桌
不仅丹波村村民关心马尔康市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的进度,方驰也花了不少精力开展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成都最大的蜂蜜加工企业——健生堂经过多次考察已决定在马尔康市落户。他的手机记录了园区从荒地开始逐渐成形的点滴,明年初园区厂房就能交给企业运营,方驰突然笑了起来,“园区明年还将引进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我这个临时猪肉老板可以下岗了。”
不是挂职宣传部吗?还兼职卖猪肉?记者一系列的问号,炸出了一个“猪倌”的故事。
去年年初,马尔康市龙尔甲乡干木鸟村合作社养了3年的猪,因为猪瘟形势严峻,销售出去的不足10头。鲜肉不能跨区域销售与运输,村里又没有加工能力,望着山头上乱窜的猪儿,大家都犯了愁。
得知情况后,方驰登门说服兴农合作社垫资按品级收购出栏的藏香猪,而且每公斤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0元,这让村里的群众喜出望外。但怎么会有“天上掉馅饼”,高价收购的背后,是方驰与兴农合作社签的一个对赌协议,他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这几千公斤风干的肉卖掉,否则就要自己掏钱赔给合作社。
“压力太大了。”回忆起那段为卖猪肉而“打拼”的日子,方驰至今记忆犹新:收来的猪经过检疫、屠宰、分割,最终加工制成2000余公斤腊肉、酱肉和香肠。为了节约成本,自己重拾丢弃多年的美术功底,熬了三个通宵为合作社设计包装礼盒,并撰写广告词。
他还主动对接了成都铸造企业协会等多个协会商会,在企业年会上进行猪肉项目推介路演,两个月16个休息日,方驰在成都马尔康两地间行程6000多公里。终于帮干木鸟村卖完了猪肉,村民分到了“票子”。
崇州对口支援办又乘势在成都举办了藏香猪肉品鉴会,这一波操作,方驰共帮助马尔康销售藏香猪肉收入近200万元,直接帮助到马尔康市4个村100余户贫困户增收,年人均增收近3000元。今年年初,他和队友、挂职龙尔甲乡党委副书记纪昆、挂职马尔康教育局的黄泽又玩起了新模式,通过微推、短视频等多种方式组织成都市民提前下单,预订贫困户年猪100余头。今年2月底,高原生态极品猪肉通过分割、排酸后,用物流车送到了“好吃嘴”家中,三个合作社挣了近50万元。
【对口支援·实事说话】
对口帮扶、助力脱贫,除了财力、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外,找到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路径,才是实现援建“短期出彩”向“长期见效”转变的关键。
自2016年8月以来,崇州市对口支援马尔康,通过填补业态空白、强化“造血”功能,为马尔康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保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崇州模式”,4年时间里,以“三进三出”引领,崇州市探索出一条从“输血”对口支援到“造血”对口支援的实践路径。截至2019年底,马尔康市29个贫困村顺利“摘帽”,999户3659名群众稳定脱贫。
产业带进去,产品走出来。采用“飞地园区”建设模式,崇州市、浙江嵊州、马尔康市三地联合,建立马尔康市首个农产品工业园区——马尔康市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同时,吸引成都鑫鑫惠农业有限公司、邵建康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等内地企业到马尔康市开展项目考察、对接投资、合作开发。同时,以农博会、西博会、四川省自驾赏花节等为契机,崇州市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万达广场等设立4家马尔康农产品展销和体验中心,推介对口帮扶成效、马尔康市农业产品。
思维输进去,文化传出来。马尔康作为农业大市,种养殖理念需要最先更新,崇州将该市“农(林)业共营制”模式复制至马尔康市,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链条,对13个村级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组和改建,新建以种植、养殖、乡村旅游为主的5个村级新型经营主体,培训村级专合人才20000余人次,推动马尔康市思维“提档升级”。依托崇州举办的四川省自驾赏花节,以花为媒,策划举办“牵手马尔康·相约在崇州”等主题活动,让马尔康市的文化真正走到成都、走进群众心里。
关怀送进去,需求说出来。4年来,崇州共拨付援助资金3080万元,动员社会帮扶资金2124.58万元,其他财政资金574.43万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医疗、教育、就业、智力等援助项目66个;民生事业援助方面,实施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扶持等项目20个。两年来,形成了崇州、马尔康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互访、重点行业领域协作交流、日常联络协调推动落实的工作机制。
本报记者在莴笋基地采访
【记者手记】
尽心尽力履使命 高质量做好对口支援
从马尔康县城出发,通往丹波村的山路艰且远,行走云端,开车拐个弯都要回好几盘子。崇州干部援建的这些地方,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土壤贫瘠……发展路上,拦路虎一个接着一个。当时,记者心想,崇州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太难了!
“崇州干部特别能干事,也特别能成事。”在丹波村,当地群众高度评价崇州对口支援队产生的价值。“种都青”莴笋和加工业园区激活了沉睡的大山,在崇州对口支援工作队帮助下,把“只有山”的先天劣势转化为因山而富的优势。大山还在那里,马尔康市却多了一个全新的“丹波村”。
崇州目前共有61名对口支援干部战斗在马尔康市党政、医疗、教育等各条战线,上雪山、进乡村,他们在高原上吐露着芳华:挂职日部乡的何鑫,艰辛行程6万公里,争取到300多万元捐赠物资,成功将土豆、松茸等产品推向省外市场。挂职于马尔康市文旅局的朱志伟,为了松岗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三过崇州而不入家门。挂职马尔康木尔宗乡的康楷翔为了推销当地莴笋跑遍了崇州各个单位。挂职马尔康市委组织部的何茂平,从部队转业立即又去对口支援,与方驰一起救活了几个濒临倒闭的村集体合作社。挂职于马尔康市发改局的乐正勇,调研的足迹踏遍整个马尔康,累计形成100多万字的各类材料……
显然,这些对口支援的崇州汉子已经和当地同胞打成一片了。与他们聊起两年多的对口支援生活,从那深沉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思念亲人的离愁、异地生活的辛酸,但更多的是那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
本报记者 吴刚 粟新林 摄影 戴艾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