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作为四害(老鼠、蚊子、苍蝇、蟑螂)之一苍蝇在部分肉牛养殖场(基地),大量孳生,严重影响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周边的环境,如何有效的进行防控,成为养殖场主密切关注的话题,本文从苍蝇的生活习性、危害、综合防控、主要的防治用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供生产实践中选择应用,提高养殖效益。
1.苍蝇生活习性
苍蝇是完全变态的昆虫,生长发育分卵、幼虫(蛆)、蛹和成蝇4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形状不同,生活条件和栖息场所也不同。
●苍蝇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繁殖率高,世代周期短、生命周期一般为30-60d。
●苍蝇的生长繁殖受温度、湿度、光照及养分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适宜的生存温度为16-35℃,家蝇4一7℃时仅能爬动,10一15℃时能爬动和起飞,15℃时开始进食,17℃一18℃时可产卵,35一40℃时静止,致死温度为45一47℃。
●雌蝇一生可产卵6一8次,每次能产虫卵250个左右,在热带和温带地区能繁殖10一30代。
●雌蝇主要在垃圾堆、粪堆、污水沟、撒料地、杂草堆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孳生繁殖;同一蝇种可因地区不同,季节分布可不同,一般是每年1、2月密度低,春天开始增多,5月中旬达高峰,夏季8、9月达最高峰,然后密度降低逐渐减少。
苍蝇大多数以蛹越冬,少数以幼虫越冬,以成虫越冬的不多,但绿蝇、厕蝇、家蝇的幼虫、蛹和成虫均可以越冬。越冬的幼虫多在孽生物底层,蛹在孽生地附近的土壤中,成虫则在暖室、地窖、地下室、墙缝、屋角等处。
蝇卵多为长椭圆形,常集产成块。幼虫俗称蛆,无足型,其头咽骨、后气门片、后气门裂、腹末小突是分类鉴定常用特征。卵在夏季一天左右即可孵化,但也有直接产出幼虫的,如麻蝇。
幼虫一般3个龄期,成熟幼虫在孽生地表层或爬到附近疏松而干燥的泥土中化蛹,呈桶状,为围蛹;蛹完成生活史的长短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低于12℃停止发育,高于42℃卵致死,高于45℃一47℃幼虫和蛹也会致死,而在16℃一35℃,随温度增加而发育期缩短。成虫羽化后约2天即可交配,交配后数日产卵;成蝇在饥饿时,只能活2天。
苍蝇的食性非常复杂,属于杂食性,可以取食各种物质,如人的食物、人和畜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厨房残渣和其他垃圾以及植物的液汁等;家蝇饱食之后,间隔很短时间(几分钟),即可排粪。由于吐泻、排粪频繁,失水较多,又促使其频繁取食,因而苍蝇在孳生物质上边吃、边吐、边排,造成严重污染,在畜禽场里,饲料及饮水器具常被其污染。
2.苍蝇的危害
苍蝇是动物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能够传播50多种疾病,其中对畜禽养殖有影响的重要疾病如流感、口蹄疫、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在疾病暴发时苍蝇可加速流行性疫病的传播。
牛舍内的大量苍蝇,可导致牛群烦躁不安,粪便中蛆的活动可导致牛舍内的氨气含量升高,影响牛群的生产性能,还可导致牛精神不安,牛群身体相互磨擦,相互撕咬等造成外表的损伤,降低了肉用等级。
牛的精神状态不佳和过多的运动会降低肉料比,增加了饲养成本,降低受益。另外,苍蝇还可以传播多种人类的传染疾病,从而威胁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3.防控策略
苍蝇能否完成其生活周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候条件,我们首先应了解畜禽场往年苍蝇的发生情况。一般在冬季苍蝇密度低,极少活动,惊蛰后就可见到,夏末秋初可达高峰,然后又逐渐减少。
在整个苍蝇群体中,80%是处于发育期的幼虫,只有20%是成蝇,因此控制幼虫要比控制成虫容易得多,应尽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环境防治
规模化养牛场防控苍蝇的根本方法是环境防治,始终保持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等,使之不利于苍蝇的卵、幼虫及成虫的生存或不再吸引雌蝇来产卵,清除苍蝇孳生场所,这是控制苍蝇的最根本方法。
清除孳生源,并将畜禽粪便等孳生物进行生物发酵,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等。创建养殖场适宜的环境是搞好养殖的第一要素,在建设规模养殖场时不但要求能够防雨防湿,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而且还应特别考虑具备防虫防病的作用。在养殖舍建设时要选择地势高燥向南的坡址,地面平坦稍有坡度,合理布局养殖舍,全面考虑粪尿污水的处理和利用,舍内通风良好,有利于排水排污。
搞好卫生
保持养殖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消除苍蝇孳生的场所,首先应搞好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其次及时清除养殖舍内粪尿,做到日产日清,应特别注意死角中的粪便和污水,尽可能保持粪便干燥,及时拉走或堆积发酵处理,并及时清除散落在舍内的饲料和粪污沟中的有机质,经常清洗食槽、水槽、填平积水和洼地,排水用暗沟,贮粪场远离居民区和养殖舍。
养殖舍内冲洗后,要将水扫净,加强通风,使舍内地面迅速干燥,及时铲除圈舍周围的杂草等,定期对场舍内外墙壁用石灰乳涂刷,墙四周边角撒上生石灰;搞好环境卫生可以减少苍蝇采食和排卵的机会,同时可有效降低虫卵孵化率,减少幼虫产生的数量,继而降低苍蝇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