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生态养殖那些事儿

原创 冉景丞 生命的探讨 今天

林蛙养殖技术与场地视频_林蛙养殖技术及前景_林蛙养殖赚钱吗

所谓生态养殖是利用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如湖泊、水库、江河、浅海、森林、草地等)作为养殖空间,利用天然饵料作为主要饲料来源,运用生态技术措施解决生长过程中的关键薄弱环节,适当改善养殖空间的生态环境条件,调节分布密度,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的方式。对于投放的饲料要求无公害、不造成环境污染,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

虽然养殖的目的都是生产产品,增加经济收益,但生态养殖与圈养有所不同。圈养是人为创造一个相对最适的养殖环境,提供充足的人工食源,实行集约化管理。而生态养殖是利用自然的生态空间和自然环境中的食物来源开展养殖活动,是相对开放式管理。在日常养殖中许多动物的养殖形式都是采取生态养殖,比如养蜂、流水养鱼、林蛙养殖、林中养鸡、雁鸭放养等,就是直接利用自然环境为所养动物提供食物。许多海产养殖也是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的特点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的互补,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要素为对象动物提供养殖条件。比如林蛙养殖就能更好地治理养殖地的森林害虫。林蛙与其他的蛙类不同,像牛蛙、黑斑蛙、虎纹蛙这些蛙类,都可以进行人工投食在养殖场内完成整个养殖过程,而林蛙的养殖一定要有可以产生和提供活食的自然空间。所谓的养殖管理主要是创造更适合的环境,让它们度过生活中的关键节点,拥有更大的基础种群。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实行利益生产。就像兰科植物的种子因为没有胚芽,在自然条件下要长成幼苗的机会不多,种子的发芽成活率仅仅万分之几。如果通过人工组培形成幼苗后再野放到野外,或将幼苗用于生产,就大大提高了它的利用率和成活率。

林蛙养殖技术与场地视频_林蛙养殖技术及前景_林蛙养殖赚钱吗

有人说林蛙养殖后抓捕造成了林蛙的灭绝,也许是对生态养殖的误解。生态养殖肯定要抓捕的,如果只增殖放养不抓捕,有什么利益机制会让人们去做?虽然生态养殖不会对养殖区域内生态环境造成太多影响,也不能希望生态养殖对生态建设达到什么效果,因为养殖的目的始终还是为了增加收益,功能就与生态建设无关。真要说与生态的关系,就是养殖户会保护和改善养殖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成功率。不能将林蛙养殖与林蛙保护生硬地扯在一起。

因为农村社区的特殊性,习惯法有时候比国家法更具有约束力。对于林地的承包经营养殖林蛙,就像农村的河流承包管理养鱼一样,在没有承包之前是无序的,因为河流属于公权,对河流中的生物捕捞没有直接危害到私人利益,人们在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放任,虽然有法律规定河流保护,时常可以看到河中电鱼、毒鱼、炸鱼等等现象,许多小河里的鱼虾几乎灭绝。但在承包管理后就不同了,承包范围内是不允许别人进入的,对蛙的利用也有了权衡。私权与公权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执行越持久,私权拥有者考虑得越长远。

当年的土地承包初期也发生各种各样的砍伐林木,就因为对私权的担心、对政策的不稳定性担心,觉得只有将林木砍伐回家或卖掉,形成了自己腰包里的资产才是最放心的。在一些方竹产地采集方竹笋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没有承包管理的一些区域,没有人会去爱惜这些方竹,不但不考虑竹林的退化,也没有人去精心的管理,使产笋量逐年下降,竹子退化。而承包管理(采集)以后,特别是承包期日常管理就越细致,对留多少母笋、怎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都有权衡。承包期越短,越接近承包结束期,采集越疯狂。这就是人性的弱点,至少是落后社区人性的弱点。

人工养殖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调节与管理,实现产出最大、利益最大。经营者会评估长远与眼前、产出与投入。比如说农村种大蒜,种子越粗大的长势相对越好,所以不会有人因为觉得种子用多了而尽量选小瓣的作为种子。种其它庄稼也是如此,把最好的留作种,让它有更好的产出。林蛙养殖也是一样,只有留足健壮的、能繁殖的种蛙,才能更好的实现生产目的。所以在承包期内养蛙人一般不会抓捕小蛙,只抓捕4年以上的成蛙作为商品,同时还会留足第二年用于生产的种源。

林蛙养殖技术与场地视频_林蛙养殖赚钱吗_林蛙养殖技术及前景

林蛙的种群扩张是r-选择,即通过大量繁殖来到达基因延续的目的。林蛙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人为的管理,蝌蚪期会有大量的死亡,可能是因为缺乏食物,也可能是因为沼泽地干枯。特别是现在全球气候变化使许多曾经稳定的水源地变得不稳定,直接会威胁到林蛙的繁殖。林蛙的繁殖不是在小溪流水之中,而是在森林里的静水中,森林中有没有静水的存在是繁殖成功的关键。生态养殖林蛙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提供一些蛙塘,保证里边的水源,然后再为小林蛙提供食物,给蝌蚪投放一些豆浆、麸皮等食物,提高成活率。另外,通过人工调节变态小蛙的密度,让其有更充分的食物和更均匀的空间,提高林蛙的产量。在承包期内人们在捕捉林蛙的时候一般不会赶尽杀绝,因为要考虑来年的继续生产。

对于土地或森林的经营,不要把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拉硬扯地扯在一起。比如种庄稼,就不会考虑到庄稼地里的生物多样性而留下许多杂草。目的和属性不同的东西,最多可以实现一些协调和让步,达到一种平衡,而不是直接放弃。就像草原上的放牧,羊多了破坏草原,而完全不放牧,经济利益又在哪里?

林蛙养殖的关键要有规划,要给自然生态留足空间,让人工养殖区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自然活动区让林蛙有更自由的活动空间。将商品与生态区别开来。为林蛙专门设立一些保护地,在保护地内就是林蛙的一个自由环境,不允许进行抓捕和生产,为林蛙自然种群留下空间,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森林的分类经营,林下经济的分类经营也应该是其中的内容,这样既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又能够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才是中国林区现时应有的发展方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