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大力实施耕地保护,加大科技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七年丰”,连续六年稳定在1.3亿斤以上,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在此基础上,中央适时提出了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战略部署。各地立足本地粮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的有益探索,总结出了以“五优联动”为代表的一批典型经验。“优质粮食工程”是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国家、社会方方面面,本文试图从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口感与营养的关系、储备与消费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一些粗浅建议,为构建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参考。关键词:粮食安全优质粮食工程协同推进粮食安全不仅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更事关国家安全。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耕地保护,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七年丰”,连续六年稳定在1.3亿斤以上,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保障。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从温饱向优质转变。党中央顺应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适时推动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

“优质粮食工程”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提高种粮农民收益为落脚点,促进农民增收、消费者受益,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有力举措。“优质粮食工程”自2017年启动实施以来,各地围绕优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创新实施“五优联动”模式,走出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是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国家、社会方方面面,需要从四个方面协同推一、产量与质量协同推进,产得多,产得优质尽管我国粮食年产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在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人口增长对粮食的刚性需求,耕地、水资源等对粮食增产的瓶颈制约,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粮食安全任重道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这根弦。因此,我们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粮食需求的同时,要确保总体粮食的供需平衡,即在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要确保粮食总体产能,实现产量与质量协同推进,力争做到产得多,产得优质。一是要推进粮食种子筛选培育。加强粮食育种基础研究,从提高产量与提高品质两个方向同时发力,在确保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品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在这方面我国有着良好的基础,在粮食育种研究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保持品质基础上使粮食产量不断越上了新的台阶。二是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粮食的优质是相对的概念,比如用于粉条生产的籼稻谷要求直链淀粉含量相对高些,而用于口粮的籼稻谷要求支链淀粉含量相对高些。不同的粮食品种对气候的要求不同,而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且有的区域因土壤富含某些微量元素而生产出富含微量元素粮食和特别口感粮食。因此,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特点推进粮食的功能划分,走差异化粮食生产之路。三是要推进栽培技术创新。“良种+良法”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要大力发展现代粮食栽培技术,依靠农业技术改进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四是要实施耕地污染情况全面调查,加大农业污染整治,借助信息化建立粮食质量到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溯源體系,让消费者吃到高质量、放心的粮食。二、口感与营养协同推进,吃得好,吃得健康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粮食的口感,追求“精、细、白”,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供应的粮食往往过度加工,这不仅使粮食的营养成分极度流失也造成了粮食的严重浪费。

优质粮食的本质应该是口感与营养皆具。一是要大力宣传粮食营养知识,在全社会形成适度加工的共识。粮食是我们的主要营养来源,其营养是否平衡直接影响人们的营养是否均衡。要通过媒体进行系统宣传,让人们了解粮食的营养成分等知识,引导人们从吃“精粮”转变为更加注重营养,提倡粮食适度加工。二是要修订相关粮食质量标准,将营养成份列入粮食质量指标。在保证基础质量、食品卫生指标的基础上,要将粮食营养成份指标作为优质粮食的品质指标。通过标准的强制性,提高人们对粮食全面质量认识的普遍性。三是要发展粮食烹饪技术研究,在烹饪环节提高口感。粮食加工精度的降低不可否认会对口感产生负面影响。现在市场上已经有通过电饭煲内胆环绕加热实现米饭焖制过程的精准控制,从而使米饭的口感和营养成份得到很大提高。通过开发和推广先进的制作工具和方法来提升米饭的口感和营养。三、储备与消费协同推进,储得好,储得经济政府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仓石”和”稳定器”,国家和各级地方建立了大量的粮食储备。但是我们的储备体系长期存在与市场消费脱节的情况,往往是农户生产什么政府储备什么市场销售什么,储备的引导生产、引领消费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随着“五优联动”的深入推进,各地已经探索了一系列储备与消费的有效衔接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加以总结和推广。一是要改革储备粮轮换机制,确立“平时促产业,急时保供给”的储备新理念,建立市场需要什么政府储备什么引导农民生产什么的机制,推进粮食供给与需求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储备粮的效用,撬动“生产端”调优结构、促农增收,“加工端”掌握粮源、降本增效,引导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加工这一中间环节作用。粮食加工环节接一连三,对增强粮食产业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探索用好粮食储备这一资源,通过改革储备粮轮换机制,将储备粮源与加工粮源无缝对接,由加工企业提前指定储备优质品种,通过政府储备订单落实到种粮大户,实行规模化连片种植,收储企业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并利用仓储技术条件优势实现优粮优储,一年一轮换、均衡出库给加工企业。实现储备粮资源向生产、消费两端延伸、向高端拓展。四、政府与社会协同推进,推得深,推得全面优质粮食工程是系统工程,涉及粮食从选种培育、种植、收储、加工、销费等整个产业链,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协同推进。一是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牵头成立由粮食、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从品种选育、引导种植、收购等方面制定完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长效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推动优质粮食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舆论要引导消费。要建立粮油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制定“好粮油”质量标准、开展“好粮油”品牌评选,并建立定期发布机制。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要宣传“好粮油”产品,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全社会健康消费认知水平,引领城乡居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三是科研单位要加强创新研究。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优质粮食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大快速检验、精准加工等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实施“科技兴 粮”和“人才兴粮”战略。 四是社会各有关单位要示范带动。机关、学校等单位要在支持优质粮食工程方 面起示范帶动作用,要带头宣传优质粮食、带头消费优质粮食,使优质粮食标 准与优势深入人心,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全力,推动优质粮食工程的发展。 结语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 设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 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举措;是 增加农民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举措;是不断满足消费者对粮食消费新需求 的有力举措。

我们要举全社会之力,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由增产向 量质并举转变,使优质粮食工程真正成为兴粮之策、惠农之道、利民之举,服 务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安全战略,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有 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王雅婧.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D].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08-24. [2]赵艺涵.中粮与中化携手用科技创新端好“中国饭碗”[D].经济参考报,2020- 11-10. [3]粮食和储备局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S].财政部,2019. [4]李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储备规模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 基于多部门协同的湖北省农村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及思路[J].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 45(3): 25-26,53. 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走出销区特色“五优联动”之路[J].中国粮 食经济, 2020, 341(02):57-58. 浙江省“水稻+”绿色高效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 稻米, 2019(6).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 -全文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