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虾蟹混养技术初探毛国庆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11600)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的示范带动,我县推广的鱼虾蟹健康养殖技术得到了养殖户的欢迎,并取得了好的效益,现将主要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养殖方法1、池塘条件 养殖塘口所在的养殖区是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进排水系分开;水源为大汕河水,四周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面积80亩,水深0.8~1.5米左右;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塘水质符合NY5051的规定。塘口在前年底干塘,清除了过多淤泥(底泥不超过15厘米),经冷冻暴晒后,再用100~200千克/亩生石灰彻底消毒。2、防逃设施建造 在池塘四周用0.6~1米宽,1.5~2米长的钙塑板做围栏,钙塑板埋入土中20~30厘米,夯紧压实,将钙塑板打上孔眼,用铁丝相互固定。 3、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得好:“蟹大小,看水草。”种植水草有利于河蟹、龙虾的立体良性分布,即上、中、下水体分布适宜。水草品种以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为主。种草时间:伊乐藻在清塘后的冬季或早春,轮叶黑藻、苦草在3月份。种草方法:轮叶黑藻、伊乐藻以无性繁殖为主,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每亩用量25~30千克;苦草以播种为主,每亩用量0.1千克。
水草面积应控制在水面的40%~50%,如过密,要每隔10~15米开一宽为3~5米的通道,以确保池塘有足够的光线。在清明前每亩投放鲜活螺蛳300千克,不仅可提高适口饵料,还可改良底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4、苗种放养 从启东购进规格为100只/千克左右、附肢齐全、体质健壮的扣蟹放养。每年的9~10月份留存一批亲虾,让其自然繁殖,平常再从湖区收购4厘米以下的幼虾苗补充。要求其规格大小一致,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活动敏捷。鳜鱼是6月初从苏南购进,规格5厘米以上,鲢、鳙鱼从本县鱼种场购进。在龙虾、河蟹放养前一周,每亩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150千克。苗种需经过有关部门检验检疫合格,并经严格消毒后投入养殖池。具体放养情况见表一。表一 苗种亩放养情况放养品种放养时间放养数量亩放养量规格蟹2月8日32000只400只100只/千克龙虾留存亲虾400千克5千克幼虾5月~8月850千克10千克4厘米以下鳜鱼6月15日800尾10尾5厘米鲢、鳙3月6日4000尾50尾200克/尾5、饲料投喂铒料要选择河蟹、龙虾适口的河蟹颗粒饲料、螺蛳、河蚌和优质小杂鱼。投饲量根据放养蟹种的数量、重量和所投饲饵的种类制定年投饲总量,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温变化,按照年投饵量制订月投饵计划; 3~7月是河蟹快速生长期,这几个月的投饵量占全年的40%;进入高温期池塘养殖的河蟹生长滞缓,此期投饵量占6~8%;8月中下旬至11月底是河蟹育肥期,投饵量应为全年的50%。
投饵方法上坚持“四定”、“四看”。四定即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四看即看季节、看水色、看天气、看蟹吃食、活动情况,根据情况,确定投饵量。6、水质调节 (1)调“优”,即调节PH值。将PH值控制在7.5~8.5之间。生石灰每半月使用一次,每亩每米水深用量10千克,不但调优了PH值,还增加了水体钙离子溶浓度,对河蟹生长有促进作用。(2)调“活”,即施用生物活菌调节水质。用光合细菌等生物活性剂调节水质,每20天至1个月施用一次。亩用量:光合细菌液体5千克。为保证使用效果,在生石灰等外用药物使用10~15天后再施用。7、疾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防病、治病意识贯穿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选择优质种苗、彻底清塘、合理放养密度、种草投螺、投喂配合饲料、使用生物制剂”等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8、日常管理 坚持三查一记:三查即检查鱼虾蟹活动、吃食情况,检查防逃、防盗设施是否完好,检查有无剩饵。每天坚持早晚巡塘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一记即记好生产日志。二、收获结果1、产量 龙虾幼虾放养1个月左右即可上市,采用虾笼、地笼等捕捞工具,捕大留小,到9月下旬不再捕捞,留存部分亲虾自然繁殖。
河蟹10月份开始用地笼陆续捕捞上市。鳜鱼10月下旬旋网、干塘捕捉出售。鲢、鳙鱼干塘出售。共收获河蟹3253千克,20850只,规格最大的212克/只, 最小的125克/只,平均规格156克/只;龙虾6140千克;鳜鱼410千克,760尾, 平均规格0.54千克/尾;鲢、鳙鱼59802、经济效益 总产值为391480元。其中:河蟹130120元,龙虾221040元,鳜鱼16400元,鲢、鳙鱼23920元。成本214200元。其中:苗种40200元,饲料136000元(其中螺蛳3000元、河蚌4500元、杂鱼78650元、配合饲料49850元),水、电、生物制剂费20000元,承包款16000元,其它2000元。利润177280元。折合亩利润2216元。三、体会与小结1蟹池套养鱼虾,可以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套养鳜鱼可充分利用蟹池中的野杂鱼,变“低质为质高”;套养滤食性鱼类,既可增加收入,又可维护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减少水域污染和疾病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亩可增加收入600~800元。2近几年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多发,国内外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外的“绿色壁垒”,国内的“绿色消费”,迫切需要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无公害水产品。
本养殖技术正迎合这种需要而进行的。3鱼虾蟹混养池中,透明度应控制在35~40厘米,不宜过肥偏瘦,否则会影响虾蟹生长。4、河蟹、龙虾同属甲壳类,食性相似,也具有同类相残的特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水草的多与少显得尤为重要。水草不但可供河蟹食用,还可供河蟹、龙虾栖息、避害,减少相互残杀的机会。5、干塘时,水位逐渐下降,每天10公分左右,让留存的亲虾有充足时间沿塘坡打洞穴居,减少龙虾干塘受损,穴居后也有利于提高抱籽虾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