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

鲟鱼取鱼子酱会死吗一:鲟鱼养殖探秘:价格不菲的鱼子酱

[每日农经]见怪不怪有商机(3)按克卖的鱼子(20140408)

这种黑色颗粒状的东西吃起来好像十分享受,它像木瓜籽,像奶茶里的珍珠,也像缩小的蓝莓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美食呢?

消费者:鱼子酱。

消费者:鱼子酱。

鱼子酱就是鱼卵,但是它身份富贵华丽,与鹅肥肝、松露并称世界三大美食,就这样一盒50克的鱼子酱可以卖到五六百元,即使是出手阔绰的食客,也按克量来消费。电影《门徒》中主人公昆哥享用鱼子酱场景奢华,让人咋舌,那么贵到论克卖的鱼子酱到底是什么鱼的鱼子呢?

记者:我现在是在云南玉溪的盘溪镇,听说在这一会儿有大鱼捕捞上来,到底有多大,我也说不好,听说最大的有鲨鱼那么大。据说这种鱼产的卵就能加工鱼子酱。

鱼塘里到底有没有鲨鱼那么大的鱼还不好说,工人在水里一阵忙乎,与其说抓鱼,还不如说在跟鱼搏斗,一会功夫过去依然一无所获,看样子这些大鱼还真是不好对付。

记者:抓半天了,是不是力量特别大啊?

岂止是力量大,脾气也不小。

摄像师:啊啊,打到我胳膊上了,把机器就打飞了, 这鱼的力量太大了。

抓了半天,还没有见着大鱼究竟长什么样,我们的记者决定亲自下水去跟鱼来一次亲密接触。

【鲟鱼取鱼子酱会死吗】

记者: 在这个池子里也有大鱼,现在呢我就要下水跟鱼亲密接触, 不过不是我,而是我们的摄像师换上了专业的潜水服,带着专业的水下摄影机去一探究竟。

天哪,我们的摄影师骑在了大鱼的身上,这条大鱼至少2米多长100多公斤重,摄影师一米九几的个子在它面前也显得小了。

记者:我们的摄影师一直在跟拍这条大鱼,现在游回来了。

大鱼看似凶猛,性情却十分温顺,它的名字叫鲟鱼,来自于两亿多年前的古老鱼类,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是淡水鱼类中最大的种群,最大能够长到一吨多重。

【鲟鱼取鱼子酱会死吗】

技术员:都是加工鱼子酱的,是史氏鲟和达氏蝗,都是来自黑龙江的鱼。

史氏鲟和达氏蝗属于我国黑龙江流域特有的珍稀鲟鱼品种,能够产鱼子的鲟鱼看来可不是养到一两斤重的那么简单 。

技术员:对我们来说要长到七八年才成熟,只有性成熟了才可以取卵,这个鱼卵才可以做鱼子酱。

养到7年以上才成熟,养殖者必须拥有足够的耐心,饲养的成本会不会很高呢?

技术员:这些都是喂鱼的饲料。

记者:哦,这些都是鱼的饲料吗?这些都是什么做的啊?

饲养员:中药材粉末,这是甘草,这是鱼粉,喂鱼的主要原料。成本很高,一吨达到一万多吧。

如此算来,一公斤饲料在10元左右,成本高不高就要看这些大家伙们的胃口了。

记者:现在这个池里差不多有60多条20公斤左右的鱼,现在我帮忙喂一下这个饲料,看看它们的胃口怎么样?

面对美食,这些来自黑龙江的鲟鱼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胃口,比起江河里自然觅食,它们更习惯这种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

记者:像这个池子每天大概吃多少啊?

饲养员:大概是每天5公斤多一点了。

记者:那这样算来,平均一条鱼需要一两,七年下来成本也不少啊

技术员:2500-3000元钱。

这样算来,一条鲟鱼等到饲养成熟,成本真是不低,那么7年以后鲟鱼能够产出多少鱼子,养殖户能赚到钱吗?

诶,正好这边工人师傅正在给鲟鱼取鱼子,他们将取出来的鱼子用水清洗后并不断搅拌,莫非就是要加工鱼子酱吗?

记者:他们正在取鱼子,这个鱼子就是黑色的,就是他们吃的那个鱼子,现在取的鱼子就是加工鱼子酱的吗?这个是加工鱼子酱的吗?

技术员:我们这个鱼卵已经成熟了,打针给它催下来的,不适合加工鱼子酱了。

原来这些黑色的鱼卵是用来孵化鱼苗的,通过人工授精,7天以后这些鱼子就能孵出小的鲟鱼苗来,那么什么样的鱼子适合加工鱼子酱呢?

这边的捕捞工人还在继续忙碌,不过他们好像没有急于将大鱼捞上来的意思,而是跟鱼玩起了太极。

【鲟鱼取鱼子酱会死吗】

记者:刚才你们在摇晃鱼是什么意思呢?

技术员:主要是把鱼摇晕,把鱼摇晕以后在水里面工人好操作,工人在水里面要取它的卵,看鱼卵的发育情况。

每到4月份左右是母鲟鱼怀孕产卵的季节,这些成熟的母鲟鱼能不能取鱼子加工,工人们必须给它们做孕期体检才能决定,体检也是一项繁杂的工作。

技术员:做鱼子酱之前要到池子里选鱼,通过刚才这个方法选合适的鱼,发育状况最好的才能去加工。

记者:什么样的鱼子才是加工最好的?

技术员:一般一是看卵径,从表面看了一圈一圈的,黑圈,发亮,圈还比较均匀的,那是最好的。

终于捞上来一条大鱼

工人:这条鱼有30多公斤。

记者:这个算大的吗?

技术员:算一般的吧。

记者:来我们量一下多长。

技术员:1.82米

记者:多重啊,称一下。

技术员:20多公斤,我们马上把它拿到加工厂,加工成鱼子酱。

记者:不能停留时间太长。

技术员:对对。

记者:那走吧,去看看!

鲟鱼取鱼子酱会死吗二:[致富经]王斌:辞职养鱼养鲟鱼卖鱼子酱年售过亿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王斌(20130702)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本期节目看点:

①28岁副处长辞职养大鱼

②飞机上的偶遇打开上海市场

③用25瓶不同鱼子酱打开北京市场

这里是王斌的水产养殖场,记者赶来采访时,王斌正带着几位年轻力壮的员工抓鱼。王斌告诉记者,他养的这些鱼很难抓,而且要十分小心,否则很容易受伤。

记者 常昆:这是什么鱼呀?

王斌:这是我的达氏鳇。

记者 常昆:达氏鳇?

王斌:十三年了。

记者 常昆:这鱼有多少斤啊?

王斌:大概平均在一百五到两百公斤。

王斌正在抓的这条鱼,有400斤左右重,而这还不是养殖场里最大的鱼。

记者 常昆:怎么看它健不健康?

王斌:第一个,它的体型,体型就很好。它的游泳速度,包括它的力量,都非常大。

记者 常昆:这条鱼得几个人能弄动?

王斌:你看呢?这四个小伙子,加我一个半小伙子。

这种鱼,学名叫达氏鳇,是王斌养殖的五种鲟鳇鱼中的一种。最大的能长到一千多斤。

王斌:把针管给我拿过来。

王斌今天抓鱼,是要往鱼体内植入芯片。

记者 常昆:为什么要给它打芯片呢?

王斌:就是说给它作好记录,这条鱼它有它的身份证。在里面它可以长时间的保留下来,保留下来以后就知道这个鱼的全部记录了。可追溯体系都有,扫描就能知道这条鱼在哪。

每次植入芯片,王斌都要亲自上阵。有了这些芯片,他就能轻松地掌握每条鱼的生存状态和产卵情况。

王斌一共养殖了49万多尾鲟鳇鱼,长到这么大的,有2万多尾。王斌告诉记者,他赚钱的方法,并不是靠卖鱼。他养的这些鱼不仅不卖,而且每条都要养殖7年以上。

王斌:现在这一条鱼要产卵的话要值25万元到30万元。

一条这样的母鱼,养7年以后,取出鱼籽加工成鱼子酱,能卖25万元以上。2012年,王斌的销售额超过了一亿两千万元。

浙江省衢州市招商办 副局长 徐成旺:中国的鱼子酱产业做到这个规模,现在在世界上都是很知名的,王斌的工作是功不可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创新示范中心副主任 刘晓勇:王斌是第一个把我们中国自己养殖的鱼子酱推向了国际市场,并且在国际市场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认识王斌的人都知道王斌是个销售高手,面对没有消费鱼子酱习惯的国内市场,他曾靠在飞机上偶然认识的一个人,把自己生产的鱼子酱卖到了上海的一百多家高档餐厅,又用25瓶鱼子酱打开了自己鱼子酱的北京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销售奇迹。

1996年,王斌26岁,就已经是北京一家水产科研单位的副处级干部。在很多人眼里,他的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两年之后,王斌却突然辞职了。

湖北省鲟鱼养殖企业负责人 古平光:一般人不会理解,在我们心目中他就简直是一个疯子一样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创新示范中心副主任 刘晓勇:应该说在农业部也是最年轻的处级干部,放弃事业单位这种优厚的条件,从事这种风险比较高的养殖行业,很多人不理解。

鱼取出鱼子酱后鱼会死吗

不会死的,放心,一种活体取卵制备鲟鱼子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卵巢发育到Ⅳ期末的鲟亲鱼,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待卵巢完全游离后,用含80~缉阀光合叱骨癸摊含揩120ppm的丁香油的水将亲鱼麻醉,剖腹取卵,将卵在0~4℃下消毒,加入无碘食盐腌渍,用筛网沥干水分,紫外线消毒;将亲鱼缝合后用医用双氧水消毒,再注射0.2~2万国际单位的庆大霉素,放入清水池中暂养。本发明方法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设备;用自然捕捞的鲟鱼或养殖的鲟鱼制成鱼子酱后,能使原料鲟鱼免遭宰杀的厄运,将存活的鲟鱼放归原水域,能保证其成活率达80%以上,从而保护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了鲟鱼的利用效率,也维护了生态平衡。

一只鲟鱼能拿几次鱼子酱

鲟鱼又不是哺乳动物,开膛破肚取了肚里的鱼子酱还能活吗?当然只能取一次了

取决于取卵后这鱼还是不是活着。现在存活率能达到80%。

当然太老了也会老死了……

鲟鱼鱼子酱怎么做

首先是把鲟鱼给敲昏(可不是弄死,因为那样尝掸佰赶脂非拌石饱将鱼卵腐败的速度会更快),取出鱼卵,筛检、清洗、滤干,可以把鱼卵交给一位鉴定大师来好好料理。

然后依鱼卵的大小、色泽、坚实程度、聚散密度和气味来评定等级;最后再作那全体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得放多少的盐,把鱼卵腌成鱼子酱,但盐味又不会把滋味和口感二者微妙的组合给盖掉。

最后加盐之后,把鱼卵放在滤网上筛晃,直到干了,便能装罐

其他答案

薄盐腌制,就这一种做法.原味.

热心网友

有人会用中华鲟鱼子酱做传销

确实是有可能。很多情况都会有这种传销的时候,建议你不要盲听盲信,要彻底清楚了事情真相之后再说。

鲟鱼、大马哈鱼及其他鱼种,做出的鱼子酱的营养成分差距非常大吗?为什么说鲟鱼鱼子酱更好吗,仅仅因为口100分

最初是嘴巴挑剔的法国人自我规定的,后来联合国粮农组织亲自定义,只有取自鲟形目鱼类的的鱼卵产品才能叫发亥篡酵诂寂磋檄单漏做鱼子酱。其他类型的鱼子酱是后来发明的替代品,也算是鱼子酱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